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4)
2023(2386)
2022(1877)
2021(2100)
2020(1475)
2019(3614)
2018(3567)
2017(4583)
2016(4013)
2015(4827)
2014(5113)
2013(3986)
2012(3804)
2011(3627)
2010(3990)
2009(3008)
2008(2809)
2007(2659)
2006(2474)
2005(2420)
作者
(7701)
(6227)
(6167)
(6166)
(3968)
(3026)
(3007)
(2682)
(2491)
(2431)
(2274)
(2226)
(2156)
(1970)
(1963)
(1939)
(1929)
(1928)
(1906)
(1898)
(1808)
(1715)
(1680)
(1543)
(1489)
(1484)
(1468)
(1456)
(1378)
(1372)
学科
教育(19512)
中国(8909)
教学(7521)
理论(6606)
学法(3804)
教学法(3804)
思想(3583)
(3577)
(3470)
政治(3462)
改革(3336)
学理(3333)
学理论(3333)
思想政治(3300)
政治教育(3300)
治教(3300)
研究(3277)
德育(3272)
高等(3235)
(3212)
发展(3177)
(3055)
学校(3046)
教育改革(2882)
管理(2735)
计算(2681)
算机(2672)
计算机(2672)
机化(2646)
计算机化(2646)
机构
大学(46338)
学院(41475)
教育(28742)
(19955)
师范(19918)
研究(18843)
师范大学(16839)
职业(12765)
(12173)
教育学(11191)
技术(10929)
科学(10270)
(9144)
北京(8938)
职业技术(8804)
研究所(8380)
(8277)
教育学院(8212)
技术学院(7495)
中心(6819)
(6626)
管理(6605)
(6373)
教育科(6023)
教育科学(5984)
中国(5549)
(5508)
研究院(5502)
理学(5448)
理学院(5194)
基金
研究(26645)
教育(23357)
项目(22888)
科学(19035)
成果(15535)
编号(14768)
课题(14765)
(13344)
社会(12299)
(11734)
社会科(11215)
社会科学(11213)
基金(11022)
(10878)
规划(10039)
(9310)
研究成果(8647)
年度(8586)
项目编号(8444)
(8337)
国家(8056)
(7911)
(7518)
(7485)
阶段(7464)
(7435)
(7225)
重点(7139)
教育部(7114)
阶段性(6839)
期刊
教育(51492)
研究(26035)
中国(20912)
职业(13022)
技术(9816)
技术教育(8869)
职业技术(8869)
职业技术教育(8869)
(6164)
经济(6164)
高等(5615)
成人(5048)
成人教育(5048)
(4919)
论坛(4919)
高等教育(4885)
(4621)
大学(4596)
发展(4380)
(4380)
职教(4274)
学报(4006)
比较(3878)
科学(3253)
教研(3131)
高教(3131)
(2511)
远程(2478)
远程教育(2478)
图书(2469)
共检索到76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亚夫  
一个国家不重视历史教育,受损害的是他的后代。历史课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它所体现的文化特质——能够赋予这个国家的公民怎样一种文化气质和国家竞争优势。围绕如此的认识,新历史课程当足备其公民教育理念,使自身的经验性知识更有助于造就有个性的公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春玲  
为全面贯彻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教育部组织专家组研制了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该标准是在充分考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充分借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经过科学论证测试和多层次审查之后由教育部公布施行的重要文件,它内容翔实、特点鲜明,是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建设的权威文件,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亚夫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仅打破了历史学科体系,而且未能顾及学科整体性的一般要求。模块的形式是新的,但此形式于学习视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未能较好的体现学科应有的现代意义。为什么如此切割历史学习内容;历史教学的活力究竟在哪里;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等,需要历史教学工作者做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世江  
本文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宗旨,从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出发,对新颁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反思性的探讨,涉及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课程目标中一般目标与核心目标的关系和学习评价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必须有史学特征,才有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价值;课程标准必须有可操作性,才可能有真正的在实践意义上的权威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必须有核心目标,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学习评价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使改革有效、可信地开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凝  周磊  吴丹  
一、研究背景分析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敦促基础教育界重新审视育人方式,要求教师努力实现高效教学,实现与传统教学平稳衔接。历史教育从古至今都肩负着思想教化的功能,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历史学科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蔡迎旗  唐克军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也就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学校应是爱的家园,关爱学生并被学生理解和接纳,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有能力关爱他人、充满爱和可爱的人,具备创造民主正义世界的内在动力;学校应是一个道德的、关心每一个人需要的和分享其传统的社群,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学校实施民主管理,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潜能的条件,让学生协商与对话,积极参与改善学校和周边社区环境,才能让学生获得参与民主的经验与能力,成长为民主社会的未来主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稚勇  
20世纪50、60年代,英国学校的历史科出现了"危机"。面对困境,英国的历史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从变革教学方式入手,进而改革历史课程,乃至探究历史教学之本质。坚持改革数十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和社会的赞同,彻底摆脱了危机,历史课遂成为‘国家课程,值得称道。90年代,英国连续出台了三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强化了历史课的地位。而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体系诸特点以及历史学业评价理念之发展,对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历史学业评价亦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亚夫  
《历史与社会》所强调的综合,首先不是以课程的创新为第一目的。至于何种课程的存在,特别是使其成为一种有何种意义的存在,全赖这门课程有着怎样的教育功能。故此,当《历史与社会》与公民素质与能力的养成直接关联,且能够在全球化时代促进公民教育朝着更健全的方向发展时,其课程价值就不会纠缠显在的课程综合度的深浅等问题,而在厘清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需要综合以及怎样综合才更能体现这门课程特有的精神实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公民教育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学校的"公共"建构。当前,主要存在四种有关学校公共性的理解和建构:将学校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机构;将学校作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机构;将学校作为建构公共生活的机构;学校本身作为公共领域。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建构既体现了某些合理性,又在现实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文章认为,如果从"规范的"、"形容词的"、"复数的"意义上理解"公共"或"公共性",上述建构之间就可能是相容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飞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美国综合课程经历了一个从对立钟摆到趋向融合的波澜起伏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综合课程却走着一条从师法美国突然中断到勃然兴起 通过两国综合课程历史进程实验模式发展趋势的比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成刚  
20世纪20年代初,由全国教育联合会组织编制的初中及高中历史课程纲要,都强调了这样一个鲜明的观点:关注现实社会问题、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成长需要,这是清末民初学校历史课程方案所没有的,从而成为日后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研制的一贯指导思想。遗憾的是,由于初中历史课程纲要过于强调"世界主义",脱离国情,从而引发学界的批评。从实践和国情来看,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的"民间色彩"、战乱纷仍、薄弱的师资力量等都导致课程实施的不理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Jo Dugstad Wake  Barbara Wasson  李秋颉  
目前已有的关于电脑游戏的研究中,大部分都集中关注电脑游戏如何支持学习过程,极少有研究直接关注学生如何为彼此开发学习游戏。本研究调查了学生如何为彼此开发移动设备上的地点定位游戏来辅助历史的学习。本研究中学习方案的设计是和历史老师合作完成的,方案主要是让学生先开发游戏,然后体验其他学生开发的游戏,并根据他们玩游戏时学到的东西制作媒体产品。我们在方案实施的田野研究中,使用了定性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包括视频分析、观察和访谈。基于本文初步的分析和观察,我们确信这是一种有激励作用的、丰富的学习方式,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关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鲁宁  杨海燕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萍  钟明华  
公民具有与私民、臣民相对应 ,与国民、人民相区别的内涵 ,公民教育不是传统德育名词的简单更换 ,而是标志着我国传统德育历史性转型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确认公民教育 ,在认识上需走出三个误区 :把公民教育简单地与资本主义性质联系起来 ;把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 ;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同时 ,公民教育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 ;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 ;以合法性为底线。因此 ,在本质上 ,公民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 ,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