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9)
2023(6585)
2022(5566)
2021(5207)
2020(4296)
2019(9719)
2018(9660)
2017(17618)
2016(10315)
2015(12023)
2014(12175)
2013(11392)
2012(10765)
2011(9804)
2010(10033)
2009(9558)
2008(9666)
2007(9047)
2006(8065)
2005(7642)
作者
(29021)
(24339)
(24308)
(23243)
(15560)
(11716)
(11065)
(9429)
(9295)
(8942)
(8339)
(8234)
(7902)
(7811)
(7793)
(7467)
(7439)
(7267)
(7201)
(7034)
(6429)
(6072)
(5887)
(5685)
(5578)
(5562)
(5463)
(5428)
(4998)
(4865)
学科
管理(35295)
(33586)
经济(33509)
(28988)
(25940)
企业(25940)
(13300)
(13044)
方法(12731)
数学(10358)
中国(10339)
数学方法(10049)
(9448)
(9061)
业经(8778)
理论(8096)
(8013)
(7987)
财务(7960)
财务管理(7937)
体制(7902)
企业财务(7532)
(7165)
银行(7152)
(6801)
教育(6641)
(6632)
金融(6630)
教学(6481)
(6458)
机构
大学(148347)
学院(146495)
(54029)
经济(52595)
管理(50609)
研究(49907)
理学(42806)
理学院(42205)
管理学(41260)
管理学院(40947)
中国(36759)
(32110)
(30213)
科学(29820)
(25376)
(24304)
(24185)
师范(23973)
中心(22977)
财经(22597)
研究所(22497)
(21583)
北京(20525)
(20330)
师范大学(19374)
业大(19289)
(18969)
教育(18868)
(17948)
技术(17685)
基金
项目(91409)
科学(71949)
研究(70543)
基金(64410)
(55502)
国家(54964)
科学基金(46838)
社会(43215)
社会科(40775)
社会科学(40765)
教育(36491)
(36108)
基金项目(33228)
(30998)
编号(29666)
自然(29151)
自然科(28478)
自然科学(28471)
自然科学基金(27958)
成果(27004)
资助(26400)
(22713)
课题(22643)
重点(21509)
(21322)
(18916)
(18844)
教育部(18824)
(18647)
(18624)
期刊
(66091)
经济(66091)
研究(48666)
中国(38200)
教育(32292)
(26075)
学报(23004)
管理(21568)
(20725)
科学(20704)
大学(18439)
学学(16854)
技术(15235)
(14083)
金融(14083)
农业(13467)
财经(12284)
(10592)
业经(9605)
经济研究(9526)
职业(8896)
问题(8313)
(7622)
(7040)
(6924)
论坛(6924)
财会(6722)
(6647)
(6501)
会计(6461)
共检索到236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张晓娟  
制度是行动者在社会建构中公认的规则、价值和信念,教师课程权力是一种存在于学校制度空间里的制度化实践。学校制度与教师课程权力密切相关。当前,学校制度环境中教师课程权力存在如下问题:制度主体缺位,教师课程权力表达受困;制度认知偏差,教师课程权力认同失真;制度弹性缺失,教师课程权力空间不足;制度监管不力,教师课程权力规范有限。学校制度中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要凸显制度民主,鼓励教师课程权力发声;强化制度认同,提高教师课程权力意识;增强制度弹性,扩大教师课程权力空间;突出制度规范,防止教师课程权力失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张丹丹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显得越发重要。课程制度与课程体制、课程组织、课程系统、课程政策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学校课程制度是一定时期内,在学校形成或制订的,结构严密、相对稳定、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都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具有公共性、确定性、系统性、合理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李哨兵  
在关系网络思维下,教师课程权力是一张庞大的网状结构且处于永恒的交错抵抗中,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教师课程权力的特征。表现为教师课程权力与其他要素间密切的联系性,教师课程权力以知识为载体的间接性,因利益目标等的不平衡和相互阻抗表现出的冲突性,在实施课程权力的过程中受法度和规则的制约而呈现出的有序性。在关系网络的视角下,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经历从外在赋予到内化自控、从刻板奉行到积极扬弃、从拒斥反抗到正视冲突、从肆意用权到有序规训的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庆明  张忠义  
由于过去我们一直实行一元化的课程管理体制,所以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围绕学校课程管理而建立的学校制度。如果说有的话,那也只是对教育教学领域执行和实施课程的忠实程度的一种管理和基于此种管理而建立起来的学校行政制度。也由于传统的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是在一种自上而下、高度官僚化和科层化的制度框架里进行的,课程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一直是疏远的,陌生的。在学校这一级的课程意识中,课程只是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操太圣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课程制度是学校落实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有效促进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一系列规程和行为准则,是学校实现课程自主更新的机制。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对学校课程实施的个性化意义和价值创造立场的追求。学校课程制度内在地包含课程价值准则系统、课程行为规则系统和课程运行保障规程系统,其核心要素是课程实施中的价值澄清、行为导引和程序文明。学校课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注重课程制度的文化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能生  谢里  洪联英  
制度变迁根源于人们对潜在利益的追求,也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博弈过程。本文建立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双层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制度变迁中利益主体之间权力博弈的动态机理。研究表明,利益主体在博弈中掌控权力的大小,决定他们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制度变迁会朝着有利于权力占优势的利益主体所追求的方向变革;制度也将随着博弈中各利益主体拥有权力资源的相对比例的消长变化而不断演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郝德永  赵颖  
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决定着课程的品质与运行机制。传统的"认同性"课程范式,只赋予了教师传承课程知识的义务。教师没有任何研制、建构课程的权力。这是传统课程的根本弊端之一,也是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与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师课程权力虚无状况、后现代知识观与课程品质的分析,提出了赋予教师课程自律角色与自主权力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本文扼要阐述了Acemoglu和Robinson在制度变迁中的权力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原创性贡献:拥有不同政治权力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是政治体制变迁的根源;虽然政治体制的变迁带来法律政治权力的重新配置,但精英集团对事实政治权力的投资却会使最为根本的经济制度得以持续;而无效率的国家结构为精英集团维持事实政治权力提供了强劲的组织保障。Acemoglu和Robinson的权力理论对于我们了解那些能够促进民主社会出现的因素是颇有裨益,对我们洞悉应该如何夯实民主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也富予启发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玉洁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能否回归基础教育这一问题。在高校实行评价制度创新、在中小学构建学习型组织应成为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顺利运行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母华敏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颁布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以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但总的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各类中职学校教师职务制度陈旧;三类中等职业学校同一层级教师工作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标准不一;教师职务评聘办法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职务比例偏低;实习指导教师职务制度缺失;兼职教师职务制度缺位等。为此,在充分借鉴各地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制度框架:定岗定编,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制定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应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三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制定兼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武陈金莲  黄俊  
美国高校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始终走在世界其他国家高校的最前沿,高校教师参加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设计为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国高校目前正面临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艰巨任务,必须注意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教师能够切实有效地参加学校管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丽花  袁潇  
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作为中职教师资格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中职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虽然我国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认证机构单一、认证对象不完全、认证标准较笼统宽泛、认证考核内容有待拓展、认证程序缺乏更新与升级、认证评估机制待完善等问题。基于此,应健全中职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完善认证机构与认证对象;完善理实结合的认证标准,增强认证标准的专业化和可操作性;丰富认证考核内容,加强中职教师资格考核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明确中职教师资格年限,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与分级认证制度;完善认证评估机制,保障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不断改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宏辉  
绩效工资制度本质是要将劳动者薪酬收入与其业绩挂钩,提高其劳动效率。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都在一定范围内引入绩效工资,或者试图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但由于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作为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存在较大困难,这导致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陷入困境,英、美、澳等国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的艰难试行便是例证。就我国而言,改革旧有的高等学校教师工资结构,引入绩效与竞争因子,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是需要进行科学论证与设计,包括:尊重大学组织特性与教师工作特殊要求;提高固定基本工资水平,合理调整保障性与奖励性津贴比例;科学构建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案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威廉·派纳  高振宇  
本文借助对《八年研究的故事》的书评,全面回顾和批判了八年研究期间以拉尔夫·泰勒为首的课程专家所推行的教育实验。文章批评八年研究将制度形态的课程置于它的知识本体之上,重视课程重组甚于课程知识的改造,并在强调目标和评价体系的同时,把学科知识贬低为实现外在目的的一种手段,回避了"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这个关键问题。为消除八年研究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作者指出必须把课程开发视作一项理智性的事业,鼓励教师对艺术、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各领域进行高等研究,并将之视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任务,同时,必须把理智型实验和制度型实验结合起来,才能为重建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