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0)
2023(2867)
2022(2394)
2021(2432)
2020(2114)
2019(4740)
2018(4831)
2017(8623)
2016(5626)
2015(6749)
2014(6829)
2013(5885)
2012(5771)
2011(5436)
2010(5733)
2009(5116)
2008(5143)
2007(4770)
2006(4300)
2005(3863)
作者
(15222)
(12713)
(12676)
(12082)
(8251)
(6092)
(5748)
(4939)
(4894)
(4811)
(4475)
(4464)
(4240)
(4109)
(4070)
(4038)
(3909)
(3771)
(3769)
(3735)
(3452)
(3334)
(3116)
(3113)
(2988)
(2961)
(2907)
(2824)
(2741)
(2618)
学科
(16489)
经济(16464)
管理(13634)
(11376)
企业(11376)
(11109)
方法(8206)
理论(6567)
教育(6189)
(5372)
业经(5297)
(5199)
数学(5099)
(5079)
数学方法(4910)
(4567)
中国(4228)
(3857)
财务(3854)
财务管理(3849)
教学(3794)
(3752)
企业财务(3672)
(3530)
经济理论(3348)
企业经济(3344)
(2793)
金融(2792)
思想(2771)
政治(2725)
机构
大学(79239)
学院(77218)
研究(26678)
管理(22757)
(22054)
经济(21377)
理学(19869)
理学院(19430)
管理学(18663)
管理学院(18505)
科学(18421)
中国(17745)
(17549)
(17205)
师范(17092)
教育(14693)
(14658)
师范大学(13747)
研究所(13320)
(13205)
(12852)
(12013)
中心(11500)
北京(11419)
业大(11112)
农业(10365)
(10200)
财经(9722)
技术(9507)
(9339)
基金
项目(49073)
科学(38593)
研究(38571)
基金(33489)
(29201)
国家(28862)
科学基金(23645)
社会(22232)
教育(21897)
社会科(20588)
社会科学(20581)
(20000)
(18462)
基金项目(17525)
编号(16917)
成果(16715)
自然(15249)
自然科(14877)
自然科学(14869)
自然科学基金(14613)
资助(13785)
课题(13696)
重点(11938)
(11724)
(11509)
大学(10919)
(10699)
规划(10401)
项目编号(10230)
教育部(10200)
期刊
教育(26340)
(25625)
经济(25625)
研究(24652)
中国(20902)
学报(14586)
科学(12797)
(12268)
大学(11114)
(10102)
学学(9943)
农业(8413)
管理(7788)
技术(6393)
职业(6241)
(5811)
金融(5811)
财经(5314)
(4753)
(4523)
(4293)
(4287)
业经(4048)
(3822)
论坛(3822)
业大(3743)
图书(3731)
成人(3653)
成人教育(3653)
技术教育(3445)
共检索到117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中根  
人格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是伴随民事主体的生命全过程的权利。然而 ,现在的许多学校仍不将学生当作享有权利的公民看待 ,肆意侵犯学生的人格权。本文论述了学生人格权受到侵害的三种表现形式 ,并对学校及教师因侵犯学生的人格权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锡柱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无人机在民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无人机也存在侵害公民权利的风险。带有摄像功能的无人机能够跟踪公民,收集、储存特定信息,同时,无人机收集的信息以及飞行数据将自动同步到无人机云中,对于隐私权构成极大威胁。中国现有的隐私权保护体系在规制无人机侵犯隐私权方面存在不足,还需完善,可以学习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规制无人机侵犯隐私权的经验,明确无人机侵犯隐私权的规制原则,在相应法律或者规范性文件中规定各主体应遵循的操作规范,在促进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公民隐私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康平  冷荣芝  
物流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多发生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及配送等物流行为中。其所涉及的商标侵权与一般的商标侵权相比有不同特点。因物流行为导致的商标侵权,物流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避免对他人商标权的侵犯,物流企业应重视和加强必要的防范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  
在网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网络中介服务商在版权侵权活动中的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中介的法律地位相对于传统的法律理论已经发生变化,国际上的司法实践也有不统一的地方。鉴于这一情况,近期出台的美国DMCA法案和欧盟的电子商务指令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奠定了规制中介服务商的基本法律准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明强  
图书馆提供链接服务导致的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案件屡次发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明晰图书馆链接服务的法律责任能够使图书馆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以便其为读者开展更好的信息服务。对于著作权保护问题,图书馆应正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评估链接服务的法律风险,认真遵循链接服务的规范,履行相关的合理注意义务,注重对证据的获取与保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1988年,我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并在同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规定,私营企业是企业资产归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上述立法成果表明我国对雇佣劳动在认识上的突破。然而,此后我国并没有对雇佣问题进行专门的立法(其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琦  
工作场所性骚扰行为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中国当前性骚扰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参考美国工作场所性骚扰的传统理论和制度,从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入手分析,指出工作场所性骚扰应承担侵权法律责任,最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中关于工作场所性骚扰的条文提出了加以完善的立法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成玉  
土地犯罪与法律责任研究张成玉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刑法》。新的《刑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刑法分则中增设了有关土地犯罪的条款,对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耕地、严厉打击各种土地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标志着我国土地法制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斐民  刘雯  
由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特殊性,签订保密协议的高管一旦侵犯公司商业秘密,会同时触犯多部法律。对于高管侵犯商业秘密的违约责任、法定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情形下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本文认为,公司有权选择提起仲裁或诉讼,但当其同时提起多个仲裁或诉讼时,仲裁机构或法院应当仅受理一个。法院裁判时应主要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密义务作为证据对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青叶  
通过引入一个案例 ,本文分析了我国法律对人格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汉明  张新平  
现代人格权法律保护因人格权实现形式的新发展而面临诸多挑战。人格权法律保护中出现了生命健康无价不可救济与权利损害赔偿的可救济可补偿法律责任理论的相悖与统一,权利主体生命健康自然天赋与生俱有的不可移转性与权利客体的可分性相悖与统一,人格权利益的自然天赋价值尺度与人格权利益的商品价值度量尺度的相悖与统一等问题。应对人格权法律保护面临的挑战,需从人格权保护的价值取向、模式选择、结构内容等层面入手,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人格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快推动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中华  
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问题是人格权法立法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人格权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格权保护制度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制度框架,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人格财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了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法律风险,依据风险提出了法律保护路径:通过人格权单独立法对人格财产利益的司法地位予以确认,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利用方式;从人格权的诉前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方面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法律救济途径;从明确人格权的财产利益计算方式、确立全部赔偿制度方面完善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等,旨在为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践提出借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宏涛  戚剑楠  张宏宇  
审计的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具体来说,就是指审计人员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或第三方造成损害,而应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的法律后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月娣  
高校学生人身损害事故可分为与教育管理职能有关和与教育管理职能无关两大类,处理时应遵循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对因自杀、实习以及第三人的行为而引起的学生人身损害事故,应按照民法的精神判令学校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