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1)
- 2023(13365)
- 2022(11761)
- 2021(11116)
- 2020(9376)
- 2019(21428)
- 2018(21345)
- 2017(40863)
- 2016(22267)
- 2015(24640)
- 2014(24157)
- 2013(23828)
- 2012(21654)
- 2011(19596)
- 2010(19441)
- 2009(17603)
- 2008(17104)
- 2007(14923)
- 2006(12823)
- 2005(11096)
- 学科
- 济(83009)
- 经济(82919)
- 管理(66530)
- 业(64393)
- 企(55866)
- 企业(55866)
- 方法(39510)
- 数学(33654)
- 数学方法(33205)
- 中国(22199)
- 财(21369)
- 农(20943)
- 学(19927)
- 技术(19780)
- 业经(19550)
- 地方(17062)
- 理论(16000)
- 制(14990)
- 和(14347)
- 农业(14226)
- 务(14149)
- 财务(14084)
- 财务管理(14059)
- 贸(13607)
- 贸易(13598)
- 企业财务(13390)
- 技术管理(13235)
- 易(13174)
- 银(13174)
- 银行(13132)
- 机构
- 大学(306465)
- 学院(303260)
- 管理(124196)
- 济(116290)
- 经济(113677)
- 理学(108286)
- 理学院(107075)
- 管理学(105224)
- 管理学院(104666)
- 研究(100628)
- 中国(73052)
- 京(65375)
- 科学(64437)
- 财(52721)
- 所(50044)
- 农(47871)
- 业大(46396)
- 研究所(45956)
- 中心(45204)
- 江(43465)
- 财经(42663)
- 北京(41169)
- 范(40843)
- 师范(40464)
- 经(38894)
- 农业(37475)
- 院(37115)
- 州(35579)
- 经济学(33798)
- 师范大学(32797)
- 基金
- 项目(214375)
- 科学(168871)
- 研究(156206)
- 基金(154666)
- 家(134969)
- 国家(133818)
- 科学基金(115511)
- 社会(97372)
- 社会科(92267)
- 社会科学(92243)
- 省(85178)
- 基金项目(82827)
- 自然(76091)
- 自然科(74364)
- 自然科学(74344)
- 自然科学基金(73001)
- 教育(71824)
- 划(71434)
- 编号(63139)
- 资助(62949)
- 成果(50921)
- 创(48265)
- 重点(47703)
- 部(46551)
- 发(45098)
- 创新(44319)
- 课题(43710)
- 科研(40966)
- 大学(39878)
- 教育部(39801)
- 期刊
- 济(123457)
- 经济(123457)
- 研究(88506)
- 中国(58482)
- 学报(49305)
- 管理(45910)
- 科学(45478)
- 农(42156)
- 财(39387)
- 教育(38421)
- 大学(37142)
- 学学(34491)
- 农业(29798)
- 技术(27371)
- 融(23431)
- 金融(23431)
- 业经(20440)
- 财经(19852)
- 经济研究(19643)
- 图书(17973)
- 科技(17504)
- 经(16881)
- 业(16122)
- 技术经济(15549)
- 问题(15266)
- 理论(14807)
- 版(13864)
- 实践(13629)
- 践(13629)
- 现代(13445)
共检索到435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罗卓然 王玉琦 钱佳佳 陆伟
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是体现论文学术水平的核心特征,也是学术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和依据。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创新理论及创新分类研究的主要脉络,概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内涵。其次,从学术论文的全文数据和外部引用关系两个层面,分析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评价指标,并从技术角度归纳出三类典型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测度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最后,本文总结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热点,以期为学者研判该研究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论文评价 论文创新性 创新性评价 综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召昊 魏绪秋 张以迪
[目的/意义]从创新过程评价学术论文创新性,将科学、全面的发现创新性成果,从而促进创新性成果的传播与利用。[方法/过程]采用引文分析法,在知识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将创新过程分为吸收、转化、产出过程,选取创新过程中的新知识引用率、知识引用年龄跨度、知识引用多样性、知识转化率、学术创新扩散度、学术创新贡献度6个指标,构建基于创新过程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模型,并以图书情报学领域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基于创新过程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模型为遴选高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魏绪秋 申力旭
[目的/意义]研究学术论文创新性有助于加快知识创新共享,促进创新突破或再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引导科学研究“重创新”。[研究设计/方法]从学术论文创新性相关概念辨析、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方法、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四个维度阐述当前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研究。[结果/结论]概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内涵、2种学术论文创新性类型及其关系,梳理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的4种方法及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的应用,并指明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具有以下动态:(1)立足新时代科学评价,深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理论研究,为遴选高质量学术论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借助新信息技术,综合识别学术论文创新性;(3)强化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应用,提升创新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创新/价值]多维度阐述学术论文创新性研究进展,以全面理解学术论文创新性,准确把握其发展动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霞 魏绪秋 张以迪 徐雨薇
[目的/意义]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评价学术论文创新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正确引导科研方向,推动学术进步。[方法/过程]基于知识单元发展属性特征与突变属性特征,综合考虑学术论文中知识单元的动态发展过程,构建知识单元新颖性评价指标与学术论文创新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以2023年度“数字人文”领域中高被引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所构建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出当前研究发展的热点与前沿性知识单元;基于知识单元属性视角筛选出的高创新性学术论文符合当前研究的热点,对今后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局限]未对知识单元进行具体分类,如问题创新或方法创新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细化知识单元的种类,探究不同种类知识单元组合的特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琪奇 郭凤娇 王婧菲 藏月
[目的/意义]学术论文创新类型研究是剖析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前提,是内容文本层面进行学术论文创新性识别与测度的基础。[方法/过程]在对学术论文的概念和属性阐释的基础上,基于文献调研法,进行总结归纳,从创新程度、研究内容、文献结构、重要表征形式4个角度对单篇学术论文创新类型进行划分,并从三维时间视角对单篇学术论文创新类型的作用过程进行系统探讨。[结果/结论]经过分类,最终得到3种创新程度(颠覆性、独创性、渐进性)、8种研究内容(理论、观点、主题、问题或对象、方法、数据、结论或事实、应用)、4种文献结构(基础描述创新、技术方法创新、结果结论创新、未来展望创新)以及2种重要表征形式(单要素、组合要素)的创新类型划分结果,进而提出创新类型研究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的启示与应用价值。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晓娟 刘怡均 刘杰 陈卓
个性化学术论文推荐研究旨在为学术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论文列表,有助于解决大数据时代下学术用户精准获取论文困难的问题。该研究一直是推荐系统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这一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及分析,旨在厘清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现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国内外期刊、会议中发表的有关个性化学术论文推荐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方法,梳理了个性化学术论文推荐研究中的主要技术,即基于协同过滤的方法、基于内容的方法以及基于图的方法,然后总结了该研究的公开数据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已有工作缺乏对研究者兴趣的全方位建模以及用户隐私保密的相关研究,且在可解释的推荐、面向用户惊喜的推荐以及推荐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存在不足。最后,基于解决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当前推荐系统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对个性化学术论文推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学术论文 个性化推荐 用户偏好 学术用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珍 马建霞 胡文静
[目的/意义] 以学术论文代表作遴选和评价为目的,探索论文创新性定量测度方法,为代表作评价提供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方法/过程]对创新概念进行解构,将创新测度指标分为差异度和收益度;使用引用句更客观、丰富的表征文献内容和创新点;将词频统计与词向量相结合,将文本内容与引文网络相结合,提出一种面向代表作评价的学术论文创新性定量测度方法。[结果/结论]对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论文及其相关论文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与被引频次、仅基于文本内容和仅基于引用网络的创新性测度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合理有效,能够更好的适应学术论文代表作的创新性测度要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京 王芳 白如江
[目的/意义]创新是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如何有效评价学术论文的创新力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论文内容角度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力进行评价逐步成为可能。[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研究主题对比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Keygraph算法提取代表论文研究主题的关键词,然后,将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科学研究前沿主题进行相似度计算,最后,结合期刊影响因子和Altmetrics两项外在指标提出一种论文创新力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通过对"碳纳米管"材料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迅速和准确地从论文内容角度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力进行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索传军
通过对SCI和CNKI数据库中数学等学科50年的引文数据分析可知,学术论文自身条件和信息环境是影响其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知识元在学术论文间的运动是导致学术论文老化和创新的根本原因。学术论文间的引证关系揭示了学术论文间知识的运动轨迹。因而,可以利用学术论文中知识元转移的数量测度学术论文的老化度和创新度。假设学术论文是一组知识元的逻辑组合,其中含有m个知识元和n个创新知识元(其中m≥n),则学术论文在其学术生命周期中第i年的老化度Ai=Σi1Si n,创新度Ii==m-Σi1Si n。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国强 侯海燕 高桐 孔祥杰 胡志刚
[目的/意义]采用被引次数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认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包括其传播的深度、速度和广度3个方面,熵可用于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传播的广度。[方法/过程]选择1901-2017年生物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论文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论文纳入实验组,并根据1:1配对原则设立对照组,比较两组论文发表后5年内其施引文献所属学科数量、熵以及熵与被引次数的相关性。[结果/结论]实验组中65%以上的论文施引文献学科数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熵的均值介于0.552-0.772,对照组介于0.251-0.4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论文的被引次数与熵的相关性较弱,均小于0.3。结果表明:①70%以上的高影响力论文在发表早期能够影响较多的学科;②采用熵对论文影响力广度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创新扩散 熵 诺奖论文 生物医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进行概念创新是指对某事物或现象阐释了某种(些)相对新颖的认识。从新颖的程度上看,研究生进行概念创新主要有三种类型:概念独创、概念重构与概念借鉴。而研究生进行概念创新的机制是在感知与表象的互促中创生、在已知与未知的张力中生成和在表指与表谓的结构中阐述。因此,研究生进行概念创新的路径至少有三:一是敏于发现新事物或现象,建构独创的概念;二是敢于质疑已有概念,获得重构的概念;三是善于联想或类比,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
关键词:
研究生 概念创新 学术论文 教育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枭鹰
分析了文献综述的学术意义、核心问题和常见误区。认为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元研究,应揭示研究文献生发的逻辑历史生态,展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研究文献之间的关联性。成功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它不仅具有"述性",更具有"综性",即是描述与解释、欣赏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
关键词:
元研究 文献综述 学术创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戎军涛 索传军 周彦廷 李艺亭
[目的/意义]基于“频次”与基于“引文”的评价方法本质上是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与学术创新性并不完全对等,从内容层次和语义层次对学术论文进行新颖性测度能够为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研究遵循数据驱动的学术评价范式路径。首先,基于分类比较的思想构建创新知识元谱系的概念模型;其次,基于创新知识元谱系构建学术论文新颖性测度模型;最后,通过实证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研究所提出的新颖性测度模型借助创新知识元谱系作为参照系,采用分类比较思想进行评价,能够实现从语义内容层面测度学术论文的新颖性。但该模型同时存在谱系适用性的局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盛博 王博 丁堃
科技论文评价是科研评价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资源的开放,科技论文的评价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尤其基于论文全文的评价及Altmetrics指标的评价,使科技论文评价结果更精确。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科技论文评价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科技论文评价指标与方法的演变历程。通过对各类评价指标及方法的优缺点总结,提出目前科技论文评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挑战。
关键词:
科技论文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综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春丽 陈爽
[目的/意义]梳理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识别与预测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的相关文献,以期为推进科学研究临床影响力评价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界定学术论文的临床影响力评价相关概念,明确临床影响力评价问题的学科属性,并阐述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临床影响力的量化特征、识别与预测方法进行细致梳理,并列举了获取“跨界引文”数据的工具。[结果/结论 ]在科学计量学视角下识别与预测论文临床影响力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未来,需要多学科、跨团队专家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加快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学术论文临床影响力评价与大语言模型的深度结合,开创学术论文多维度影响力智能化检索与评价的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