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1)
- 2023(13465)
- 2022(11633)
- 2021(11136)
- 2020(9164)
- 2019(20843)
- 2018(20614)
- 2017(38576)
- 2016(21310)
- 2015(23910)
- 2014(23271)
- 2013(22604)
- 2012(20456)
- 2011(18416)
- 2010(18508)
- 2009(16491)
- 2008(15773)
- 2007(13725)
- 2006(11814)
- 2005(10101)
- 学科
- 济(75053)
- 经济(74977)
- 管理(62679)
- 业(60262)
- 企(51891)
- 企业(51891)
- 方法(34147)
- 数学(28764)
- 数学方法(28383)
- 中国(22148)
- 农(21323)
- 技术(19524)
- 业经(19109)
- 财(18655)
- 学(16999)
- 理论(16443)
- 地方(16024)
- 制(15038)
- 农业(14345)
- 教育(13745)
- 和(13113)
- 技术管理(13109)
- 贸(12743)
- 贸易(12734)
- 易(12340)
- 务(12031)
- 环境(12030)
- 财务(11964)
- 财务管理(11947)
- 银(11932)
- 机构
- 学院(285330)
- 大学(285129)
- 管理(115850)
- 济(106593)
- 经济(103944)
- 理学(100826)
- 理学院(99709)
- 管理学(98018)
- 管理学院(97495)
- 研究(92541)
- 中国(66265)
- 京(60830)
- 科学(58393)
- 财(47778)
- 所(45174)
- 农(43081)
- 业大(42517)
- 江(41877)
- 中心(41763)
- 研究所(41379)
- 范(39903)
- 师范(39564)
- 财经(38560)
- 北京(38410)
- 经(35104)
- 院(34293)
- 州(34237)
- 农业(33392)
- 技术(33260)
- 师范大学(31687)
- 基金
- 项目(200822)
- 科学(158128)
- 研究(151503)
- 基金(142465)
- 家(123226)
- 国家(122091)
- 科学基金(105566)
- 社会(92897)
- 社会科(87842)
- 社会科学(87817)
- 省(81326)
- 基金项目(76360)
- 教育(71302)
- 自然(68023)
- 划(67656)
- 自然科(66446)
- 自然科学(66432)
- 自然科学基金(65234)
- 编号(63478)
- 资助(56896)
- 成果(51545)
- 创(46083)
- 重点(44982)
- 课题(44657)
- 部(43366)
- 发(43016)
- 创新(42140)
- 项目编号(39492)
- 大学(37857)
- 科研(37580)
- 期刊
- 济(116997)
- 经济(116997)
- 研究(83479)
- 中国(60568)
- 教育(45185)
- 学报(44207)
- 管理(43206)
- 科学(40873)
- 农(39237)
- 财(34851)
- 大学(33761)
- 学学(31163)
- 农业(27840)
- 技术(27658)
- 融(21531)
- 金融(21531)
- 业经(20150)
- 经济研究(17973)
- 财经(17710)
- 图书(17134)
- 科技(16585)
- 经(15026)
- 业(14572)
- 问题(14147)
- 技术经济(13980)
- 理论(13952)
- 实践(13011)
- 践(13011)
- 坛(12874)
- 论坛(12874)
共检索到413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昌新 李雪芹 卢玲 刘国瑜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研究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要求。举办学术论坛,对研究生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论坛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栋 宁晓钧 王黎 胡永平
结合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在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重要环节上,探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质量 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安邦
从2001年至2010年,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实现了三支研究力量汇合,不仅扩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3年增设的博士生分论坛,既培养扶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生力量,同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佳宾 王维
多年来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其培养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如何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如志 严辉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是增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提高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可采用兴趣诱导、探索研究及团队讨论等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硬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基础。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的创新环境建设为例,论证了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对于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淼
阐述了在我国高校开设科学研究伦理课程的必要性;然后以作者承担的研究生科学研究伦理课程为案例,初步探讨开设该课程的可行性;并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
科学研究伦理 研究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霞 丛鹏 周顺
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事关我国农业发展。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农业科学的特点以及农科研究生教育良性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阐述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科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紧迫性。同时,结合时代发展,提出实现农科硕士生培养目标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重心转换,大力发展农科专业学位教育以及减少农业技术人才的流失等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 紧迫性 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照云
讨论了学术创新的一般形式;指出研究生要取得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应具备必要的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方法知识、跨学科知识和研究论文写作知识;认为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知识结构的不合理;指出要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完善教育教学监控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创新 知识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文根
分析了导师学术人格的魅力特征;认为导师学术人格具有化性起伪、去伪存真的德育价值,锻炼意志力、刻苦向上的德育目的,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德育作用;探索了导师学术人格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学术人格 德育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朔 吴霏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通过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来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其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教师需要设计包含完整职业行动这一能力载体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评价要突破传统以测验结果来衡量的做法,着重考察学生能否在一定情境下有目的地、系统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福胜 刘颖 吴振一 罗立胜 白永毅
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何福胜刘颖吴振一罗立胜白永毅众所周知,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与他人进行口头或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应用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点之所在。特别在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由于外语环境的需求和内部条件的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