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3)
2023(18850)
2022(16198)
2021(15421)
2020(12978)
2019(30505)
2018(30457)
2017(57451)
2016(32142)
2015(36719)
2014(37325)
2013(36414)
2012(33743)
2011(30594)
2010(31012)
2009(28352)
2008(28472)
2007(25802)
2006(22601)
2005(20100)
作者
(92710)
(77311)
(77011)
(73322)
(49213)
(37030)
(35144)
(30247)
(29418)
(27838)
(26248)
(25966)
(24647)
(24460)
(24011)
(23894)
(23667)
(22824)
(22263)
(22206)
(19359)
(19261)
(18741)
(17573)
(17537)
(17343)
(17287)
(17182)
(15746)
(15332)
学科
(121775)
经济(121616)
管理(90988)
(83195)
(69639)
企业(69639)
方法(55766)
数学(47890)
数学方法(47268)
中国(36838)
(34183)
(33590)
(29702)
业经(27170)
(26200)
教育(25343)
地方(25276)
理论(23994)
(22524)
贸易(22513)
(21844)
农业(21780)
(20863)
财务(20771)
财务管理(20719)
(20019)
企业财务(19565)
(19487)
银行(19424)
技术(19266)
机构
大学(458118)
学院(452242)
(172435)
管理(170719)
经济(168316)
研究(154192)
理学(146869)
理学院(145071)
管理学(142327)
管理学院(141462)
中国(111427)
(99212)
科学(96642)
(83136)
(78902)
(75270)
研究所(71640)
中心(69768)
(69587)
业大(68292)
(67130)
师范(66544)
财经(65260)
北京(63468)
(59023)
农业(58929)
(55827)
(55760)
师范大学(53966)
经济学(51753)
基金
项目(301105)
科学(235035)
研究(224051)
基金(213348)
(185620)
国家(183972)
科学基金(156057)
社会(137140)
社会科(129543)
社会科学(129507)
(119495)
基金项目(112891)
教育(108368)
(101359)
自然(100637)
自然科(98200)
自然科学(98174)
自然科学基金(96369)
编号(93963)
资助(87862)
成果(79566)
重点(68642)
(67265)
课题(67122)
(64281)
(62083)
创新(57772)
教育部(57708)
项目编号(57642)
科研(57458)
期刊
(191296)
经济(191296)
研究(139654)
中国(97364)
教育(76606)
学报(74311)
(68061)
科学(65634)
(65406)
管理(61311)
大学(56619)
学学(51582)
农业(46261)
技术(42557)
(37180)
金融(37180)
财经(31647)
业经(31301)
经济研究(29728)
(27024)
图书(26209)
问题(25072)
(24314)
(21903)
技术经济(21089)
理论(21069)
科技(20827)
职业(19973)
(19407)
论坛(19407)
共检索到680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冯惠敏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学术自由的理念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对于学术自由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这并不否定学术自由的核心问题,如追求真理、言论自由、学术自主、大学自治等等。通过历史的和比较的研究表明,学术自由制度的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宪法赋予学术自由权利是学术自由的必然选择,大学功能的变化需要建立制度保障学术自由活动,保留大学的自治权是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途径,学者自身学术自由的觉悟和意识是实现学术自由的思想基础,中介机构要在坚持学术自由中发挥作用,学校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维护学术自由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冯惠敏  
政治中立作为一种理念首先是出于资产阶级政治的需要,虽然我们不能简单搬用政治中立观念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将这种理念运用于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之中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保障高等教育独立自主的发展。与政治中立相关的概念还有价值中立和学术中立,这些观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倩  
制度性话语权是对制度产生影响和控制的权力,它在全球教育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增强中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加快国家行动或国家联合体行动;主动提出教育规则、制度、标准并得到国际性认同;培养通晓全球教育法律、制度的专家并成为国际组织成员;构建教育利益共同体形成多边交流的主导性力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培养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之一。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所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歆  夏晓勤  
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考察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市场化现象,发现了市场化的源头为招收走读自费生,并且在具体分析市场化过程当中,发现其动力来自于高校内部的一些精英的意识和努力——他们不仅很好地把握了机构自身的利益,而且为其合法化做出努力。而这一合法化过程以“扩大高校自主权”概念的提出为核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小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层面,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不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内在地渴望新的理论维度,因此,从制度视角对其动因、功能、途径进行系统的理论剖析,具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洲   李阳杰   童春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的战略方向,完善了相关顶层设计和基础制度,推动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放眼世界教育强国,普遍在政策上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性和稳定性,扩大职业生涯的薪酬增幅以促进终身从教,采用绩效主义和协商工资混合的制度设计激发其活力,针对城乡贫困地区和边远农村地区建立补偿式的待遇保障制度。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对教师待遇水平提出新挑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要求进一步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教育强国建设的艰巨而复杂任务迫切需要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此,应确立“教师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人才”的政策理念;逐步将“教育行业在城镇非私营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排名”提高到前五名;在基础教育学校设立人才项目,向乡村、薄弱学校倾斜,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充分发挥待遇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和创造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丽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国家建设人才支撑”放在重要位置专门阐述和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达了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坚定信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延成  
高等教育认证是一个以院校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价为基础,以满足公众问责和提高学术质量为目的的过程。文中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指出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保障并提高了其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郝保伟  毛亚庆  
本文以西方寻租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寻租现象,并剖析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制度根源,最后提出制度规避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康的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探索新时期我国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需要把握二者关系重建的制度环境,重视制度在政府与学校关系重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政府与学校关系重建的基本路径。一种健康的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制度完善与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双一流"建设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具有"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的特征,两种制度共同作用表现为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模式,两种制度约束导致在大学制度建设上表层目标与深层目标实现程度不同步,即出现所谓的"脱序"现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晟  陈松  
本文从市场缺陷、政府管制(社会潜规则限制)、教育资金借贷市场的不完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资助制度背后的经济逻辑,然后根据上述理论探讨了奖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特困生补助制度和助学贷款制度等各种高等教育资助制度的经济绩效,在此基础上得出应建立以助学贷款制度为主、各种教育资助制度并存的综合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结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建成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具有独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和自愿性等性质特点。本文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索我国教育评估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在中国借鉴美国教育认证制度的基本约束条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世岳  沈文钦  巫锐  
德国社会科学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扩张的实际需要促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研究的实践导向保障了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范式和研究领域上的开放性,但同时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高等教育研究自身的学科定位不清晰,研究者缺乏明确的身份认同;其次是高等教育研究缺乏理论关怀,学术创新不足。在缺乏共同学科背景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学术共同体间的学术交流与知识积累,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做出重要理论突破,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