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8)
- 2023(7773)
- 2022(6580)
- 2021(6037)
- 2020(5028)
- 2019(11598)
- 2018(11815)
- 2017(21078)
- 2016(12064)
- 2015(13447)
- 2014(13426)
- 2013(12388)
- 2012(11062)
- 2011(10164)
- 2010(10310)
- 2009(9971)
- 2008(10049)
- 2007(8812)
- 2006(7991)
- 2005(7567)
- 学科
- 济(40382)
- 经济(40301)
- 管理(40183)
- 业(33196)
- 企(30514)
- 企业(30514)
- 财(16407)
- 制(16001)
- 方法(15634)
- 中国(13312)
- 数学(13187)
- 数学方法(13006)
- 体(11661)
- 业经(10945)
- 体制(10145)
- 农(10064)
- 务(10040)
- 财务(10019)
- 财务管理(9995)
- 企业财务(9532)
- 教育(9386)
- 银(8723)
- 银行(8714)
- 理论(8600)
- 行(8287)
- 融(8151)
- 金融(8149)
- 学(7645)
- 划(7344)
- 环境(7339)
- 机构
- 大学(165165)
- 学院(158195)
- 济(65610)
- 经济(64204)
- 管理(59398)
- 研究(54130)
- 理学(50599)
- 理学院(50005)
- 管理学(49227)
- 管理学院(48891)
- 中国(40364)
- 财(36127)
- 京(34450)
- 科学(29294)
- 财经(27067)
- 所(25665)
- 江(25358)
- 经(24510)
- 中心(23881)
- 范(22869)
- 师范(22705)
- 研究所(22655)
- 北京(21938)
- 农(21242)
- 经济学(20666)
- 业大(20176)
- 院(20119)
- 财经大学(20064)
- 州(19322)
- 师范大学(18539)
- 基金
- 项目(101383)
- 科学(81325)
- 研究(79598)
- 基金(73571)
- 家(62384)
- 国家(61854)
- 科学基金(53961)
- 社会(52060)
- 社会科(49282)
- 社会科学(49270)
- 省(39545)
- 教育(39202)
- 基金项目(38315)
- 划(33292)
- 编号(32444)
- 自然(32329)
- 自然科(31543)
- 自然科学(31536)
- 自然科学基金(31023)
- 资助(28764)
- 成果(28745)
- 制(25772)
- 课题(23935)
- 部(23746)
- 重点(23389)
- 大学(22040)
- 创(22026)
- 国家社会(21651)
- 教育部(21290)
- 性(21061)
共检索到256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全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征 别敦荣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知识中心,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深深地卷入社会发展的格局之中。新自由主义是主导整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它对大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发生的巨大变迁已经突破了已有的大学价值理念,这预示着大学制度也发生了变革。大学制度变革不以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学术自由的实现既包括“外在自由”的实现又包括“内心自由”的实现 ,故学术自由的实现有内外两种尺度 :外在的尺度主要体现为保障学术自由的政策法规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完善 ,内在的尺度则表现为学术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认同。学术自由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密切相关。我国建构现代大学制度 ,既要完善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外在制度 ,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全林
大学制度变革创新的价值抉择过程,是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学校本位价值观之间的一场博弈。社会本位在大学制度变革中有着强大的现实动力、功利目的与外在压力;从大学人的福祉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个人本位是制度变革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以高深学问的增值为旨趣的知识本位是制度变革中的深层次文化动因;学校本位为制度变革提供了直接推动力与内化影响力。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博弈过程,从理性角度看,是这四种本位间因时、因地、因校制宜的合力。从代价视角看,人的发展本身才是大学制度设计与制度变革的终极价值关怀之所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承波 范文曜
西班牙是世界上较早发展高等教育的国家,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有着大学自治的传统。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西班牙沿袭法国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体制,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这一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央集权制已向地方自治大区分权制转变。近年来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西班牙高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相明 谢凌凌
行政化是中国大学因缺失现代大学制度而呈现出的一种病象",去行政化"只是中国大学组织变革的行动思路或改革过程,本身不足以构成大学改革的行动方案。理性地看,这种"去行政化"的大学组织变革更应强调根本性的制度更新,当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和旨归,以防止掉进"为去行政化而去行政化"的认识与实践误区。着眼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系统的"去行政化"改革有必要从外部制度环境和大学组织管理两个层面展开,从组织职能、权力结构、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去管制化、趋学术化"重构,在努力建构大学自治、学术自主、行政服务之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矫治大学内外部的行政化体制弊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全林
大学制度变革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分为不同的模式。特定变革模式的形成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并有各自的优缺点。理想的变革模式是权变模式,在选择适当的改革模式时还需考虑模式抉择代价问题。
关键词:
大学制度 变革 模式 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罗燕
洪堡一生在教育上来去匆匆,在思想上不够高深,在官职上不够显赫,但却创造了柏林大学,成为德意志古典大学的代名词。其原因在于在洪堡之前哈勒和哥廷根的大学制度创新已经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从康德到施莱尔马赫的德意志思想家已经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探讨,而洪堡则以独特的教育经验和个性,熔此前的实践和理念为一炉,把大学的理想落实到普鲁士的现实上。洪堡和德意志大学改革的方式是最值得今天中国借鉴的。
关键词:
洪堡 柏林大学 大学制度 大学理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鸿
现行大学制度的功利导向、行政泛化,是导致学者"以学术为生"并使其异化的诱因。大学制度的重建首先是价值的重构。大学只有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出发,确立对学术本体的追求,才能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逐渐达到"以学术为业"的境界,实现"为大学"和"为教师"的双赢。
关键词:
学者 学术活动 大学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粟娟 孔祥利 钟小草
当前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谨慎性,削弱了农民工的消费倾向,增加了农民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未来不确定性的降低可以增加居民当期的消费。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费用、报销比例、行政效率进行线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医疗参保率与农民工消费水平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住院和门诊费用及医保缴费率对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度较大。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农民工 医疗保险 消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大学教学评价作为国家对高等教育监督、调控、管理的重要形式,彰显着一种政府的干预力量,与大学的学术自由形成了矛盾、冲突,实质上体现了学术发展力量和政府管理力量的最终博弈。评价干预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评价的行政管理化走向应引起深思。
关键词:
评价 干预 学术自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以"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培养规格"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学年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存在着尖锐的冲突。推行学分制改革,是要发挥学分制在制度理念、制度机制和制度功能上的优势以及制度改革的效应。在教学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必须倡导与新的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
学分制 教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清明在《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发表文章认为,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独特组织,保存、发现、创造和应用高深知识的基本工作方式决定了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也界定了大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耘通 李萌竹
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以学术自由为精神内核的大学自治,与学术权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我国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繁荣的同时,影响学术权力运行的各种问题逐步涌现:学术权力认识模糊、行政权力干涉、学术权力滥用、学术交流竞争匮乏等,导致学术权力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下探索学术权力保障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维护学术权力运行、确保学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学术权力 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霄兵
为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这是教育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推进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推进教授治学,完善高等学校治理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