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8)
2023(5627)
2022(4889)
2021(5115)
2020(4106)
2019(9578)
2018(9755)
2017(16037)
2016(10430)
2015(12043)
2014(12395)
2013(11288)
2012(10971)
2011(10307)
2010(10890)
2009(9947)
2008(10044)
2007(9373)
2006(8504)
2005(7904)
作者
(30255)
(25162)
(25078)
(23985)
(16251)
(12167)
(11678)
(9866)
(9788)
(9296)
(8811)
(8512)
(8268)
(8075)
(8066)
(7903)
(7780)
(7540)
(7437)
(7318)
(6779)
(6487)
(6196)
(5976)
(5955)
(5885)
(5745)
(5552)
(5298)
(5232)
学科
(28082)
经济(28025)
管理(22984)
教育(20105)
(18733)
(16137)
企业(16137)
中国(14748)
(13929)
方法(11368)
理论(11329)
(8581)
数学(8300)
数学方法(8005)
教学(7897)
业经(6644)
(6607)
(6331)
(6187)
(6129)
技术(6105)
农业(5518)
研究(5354)
(5319)
金融(5314)
(5294)
银行(5259)
发展(5114)
(5088)
(5060)
机构
大学(152025)
学院(142853)
研究(56858)
管理(43392)
(41714)
经济(40288)
科学(37794)
中国(37093)
理学(36487)
(36089)
理学院(35824)
管理学(34619)
管理学院(34343)
教育(33071)
(32071)
师范(31766)
(30559)
研究所(27990)
(26887)
师范大学(26292)
(24713)
中心(24295)
北京(23734)
业大(22170)
农业(21488)
(21258)
技术(21210)
(20042)
(19214)
财经(16486)
基金
项目(88389)
科学(69640)
研究(67877)
基金(60157)
(53458)
国家(52864)
科学基金(42833)
教育(40352)
社会(37816)
社会科(35191)
社会科学(35181)
(35131)
(33030)
基金项目(30570)
编号(29877)
成果(29369)
自然(28189)
自然科(27545)
自然科学(27534)
自然科学基金(27031)
资助(24819)
课题(24601)
重点(22057)
(20876)
(20598)
(19166)
规划(18020)
项目编号(17976)
(17923)
教育部(17892)
期刊
教育(53559)
研究(51645)
(51457)
经济(51457)
中国(42057)
学报(28452)
(25198)
科学(23980)
大学(22007)
学学(18573)
农业(17328)
管理(17161)
技术(16371)
(15966)
职业(12372)
图书(10412)
(10174)
金融(10174)
(9300)
(8908)
论坛(8908)
(8622)
财经(8147)
技术教育(8083)
职业技术(8083)
职业技术教育(8083)
业大(7816)
(7644)
书馆(7589)
图书馆(7589)
共检索到235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春梅  
伯顿· R·克拉克指出 :高等教育系统是由生产知识的群体构成的学术组织 ;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是学科和院校之间形成的交叉矩阵 ;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是科层、政治、市场和专业的多方协调形式的统一 ;高等教育系统的变革是运动中的矩阵。伯顿·R·克拉克的高等教育系统观 ,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要求研究生必须读一些名著。美国当代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家伯顿· R·克拉克著的《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 ,杭州大学出版社 1 994年版 ) ,是该所指定博士研究生学习高等教育管理课程必读的一本书。在姚启和教授的指导下 ,一些博士研究生写出了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本刊从中选择几篇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岩  
伯顿·克拉克以“知识”作为其逻辑起点,以“工作”、“信念”、“权力”为主要范畴构建其高等教育的逻辑体系。为了应对高等教育系统在整合方面遇到许多难以描述和解决的困难,提出了三种权力协调模式: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和市场。本文从市场协调模式的社会选择性与高等教育系统组织松散性是相一致的,市场协调得以发生的一般条件要素的自由与大学的权力的多样性和分化性相一致两方面论证了市场协调模式是伯顿.克拉克所推崇的高等教育系统权力协调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院校市场中的市场协调进行了深入地透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淑琼  
专业协调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协调力量之一,它以学科专长、中央学术团体、教师利益组织等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专业协调的式微是普遍现象。具体到专业协调力量的发挥,需要代表学术权力的高校教师个体有所担当,更需要将他们的力量聚集起来,并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专业协调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整合性权力与分化性权力指向权力的作用方向,个体自主性权力与集体协商性权力指向权力的拥有形式,强制性权力与规范性权力指向权力的运行机制,这些权力分别从不同角度交叉作用于高等教育系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系统及其权力结构的构成与特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振海  
1960年《加利福尼亚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奠定了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制度基石,使加州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质量优异、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我国目前正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要实现高等教育从量到质的真正飞跃,必须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以系统化发展的策略指导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处理好各种系统性矛盾,以确保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加州的经验可资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文华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 ,提出专业性是高等教育不变的特征。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表现为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结合。改革我国现存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实乃当务之急 ,但不能背离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卢彩晨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即高校可以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从而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校自主权的逐渐扩大,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增强。但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自我调节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唯有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发挥高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增强办学活力,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自组织与有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威  
从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这种结构性变革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中推进的:一是既有的公办高等院校在管理运行和经费筹措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从传统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蜕变;二是在既有的传统公办院校的边缘,涌现出各种不同模式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成和扩大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涵和结构赋予了新的定义。在近年公办高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盛正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的战略任务。构建H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群体及时分类转型,摸清新建本科院校分类转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分类转型的对策建议,有效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超  
高校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校定位基础之上的组织化过程。高校分类只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秩序认识的特例,仅仅用高校分类与自生秩序相结合来建构高校定位机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一个组织化过程,既有人类理性的安排,又有自组织方式。因而,高校定位应该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毅  查强  
现有聚类分析测量的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存在着忽略院校类别分布和类别差异程度等主要缺陷,文章提出的基于先验分类信息、基于最佳分类数以及基于类数和距离关系的三种测量方法可对现有测量进行有效地改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测量的案例显示:三种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南斌  田金信  
本文将复杂性理论引入到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中,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特征;同时运用熵和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系统演化过程。指出熵是描述系统状态的量度,可以通过计算熵值的变化来考察系统演化的方向和速度,提出了通过控制熵变来提高系统的有序度,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艳丽   王建华  
高等教育在满足工业社会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工业化高等教育系统。工业化驱动的高等教育系统有着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用于服务工业社会而不是满足知识社会的需要。在从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的转型中,高等教育系统的工业化趋同与社会转型需求不适配,工业化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组织机构同质化和组织结构金字塔化。随着知识社会初露端倪,工业化高等教育在知识社会面临转型,工业化高等教育系统需要重构,即以开放环境为前提,提高系统的持续适应性;以转变认知为动力,增强系统的多态性;以更新组织结构为基础,加强系统的灵活性,实现工厂式的高等教育系统向欣欣向荣的生态系统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