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1)
- 2023(13939)
- 2022(11826)
- 2021(11407)
- 2020(9693)
- 2019(22577)
- 2018(22500)
- 2017(41766)
- 2016(23282)
- 2015(26150)
- 2014(25855)
- 2013(24720)
- 2012(22719)
- 2011(20542)
- 2010(20570)
- 2009(18742)
- 2008(18366)
- 2007(16634)
- 2006(14063)
- 2005(12307)
- 学科
- 济(86614)
- 经济(86531)
- 管理(65805)
- 业(63979)
- 企(54787)
- 企业(54787)
- 方法(42933)
- 数学(37614)
- 数学方法(37114)
- 中国(27647)
- 财(23371)
- 农(22937)
- 教育(21958)
- 技术(20497)
- 学(20279)
- 业经(18874)
- 理论(17979)
- 制(16198)
- 地方(16134)
- 贸(15337)
- 贸易(15329)
- 农业(14982)
- 务(14974)
- 财务(14930)
- 财务管理(14895)
- 易(14890)
- 企业财务(14142)
- 和(13571)
- 技术管理(13043)
- 银(12820)
- 机构
- 大学(320852)
- 学院(315703)
- 济(124255)
- 管理(121989)
- 经济(121650)
- 理学(106284)
- 理学院(105074)
- 研究(103692)
- 管理学(103160)
- 管理学院(102530)
- 中国(72661)
- 京(67341)
- 科学(63033)
- 财(56137)
- 所(50423)
- 范(49155)
- 师范(48708)
- 农(48402)
- 中心(48013)
- 江(47798)
- 研究所(46145)
- 业大(45601)
- 财经(45430)
- 北京(42270)
- 经(41334)
- 师范大学(39622)
- 教育(38836)
- 经济学(38378)
- 农业(38026)
- 院(37431)
- 基金
- 项目(213787)
- 科学(171553)
- 研究(160414)
- 基金(154099)
- 家(133249)
- 国家(132044)
- 科学基金(114605)
- 社会(101126)
- 社会科(95673)
- 社会科学(95650)
- 省(85935)
- 基金项目(81553)
- 教育(81523)
- 自然(73721)
- 划(73445)
- 自然科(72103)
- 自然科学(72085)
- 自然科学基金(70843)
- 编号(66230)
- 资助(61844)
- 成果(54966)
- 重点(49330)
- 创(49010)
- 部(48942)
- 课题(47851)
- 发(46419)
- 创新(45045)
- 教育部(42921)
- 大学(41324)
- 科研(41126)
共检索到460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家德
学术组织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媒介。从学术组织创新看世界科教活动中心的形成与转移,可以得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这些国家根据环境的变化创新了与此对应的学术组织。中国要成为未来世界科教活动中心之一,应重视创新学术组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先面临着教育创新理念创新的问题。教育理念包括国家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理念、个体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笔者着重从教育理念的科学内涵,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路径、机制和规律,高等学校核心理念及其建构等方面,探讨高等学校应如何创新教育理念以适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0月30日在南京隆重召开。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江苏省文联主席、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主持开幕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前任会长周远清同志的领导下,高瞻远瞩,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课题发布后,在全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众多的大学领导、学者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适时提出要求,制定管理办法,并组织交流、检查。这种精神、气魄、作风令我们感动。我们有幸承担重大项目中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越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8月25-2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参加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达200余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学飞 沈文钦
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和条件分析表明,从各种人员规模指标来看,我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国际化水平、科研质量、世界一流大学数量等方面来看,我国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国要逐步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牢牢把握未来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大投入和制度改革为两大抓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以点带面,最终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背景与条件 中心与边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振宇
教育强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强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和途径,但影响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因素很多,如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制度设计与执行、制度保障等因素。作为高校从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要深入研究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就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成就和经验,从教学、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和学生评价等方面,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改进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冯惠敏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学术自由的理念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对于学术自由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这并不否定学术自由的核心问题,如追求真理、言论自由、学术自主、大学自治等等。通过历史的和比较的研究表明,学术自由制度的构建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宪法赋予学术自由权利是学术自由的必然选择,大学功能的变化需要建立制度保障学术自由活动,保留大学的自治权是实现学术自由的重要途径,学者自身学术自由的觉悟和意识是实现学术自由的思想基础,中介机构要在坚持学术自由中发挥作用,学校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以维护学术自由权。
关键词:
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怡 夏建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明确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努力将我国打造成为高等教育强国;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稳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丽 李玉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023年9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会议以“强国建设,高教何为”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人才自主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进的高校治理以及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本文归纳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以及战略意义,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政府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强国战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创新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多方面的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创新型国家 经济强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举世瞩目、成就辉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的30年。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实现了高等教育大国的夙愿,开始了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征程。总结过去,筹划未来,开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面前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为此,本刊从2008年第一期开始,开辟"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研究专
关键词:
教育工作者 这一代 周远清 戈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鲜明地提出了两大战略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的龙头,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奠基,那么高等教育则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重要任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