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2)
2023(15301)
2022(13174)
2021(12245)
2020(10513)
2019(24417)
2018(24257)
2017(45976)
2016(25302)
2015(28778)
2014(29035)
2013(28404)
2012(26150)
2011(23469)
2010(23473)
2009(21581)
2008(21351)
2007(19222)
2006(16494)
2005(15093)
作者
(71558)
(59879)
(59745)
(57100)
(38000)
(28753)
(27295)
(23369)
(22641)
(21592)
(20315)
(20215)
(19102)
(18861)
(18830)
(18611)
(18243)
(17842)
(17454)
(17156)
(15037)
(14653)
(14578)
(13633)
(13522)
(13432)
(13381)
(13339)
(12024)
(11814)
学科
(98104)
经济(97969)
管理(76494)
(70784)
(59824)
企业(59824)
方法(47228)
数学(41555)
数学方法(41004)
(31804)
中国(28169)
(26779)
(24034)
(21296)
贸易(21286)
业经(21233)
(20805)
(20424)
(20004)
财务(19935)
财务管理(19877)
企业财务(18842)
地方(17689)
理论(17083)
农业(16981)
(16741)
银行(16698)
(16249)
技术(15815)
(15809)
机构
学院(356271)
大学(355630)
(143838)
经济(140670)
管理(135875)
理学(116735)
理学院(115471)
研究(114780)
管理学(113305)
管理学院(112644)
中国(88124)
(74721)
(70605)
科学(69619)
(57609)
(56977)
(55590)
财经(55461)
中心(54631)
业大(52056)
研究所(51776)
(50236)
北京(46634)
(46410)
师范(45875)
经济学(44991)
农业(44616)
(43402)
(41735)
财经大学(41087)
基金
项目(235765)
科学(186294)
研究(173493)
基金(171193)
(148422)
国家(147164)
科学基金(126945)
社会(108825)
社会科(103214)
社会科学(103188)
(92970)
基金项目(90239)
教育(83841)
自然(82503)
自然科(80618)
自然科学(80596)
自然科学基金(79149)
(78566)
编号(71719)
资助(70942)
成果(58026)
重点(53761)
(53278)
课题(50059)
(49843)
(49254)
(46333)
教育部(46261)
创新(46137)
科研(45818)
期刊
(155593)
经济(155593)
研究(102200)
中国(73824)
(58895)
学报(54933)
(50393)
管理(50114)
科学(49410)
教育(44817)
大学(42462)
学学(39683)
技术(37678)
农业(33364)
(32269)
金融(32269)
财经(27797)
业经(25091)
经济研究(24657)
(23830)
问题(20827)
(17913)
(17799)
技术经济(17593)
图书(17586)
(17441)
统计(17166)
职业(17005)
理论(16988)
财会(16930)
共检索到53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丁奇竹  
学术系统内部存在一个明显的分化结构,少数精英学者贡献了大部分学术产出。这种分化在学者的学术生涯早期就已初步形成,中后期的学术产出与早期的学术产出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换言之,早期形成的分化稳定存在于学术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这表明,诸如学术兴趣、能力潜质等学者个人的内在因素是决定其学术表现的重要因素,而过多外部刺激的作用则是存疑的。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的合理性,也为其他一些学术制度与政策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所谓学术精英即指那些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并处于学术系统(金字塔式结构)顶层的少数学者。他们不仅代表一个国家在不同领域的学术水准,而且在一国学术发展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以学术精英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位获致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学术活动的组织化特征及其制度化的轨迹,而且有助于我们通过精英地位获致的轨迹来审视和分析学术制度及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白之羽  
职业是现代人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衡量个体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第一份职业一般在青年时期开始,而按照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会经历不同阶段,工作从不稳定趋于相对稳定。文章利用2009年全国四城市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20~34岁青年职业稳定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变动已经成为当今青年的普遍现象,多数青年都至少更换过1次工作,职业变动次数的均值为3次;职业地位和工作年限对于职业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显著影响:从事高端职业者其职业稳定性更强;职业稳定性随工作年限呈现U型非线性变化,证明职业稳定性的拐点恰恰发生在青年时期,总体上20~34岁的青年正处于从职业不稳定向职业稳定过渡阶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仕尧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背景下,就业的稳定性、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更能反映就业质量。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研究,并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找到归因,从重教育、重能力、重实践以及构建全程教育体系四个方面探究了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对策。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欧桂燕  岳名亮  吴江  马廷灿  
随着学科交叉广度与深度的增强,科研合作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主要以合著论文的形式广泛存在。有效的科研合作有助于资金流动、增加科研产出,从而促进学术职业生涯的有效开展。本文以2001—2010年化学领域23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为例,通过履历分析方法获取杰青基本信息与工作经历,基于SCI合著论文对比分析杰青获得者在其学术职业生涯阶段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合作模式与合作角色的演变特征,以期为把握杰出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提供一定认识。研究结果发现,当站在更高的学术高度,拥有更多的科研资源与学术人脉时,杰青获得者与国内其他高校(机构)学者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合作角色也随着学术经验、声望的提高产生明显的转化,从晋升正高职称前的执行者角色逐渐转化为以指导者身份为主导;在整个学术职业生涯中,杰青获得者科研合作贡献度逐渐提升,而后趋于平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维  
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不同教育阶段的实施状况差异很大。开展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四项社会职能之一。根据现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图书馆应实施教育职能,在导读过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升学时作出适合的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新敏  吴旭红  黄一岚  
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使得个体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和路径发生变化。大学生作为高人力资本存量的群体,要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充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拓展可雇佣广度和深度。本文从传统职业生涯与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比较中概括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定内涵和基本内容,尝试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和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辉  
职业生涯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个体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在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源视阈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所应遵循的六大原则,探索未来职业生涯教育三大发展趋势,希望对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一定可资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宏宝  
高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合法性"应体现在形式与实质两方面的合法,作为"妥协"的文本,学生、教师、学校及用人单位、政府都是其合法性的权力主体。为提高职业生涯辅导课程的"合法性",我们要兼顾多方权力主体的课程政策要求、合理构建课程编制组织、协调各方主体价值取向、促进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充分彰显课程的合法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之菲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育专门人才, 一方面要提供国家各项建设需要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增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抱负的实现。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形成所谓的“高学历”的现象,但也造成了“低成就”的情况,人不尽才、才不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小红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各高校不断深入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理念,采取主动措施和有效方法,帮助大学生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价值观和健康的就业态度。文章将就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观,困惑与前瞻作深入分析和探讨,以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结果,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帮助大学生解决在职业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丽华  张康宁  赵迎光  张志强  
在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中,是否应该适时转移研究主题是每个科研人员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学术论文相似度及其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基于“商业与经济”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两个学科的作者与论文数据,以学术论文相似度为自变量,论文被引频次为因变量,作者数、论文篇幅、参考文献数、期刊影响因子以及作者学术年龄为控制变量,构建负二项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两个学科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学术论文相似度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特征,商业与经济学科39.5%的科研人员研究主题发生转移,学术论文相似度不会影响其被引频次,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45.6%的科研人员研究主题发生转移,学术论文相似度对其被引频次存在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建君  盛锁  
从股东的监督成本和控制权私人收益出发,分析了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研究认为,股权结构具有一定的流转性,在长期中多个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是最稳定的;基于企业控制权和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视角,认为多个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是有效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玉婷  胥青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能够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清职业形势,找准职业目标,使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文章初步分析了高职院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析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个性化就业课程、个性化就业咨询、个性化就业训练、个性化就业信息和个性化就业评价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沫  
一、引言美国的Donald E.supe(r1957年)对职业生涯的定义是: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的整体历程。传统观念认为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就是职位的上升,而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教授(H.schein,1971)提出从等级(纵向发展方式)、职能或技术(横向发展方式)以及成员资格(中心发展方式)三个维度考察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而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职业高原概念的全面解释最早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