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9)
2023(11868)
2022(9872)
2021(9597)
2020(7980)
2019(18400)
2018(18228)
2017(33175)
2016(18682)
2015(20947)
2014(20990)
2013(19366)
2012(17607)
2011(15775)
2010(15688)
2009(13805)
2008(13110)
2007(11423)
2006(9683)
2005(8312)
作者
(48843)
(40661)
(40593)
(38875)
(25749)
(19555)
(18550)
(16028)
(15988)
(14331)
(13961)
(13743)
(13017)
(12629)
(12617)
(12586)
(12264)
(12118)
(11784)
(11649)
(10440)
(10054)
(9762)
(9685)
(9141)
(9111)
(8923)
(8909)
(8265)
(8081)
学科
(63158)
经济(63084)
管理(47103)
(42969)
(35091)
企业(35091)
方法(29955)
数学(25764)
数学方法(25346)
中国(22572)
教育(21622)
(20291)
(17925)
(17541)
理论(16423)
业经(13505)
(12618)
农业(11997)
技术(11281)
地方(11024)
(11009)
教学(10327)
(10326)
(10273)
财务(10218)
(10217)
贸易(10212)
财务管理(10193)
(9915)
企业财务(9644)
机构
大学(252587)
学院(246038)
(90724)
管理(89796)
经济(88728)
研究(82876)
理学(77725)
理学院(76807)
管理学(75217)
管理学院(74725)
中国(55221)
(53494)
科学(50411)
(43004)
(42372)
师范(41987)
(39810)
(38074)
中心(37855)
(37232)
研究所(36535)
教育(36357)
业大(35782)
财经(34802)
师范大学(34288)
北京(33421)
(31811)
技术(30244)
(30022)
农业(29683)
基金
项目(170255)
科学(135695)
研究(130549)
基金(121336)
(105492)
国家(104475)
科学基金(89666)
社会(81078)
社会科(76519)
社会科学(76502)
教育(67906)
(67653)
基金项目(63602)
(58854)
自然(56684)
自然科(55389)
自然科学(55369)
编号(54889)
自然科学基金(54353)
资助(48099)
成果(46802)
课题(40144)
重点(39834)
(39252)
(37098)
(36048)
教育部(34624)
项目编号(33867)
创新(33441)
大学(33076)
期刊
(94596)
经济(94596)
研究(79121)
教育(59688)
中国(53183)
学报(41258)
科学(35141)
(34778)
(33879)
大学(33028)
管理(31766)
学学(29471)
技术(25683)
农业(23017)
财经(18391)
(16379)
金融(16379)
(15943)
业经(15706)
职业(15304)
经济研究(14841)
图书(14097)
问题(12637)
(12599)
(11893)
(11476)
论坛(11476)
科技(10956)
(10498)
理论(10469)
共检索到361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安  黄喆  
本文以比较的角度对作者的文化体验进行反思性分析,重点探讨作者作为一名具有比较教育学习背景的学者在不同国家工作生活时,如何透过比较视角从不同文化汲取经验。文章也试图展现比较教育的学习背景是如何帮助作者挣脱其成长文化的束缚,以此能够采用外群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形成认识论议题,以及作者是如何受益于比较教育的学习,得以凭借关于不同教育体制的广博知识和对文化的敏感度快速融入异种文化。作者将分析他在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工作、生活时是如何抓住各地不同的研究和认识论议题的。文章将从近几十年来,由全球化进程中的移民潮产生的学术迁移现象入手,探讨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如何回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凤娇  段万春  
针对团队合作中管理冲突不断、协作效率低下、个体自利行为等管理问题,从微观心理视角分析团队主体产生外群体偏好对于团队高效协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共识性歧视、社会优势取向、系统公正动机三类影响外群体偏好的关键变量入手,划分出主体主观认知因素、主体客观异质因素、外部情境感知因素,并构建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团队协同高效合作提出管理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莹  
本文把元教育学界定在教育学的认识论范围 ,对西方教育学认识论成果 ,如科学与实用之争、分析教育哲学、多种教育理论共存的假设、解释教育理论、批判教育理论等 ,作了系统的介绍和评析 ;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教育学认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 ,如教育理论的分类和综合、实然和应然关系、真理和方法等 ,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作者从元教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即描述性、批判性、规范性等方面简单地阐述了元教育学研究的章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义   鲁翠云   郑先虎   那荣滨   唐富江  
为研究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从大银鱼基因组中筛选了18对多态微卫星引物,对2016—2020年采集的4个水系(8个水体)大银鱼共计281个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共得到172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N_a)为3~24,平均值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1.039~4.595,平均值为2.384;期望杂合数(H_e)为0.035~0.804,平均值为0.507;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4~0.775,平均值为0.469,其中10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群体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3.389~5.38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3~0.479,8个水体的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水平(0.250.15)。为防止群体遗传衰退,建议将南方和北方作为不同群体进行保护,连环湖作为大银鱼的主要产地,应当进行重点保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陈时见  
隐喻从语言现象、修辞手法发展为一种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诸领域中有着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移植"隐喻贯穿于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各阶段,成为其范式转换的助产士。将概念隐喻引入比较教育学,分析比较教育学中的"移植"隐喻现象,无疑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褚照锋  邵攀  魏丽颖  张菊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30多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在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发挥核心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可以揭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师资力量和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我国117个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834名研究生导师群体状况的数据分析显示: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不均衡;导师梯队建设不合理,性别差异显著,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专兼职比例失衡、担任行政职务人员比例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制定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学位质量标准,加强学位点质量管理;完善研究生导师队伍遴选、管理与评价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德海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生是弱势群体,教师也是弱势群体,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成为弱势群体既有历史成因,也有现实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从柱  吴秋芬  周采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构成中总体上表现出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旨趣。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概略地说,就是以怀疑的知识态度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放弃前见观念和预设理论,实现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一种认识论路线,是对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直接导向了现代哲学在人学维度上的本体论重构,为教育学认识论转向提供了新路径。以广义现象学的多向度理论视域为认识论出发点,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理论建构的生动景象。在不断拓展的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意义上,教育学研究需要在个体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生态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方面有新建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敬孝  杨晓莹  连铃丽  
凝聚力作为群体的一个重要特性,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影响凝聚力的因素有人际、结构、组织和情境等多个层面。由于凝聚力在作用于个体、群体和组织时,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同时受其他因素(如群体规范等)的动态影响,因此,凝聚力作为输入变量,其产出情况极为复杂。本文在回顾了国外群体凝聚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袁利平  荀伟高  
一门学科的发展,得力于本学科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基于中国知网,本文采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构出我国比较教育学术群体知识图谱,展示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学术群体的学科结构及群体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学术群体包括35位核心学者,分为6个主要群体;学术群体内部互动频繁,外部联系紧密;顾明远、钟启泉等在网络的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分析中显示出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不过,学者们的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对于学科理论建设研究相对较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鹏  
美国学徒制经历了殖民地时期的植入、工业革命时期的衰落以及经济复苏时期的重塑,而后经过7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富有现代意义的注册学徒制,在其内部五要素即学徒工、企业雇主、社区学院、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和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相互沟通与协调中有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军  
职业教育在当今中国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搞好职业教育首先应对职业教育对象群体有个全面的认识。人力资源数量上的日益短缺使得对职业教育对象群体进行更高质量的开发成为必要;人力资源素质上的巨大变化使得个性化开发成为必要;微观层面上的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变化使得强化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培养成为必要;宏观层面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得强化社会角色意识培养成为必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剑方  
任何一种教育,都反映着一种教育理论;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反映着一种哲学思想。以追求事物背后本质的表征主义,割裂了整体世界的"知性"与"物性"。以概念、原理、规律等命题为内容的学校教育,是过滤掉了"物性"的"半知"教育。缺失"物性"的教育,使针对"物"的"技术"变为了不可能。表征主义不是职业教育的哲学依据。现象主义追求"知性"与"物性"的统一,追求"完整"的知识,以具象、具身、寓居、亲知、完整、个别为属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不同的教育类型,辨清自身的哲学宗脉,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象学的"全息知识论"移植于职业教育,尚未被职教界所意识,对这一领域的挖掘,对于当今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则更具有深远意义,将引发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施教方式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