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9)
2023(14154)
2022(12251)
2021(11729)
2020(9792)
2019(22526)
2018(22757)
2017(43519)
2016(24235)
2015(27203)
2014(27322)
2013(26778)
2012(24737)
2011(22337)
2010(22635)
2009(20841)
2008(20340)
2007(18177)
2006(15881)
2005(14249)
作者
(69283)
(57009)
(56969)
(54587)
(36385)
(27370)
(26050)
(22489)
(21649)
(20711)
(19439)
(19188)
(18214)
(18073)
(17590)
(17492)
(17280)
(16921)
(16457)
(16419)
(14240)
(14148)
(13873)
(13060)
(12973)
(12916)
(12800)
(12770)
(11636)
(11379)
学科
(89353)
经济(89235)
管理(69240)
(62099)
(51030)
企业(51030)
方法(41541)
数学(35928)
数学方法(35537)
中国(27186)
(24997)
(24085)
(20714)
业经(19407)
(18891)
地方(17619)
理论(16888)
(16826)
贸易(16814)
(16333)
农业(15849)
(15601)
银行(15555)
(14879)
教育(14867)
(14864)
技术(14746)
(14296)
金融(14292)
(14217)
机构
大学(344272)
学院(337860)
管理(130756)
(129794)
经济(126679)
理学(112933)
研究(112030)
理学院(111597)
管理学(109602)
管理学院(108979)
中国(82895)
(73722)
科学(69852)
(64668)
(56489)
(52649)
研究所(51197)
财经(50907)
中心(49926)
业大(49780)
(49710)
(47153)
北京(47044)
师范(46736)
(46274)
农业(41235)
(41013)
(40752)
经济学(38799)
财经大学(38035)
基金
项目(225456)
科学(175539)
研究(167641)
基金(160964)
(139543)
国家(138342)
科学基金(117782)
社会(102781)
社会科(97173)
社会科学(97148)
(88152)
基金项目(85695)
教育(78846)
自然(76142)
自然科(74304)
自然科学(74286)
(74231)
自然科学基金(72938)
编号(69416)
资助(66299)
成果(58944)
(50168)
重点(50108)
课题(48691)
(47116)
(46860)
创新(43545)
项目编号(43436)
大学(43182)
科研(43164)
期刊
(143583)
经济(143583)
研究(104741)
中国(67331)
学报(54759)
管理(48939)
科学(48528)
(48517)
教育(47958)
(47151)
大学(41851)
学学(38284)
农业(32919)
(29420)
金融(29420)
技术(28908)
财经(24994)
业经(23082)
经济研究(23019)
图书(21950)
(21236)
问题(18958)
理论(17641)
(16466)
科技(16380)
实践(16174)
(16174)
技术经济(15411)
(15394)
现代(14972)
共检索到501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献忠  
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面临的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立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新型关系,赋予高校更大办学自主权,使政府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的良性互动问题,湖南城市学院李建奇教授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立足点,著《促进我国政府与公立高校关系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玉萍  
高校智库学术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原因在于高校智库学术研究体系具有封闭性。高校智库实践与学术研究良性互动具有必要性,要实现高校智库实践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可以从建构特色化智库人员转换制度、设定决策咨询服务的学术测度标准、革新高校学术研究的运作机制、确立政府推动的良性运作智库市场四个维度着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流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发端于水!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古希腊的爱琴海等,无一例外都是水文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傅晓华教授针对中国流域治理问题,结合湘江流域考察实践从水权交接的“行政权威”和生态补偿的“市场效率”提出水权交接理论,撰写了《流域水资源行政交接治理机制及实践——兼论流域环境治理与生态补偿》一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梓印刊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赓  
流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发端于水!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古希腊的爱琴海等,无一例外都是水文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傅晓华教授针对中国流域治理问题,结合湘江流域考察实践从水权交接的“行政权威”和生态补偿的“市场效率”提出水权交接理论,撰写了《流域水资源行政交接治理机制及实践——兼论流域环境治理与生态补偿》一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梓印刊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丹  
高校开展的行动研究是教师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采取的一种研究范式,其基本路径可归纳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式上升循环探究。在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中开展行动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增进对课程教学、学生教育等方面问题的反思,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学互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贺  马春爱  
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作为两种典型的本土资金来源 ,在发展民族企业和振兴民族经济中一起担当重任。二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仅影响着国有和民营两种经济成份的独立发展 ,还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建国以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互动轨迹 ,借以剖析二者的经济关系 ,为实际经济中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创造条件提供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蓝星  
2012年9月20日,我们将迎来第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本届开放日的主题是"改革创新的中国统计"。从"公开透明"、"规范统一"到"改革创新",历届统计开放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统计改革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清晰轨迹,使公众对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永新  
在我国期货市场重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仍然不够成熟,需要多方努力,发挥期货市场积极功能,有效防范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促进现货市场发展,使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跃  
认为深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深入思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与师范性,即需要清晰认知教学专业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教学专业的实践特性及深刻认同教学专业的学术旨趣,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改革重心、探寻改革突破、坚定改革志趣,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钟波兰  
中小物流企业是我国物流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物流市场、促进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与大型物流企业相比,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均处于劣势。面对复杂的物流市场环境,为促进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良性运作,从企业层面看,中小物流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审视自身的未来发展,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寻求自己擅长的服务领域,苦练内功,科学经营,力争在某一细分领域做精、做强,提升竞争力;从政策层面看,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为中小物流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大、中、小物流企业有序、健康、稳定、共同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殿昆  李荣庆  郭红兵  
本文用外部性理论定义绿色商业,分析它的内涵和特征,认为消费者、生产企业、商业企业间良性互动机制断裂,是我国绿色商业推广不开的根本原因。政府应当担负起构建绿色商业良性互动机制的责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实施规制、补偿、激励等措施促进其健康快速地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  张小建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在内的法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随着"高校扩招"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学术性培养目标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尴尬,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出现了实践性教育目标与教学范式之间的错位。基于此,我们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培养规模,强调真正落实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性与法律硕士教育的实践性,并对法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出具体改革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进  姚启和  
科技创新对高等学校加快创建高水平理科提出了要求。然而 ,当前高等学校中存在着理科院系学术评价标准不规范现象 ,影响着理科院系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对某些重点理工科大学理科院系学术水平评价状况的考察 ,分析了影响理科院系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之一 :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的规范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奕   王文凯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但当前房地产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已然有限,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重逐年走低。与此同时,我国消费水平总体较低但倾向不低,服务消费占比日益接近商品消费,小众消费提升仍有较大潜力,消费市场下沉的倾向较为明显。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既是新发展阶段的巨大挑战,也是历史性机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投资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有机统一体;从经济学理论看,消费和投资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基于当前我国投资和消费的特征事实及投资消费互促的理论逻辑,投资和消费互促的良性循环应具有如下特征:有效率的投资具有关键性作用;消费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和投资相辅相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形成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的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的基石。故此,应辩证看待消费和投资的关系,以消费转化为出发点扩大投资,重点从促进增收、推动集聚、建设载体、优化供给、改善民生等角度入手,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