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4)
- 2023(15229)
- 2022(13405)
- 2021(12944)
- 2020(10728)
- 2019(25253)
- 2018(25710)
- 2017(47809)
- 2016(26878)
- 2015(30711)
- 2014(31251)
- 2013(30095)
- 2012(27417)
- 2011(24751)
- 2010(25202)
- 2009(22794)
- 2008(22301)
- 2007(19590)
- 2006(17388)
- 2005(15329)
- 学科
- 济(100910)
- 经济(100787)
- 业(72202)
- 管理(68783)
- 企(51412)
- 企业(51412)
- 农(49404)
- 方法(43585)
- 数学(37946)
- 数学方法(37299)
- 农业(32813)
- 中国(27830)
- 业经(26106)
- 财(23533)
- 制(22571)
- 地方(21971)
- 学(21403)
- 理论(19807)
- 教育(18470)
- 贸(16114)
- 贸易(16102)
- 体(15750)
- 易(15607)
- 和(15355)
- 技术(15331)
- 银(15113)
- 银行(15071)
- 环境(14699)
- 发(14411)
- 行(14297)
- 机构
- 学院(365029)
- 大学(364155)
- 管理(141442)
- 济(136398)
- 经济(132902)
- 理学(121912)
- 研究(120808)
- 理学院(120500)
- 管理学(117958)
- 管理学院(117290)
- 中国(90485)
- 京(78669)
- 科学(76546)
- 农(72633)
- 财(62389)
- 所(61062)
- 业大(59085)
- 江(56904)
- 中心(56352)
- 农业(55531)
- 研究所(55143)
- 范(53894)
- 师范(53475)
- 北京(49902)
- 财经(48627)
- 州(46150)
- 经(44110)
- 院(43084)
- 师范大学(42497)
- 技术(41455)
- 基金
- 项目(244454)
- 科学(190637)
- 研究(185488)
- 基金(171724)
- 家(147909)
- 国家(146491)
- 科学基金(125566)
- 社会(111964)
- 社会科(105398)
- 社会科学(105365)
- 省(99101)
- 基金项目(91460)
- 教育(88041)
- 划(81879)
- 编号(80867)
- 自然(80815)
- 自然科(78830)
- 自然科学(78815)
- 自然科学基金(77317)
- 资助(70575)
- 成果(67067)
- 课题(56238)
- 重点(54564)
- 部(53474)
- 发(52495)
- 创(50455)
- 大学(47344)
- 项目编号(47331)
- 创新(46699)
- 科研(45958)
- 期刊
- 济(159879)
- 经济(159879)
- 研究(110820)
- 中国(82407)
- 农(72538)
- 教育(61150)
- 学报(57520)
- 科学(51907)
- 农业(49250)
- 管理(48394)
- 财(47130)
- 大学(45028)
- 学学(40602)
- 技术(35290)
- 融(31963)
- 金融(31963)
- 业经(30829)
- 业(23788)
- 图书(23654)
- 财经(22106)
- 经济研究(21936)
- 问题(21470)
- 版(19107)
- 经(18784)
- 科技(17634)
- 理论(17627)
- 技术经济(17160)
- 资源(16519)
- 实践(16434)
- 践(16434)
共检索到55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艳慧 崔议文 李勇 张瑾 李博
以吉林农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为例,针对以往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当代社会对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改革和建构多种模式和类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强化学术探究与实践应用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模块互补、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并重的特点,提出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创新三种模式的一级学科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少平 王洪斌 王新伟
对高等学校而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大限度减少安全成本的有效途径。高校作为浓缩的小社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内容相对复杂,该体系可以通过安全标准制定、系统软硬件建设、规范管理和加强考核以及安全教育和培训来实现。
关键词:
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 体系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光
针对目前农业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薄弱问题,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由知识能力储备阶段、模拟创业阶段、创业实务阶段三个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的环节所构成的"三段式"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农业院校 三段式 创业教育 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永家 张大力 丁连猛
非学历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继续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为例,对多年来开展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成人非学历教育的发展有所指导。
关键词:
非学历教育 农业大学 成人教育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雅致 崔常铭 魏德新 席岫峰
实践育人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高等农业院校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内在要求。在深入探讨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实践育人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吉林农业大学提出坚持"三个定位""四个原则""五个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构建思路,并结合多年来实践育人工作的经验做法,归纳总结出"5+5"实践育人模式,即搭建"五个"实践育人平台和构建"五化"社会实践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洪如玲 李晓红 郑小平 侯云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总结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建立了“实例分析—实地体验—模拟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五实一体”实践培养模式,并以系统性和挑战性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高级涉农管理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服务“三农”的使命感,从能力上培养了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多项职业素质,从知识上强化了工商管理理论的系统掌握,有效地促进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涉农高校推进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晓光 魏铭 裴蓓
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在开展中存在理念转换不到位、模式缺乏多元化和创新性、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通过形成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搭建相互衔接的案例教学流程,完善案例教学规章制度,以构建"知行合一"的MPA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为促进和推广MPA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淑霞 钟鸣 曹慧颖 于晓丹 张少斌 马镝
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要求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针对目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与研究生的需求不相符合,以及研究生有效学习意识差、学习方法不当等方面的问题,应用有效教学理论,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进行摸索。在研究生现代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特点与内容,从激发研究生学习动机、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堂有效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研究生的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书洁 史长丽 于嘉林 李健强 吕艳
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生命科学学科群研究生培养改革专项"试点一年来的初步实践和体会。认为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学科组织结构的构建,也就是基于交叉学科的学科群等人才培养环境的变化及其相应的培养机制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新形势下系统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学科组织创新 博士生 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永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国家提出大力培育新农民的战略举措,这是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依托农业高校开展新农民培训是当前我国农民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新农民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教育转型的必然选择。对吉林农业大学多年参与农民培训实践中的资源、主体、内容与效果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新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宣景宏 吕德国 马怀宇 秦嗣军 刘振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 果树学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海秋 周宇飞 赵新华 敖雪 徐铨 王晓光 王术 马殿荣 陈温福
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案例分析和职业规划,建立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了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作物学学科 研究生 培养体系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业科技英语教育的文化融入与创新——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发展与“人才红利”开发——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农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招生改革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吉林大学为例
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拓展培养平台 创新培养模式 推进国际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
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
“6+1”辅导员队伍精培工作法的实践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