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8)
2023(9865)
2022(8096)
2021(7806)
2020(6201)
2019(14505)
2018(14237)
2017(24817)
2016(15043)
2015(16267)
2014(16192)
2013(14960)
2012(13815)
2011(12645)
2010(12910)
2009(11696)
2008(11779)
2007(10449)
2006(9556)
2005(8764)
作者
(42460)
(35582)
(35370)
(33896)
(22696)
(17154)
(16011)
(13948)
(13760)
(12738)
(12271)
(12082)
(11609)
(11303)
(11202)
(11052)
(10944)
(10479)
(10473)
(10360)
(9168)
(9071)
(8585)
(8243)
(8051)
(7957)
(7927)
(7822)
(7143)
(7125)
学科
(47338)
经济(47264)
管理(33242)
(31883)
(24529)
企业(24529)
教育(21909)
中国(20775)
方法(20493)
数学(18186)
数学方法(17971)
(15140)
(14003)
(13844)
(13127)
理论(11392)
业经(10827)
(10171)
贸易(10167)
农业(9980)
(9874)
(9301)
金融(9300)
(9134)
(8947)
银行(8900)
(8520)
技术(8442)
教学(8092)
体制(7583)
机构
大学(209581)
学院(200724)
研究(79085)
(76618)
经济(74851)
管理(67949)
理学(58648)
理学院(57805)
管理学(56553)
管理学院(56151)
中国(52390)
科学(47831)
(46179)
(40958)
(40220)
研究所(37405)
(36708)
(36321)
师范(35919)
教育(34888)
中心(32863)
业大(32567)
(32163)
农业(31768)
北京(29941)
师范大学(29908)
财经(28861)
(28143)
(26462)
(24313)
基金
项目(132910)
科学(105361)
研究(97718)
基金(94806)
(85321)
国家(84465)
科学基金(70106)
社会(60735)
社会科(57267)
社会科学(57252)
教育(53586)
(51900)
基金项目(49483)
(47259)
自然(45697)
自然科(44672)
自然科学(44649)
自然科学基金(43905)
编号(39815)
资助(37705)
成果(34643)
重点(31980)
课题(31500)
(31251)
(29002)
(28206)
教育部(27097)
创新(26135)
大学(25766)
科研(25468)
期刊
(84794)
经济(84794)
研究(72166)
教育(55829)
中国(54584)
学报(37978)
(34929)
科学(32581)
大学(29107)
(27232)
学学(25921)
管理(23764)
农业(23059)
(18824)
金融(18824)
技术(17859)
财经(15281)
经济研究(13778)
(13169)
职业(12860)
业经(12731)
(12530)
问题(10798)
(10476)
业大(10056)
(9218)
论坛(9218)
(9163)
科技(8648)
农业大学(8642)
共检索到316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谢心怡  郭二榕  
博士生教育和学术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尚未有研究系统分析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变革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预聘—长聘”制度的引入、次级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精英学术劳动力市场饱和、海外学术劳动力回流的冲击等变革趋势。以入口—过程—出口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结合访谈调查资料及各高等学校公开数据分析发现,上述趋势对博士生教育的入口、过程及出口三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博士生生源总量持续上升,但优秀生源向海外流失;在博士生社会化过程中,教学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及可迁移能力培养不足;博士生就业呈现“下沉式”和多元化就业趋势。面对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变革,我国博士生教育须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并加强对博士生教学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梁言  
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学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基于历史发展和学科分割的视角,本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第一次出现供给侧"拐点",而不同学科学术劳动力供需结构出现"拐点"的时间略有差异。供给侧"拐点"出现以后,学术劳动力市场对于博士生准入越发严格,学术标准不断提高,学术职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必然对博士生培养结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进学术劳动力市场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粗放式投入和博士生精准培养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市场在相互博弈过程中同向发力形成协同控制机制,推动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向需求侧"二次拐点"方向发展,实现博士生培养结构的优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顾剑秀  
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宏观视角对博士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冲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基于江苏省博士生就业期望的调查,从博士生就业期望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当前博士生培养与博士生多元化的就业需求的冲突。提出通过建构旨在调适博士生培养标准化与市场化的联合一体化博士生培养模式,有效连接博士生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调适二者间的冲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Phillip Brown  Hugh Lauder  
对于欧洲而言,21世纪的头几十年可能不是一个大衰退时代,但将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方面的研究,范围遍及中国、印度、韩国、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研究结果可以说深刻改变了我们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观点。我们注意到,全球劳动力并非仅仅在数量上有了成倍的增长,它还涉及高校学生的增加——2007年全球高校注册生为1亿4000万,可想而知,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有多么充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陈学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本文认为,由于经济改革迸程的迅速推进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传统制度变革的滞后,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被多重分隔,特别是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格局给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带来深刻影响。低价的从属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调节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主要杠杆,并有效地刺激着资本需求。但在这种效率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剑秀  罗英姿  
博士生培养受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影响。学术逻辑要求博士生培养以学术为本,市场逻辑要求博士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大学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学术内涵本身及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博士生培养的学术逻辑也发生了变化。变化后的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有交叉也有分离,且二者在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实现了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平衡。由于学术逻辑是博士生培养的内生逻辑,其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和控制力度要大于外生的市场逻辑。因此,为了实现并保持博士生培养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平衡,需要对博士生培养进行劳动力市场校准,以实现博士生培养在博士数量和质量上的劳动力市场校准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赖德胜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教育发生了大规模扩张,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了2011年的26.9%。同时,近十多年来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诸多变革,这些变革既受到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从这个意见上讲,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特别是配置好和使用好大学毕业生,将关系到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慧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竞争程度 ,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及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 ,又影响到潜在的接受教育消费者与尚未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 ,发展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 1)培育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在配置劳动力中的作用 ;( 2 )打破所有制、地区和城乡界限 ,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3 )将发育劳动力市场与发展教育消费相互配合 ,理顺劳动力参与率 ,均衡劳动力市场供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东  
杂费与学费分离之后,对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析表明,博士生在非课程学习的研究阶段,学校没有教育成本付出,不应收学费。对博士生学习过程的分析表明,中间一年课程学习将研究阶段分割成两部分,从而造成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低效率,博士生学制因此应该变为6年一贯制,将研究阶段的时间相对集中。对现阶段博士生机会成本与未来收益的研究说明,博士生资助是当前政策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二毛  
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过度安全到过度灵活的变革过程,但由此引发了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力市场保护不平等、结构性排斥就业等问题。为平衡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政府在政策安排、制度设计上应着力解决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就业能力等问题,真正建立一个城乡统筹、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杨瑞龙  毛振华  朱科敏  杨继东  
自2004年"民工荒"暴发后,农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的停滞状态,进入了一个快速的上升通道。工资水平的上涨是由人口因素、周期因素、政策因素、结构因素等多因素导致的。随着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从传统的生存工资法则转向保留工资约束下的市场议价型工资法则,中国经济将迎来工资快速上涨的新时期。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为中国迎来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拐点性转变提供了新契机,为缩小收入分配差异过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驱动型向内需驱动型、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的加速转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莞荷  袁本涛  
从日本博士生培养定位的转变和博士生就读意愿低迷的培养现状出发,阐述了日本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的诞生背景,介绍了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的制度特点和人才培养体系特点,从毕业生能力提升与职业选择两方面分析了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的人才培养成效,总结了博士生教育引领计划在项目定位运营管理等方面仍需解决的课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科学研究与教学和学习的结合是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结合使博士生教育与科学研究建立起了历史的、必然的关联,并成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的重要选择。但随着职业的分化以及学术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博士学位作为大学教师"资格证"的传统正面临挑战,从而引发了关于博士生教育是继续保持以"学术为业"的传统,还是要与学生的短期职业目标以及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建立联系的本质之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丽萍  沈文钦  
以第四轮学科评估前20名化学学科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研究对象,从博士毕业单位出发构建了样本数为2 387的互聘矩阵网络;通过图表数据处理和UCINET软件计算呈现的数据规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分析了国内精英大学化学学科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的主要特征、密度、中心度和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国内精英大学的化学学科已经建立了相对紧密的互聘网络;国内精英大学化学学科存在显著的层级结构;互聘网络中的层级地位,主要与科系历史声誉、所属大学声誉和地域三大因素有关;互聘网络中存在地域封闭性特征,东北地区尤其显著;自2011年青年千人计划出台以来,随着对海外人才引进的重视,国内各化学博士点内部的互聘网络有所削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