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7)
2023(7545)
2022(6144)
2021(5496)
2020(4593)
2019(10299)
2018(10409)
2017(18928)
2016(10647)
2015(12058)
2014(12270)
2013(11526)
2012(10589)
2011(9669)
2010(9753)
2009(9354)
2008(9086)
2007(8456)
2006(7390)
2005(6925)
作者
(30719)
(25740)
(25540)
(24345)
(16134)
(12015)
(11518)
(9904)
(9721)
(9144)
(8875)
(8596)
(8397)
(8244)
(8203)
(7765)
(7582)
(7520)
(7497)
(7215)
(6562)
(6344)
(6186)
(5944)
(5758)
(5716)
(5696)
(5532)
(5187)
(5142)
学科
管理(36774)
(35333)
经济(35247)
(30396)
(26761)
企业(26761)
(13923)
(13329)
方法(12162)
中国(11431)
(10857)
(10301)
数学(9792)
业经(9739)
数学方法(9635)
(9254)
(8152)
银行(8133)
(8035)
体制(8027)
财务(8001)
财务管理(7980)
(7807)
(7702)
金融(7695)
企业财务(7570)
理论(7478)
(6764)
环境(6469)
(6318)
机构
大学(150824)
学院(149503)
(58189)
经济(56792)
管理(55528)
研究(51524)
理学(47095)
理学院(46561)
管理学(45746)
管理学院(45464)
中国(39544)
(32154)
(31671)
科学(30554)
(25747)
(24673)
(24133)
财经(23903)
中心(23497)
研究所(23037)
业大(21569)
(21521)
北京(19938)
(19309)
农业(19260)
(19195)
师范(19051)
(18516)
经济学(17786)
财经大学(17609)
基金
项目(99035)
科学(78102)
研究(73716)
基金(71468)
(62383)
国家(61853)
科学基金(52915)
社会(47189)
社会科(44636)
社会科学(44628)
(38989)
基金项目(37232)
教育(34491)
自然(33019)
(32796)
自然科(32242)
自然科学(32230)
自然科学基金(31657)
编号(30197)
资助(28462)
成果(26163)
(24039)
重点(22562)
(22068)
课题(21926)
(20711)
(20478)
国家社会(19783)
创新(19472)
(19011)
期刊
(68610)
经济(68610)
研究(46350)
中国(35665)
(26737)
学报(24845)
(23295)
管理(22397)
科学(21905)
教育(20375)
大学(19355)
学学(18027)
农业(15199)
(14730)
金融(14730)
技术(13252)
财经(12457)
业经(11046)
(10681)
经济研究(10447)
问题(8633)
(7957)
(7454)
图书(7018)
科技(7010)
财会(6932)
会计(6874)
理论(6763)
(6564)
(6534)
共检索到234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在学术活动过程中,学者通常要面对来自个体的自主探究权力、源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集体权力(如专业或学科的权力)以及来自外部政府和机构的行政权力等相互间的冲突。在这三种基本的权力博弈中,同行评议似乎因其更能体现学术活动的内在逻辑而获得制度优势。但是,由于学术系统内部存在一个等级结构,少数精英往往主宰了学术认可和资源分配的过程。因此,它与其说是最优的路径选择,毋宁说是权宜之计。一个可供考虑的路径选择未必是废弃同行评议制度,而是如何在其制度设计中体现三种权力间结构性的平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熠   徐梦瑶  
制度型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必要条件。一方面,制度型开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下,制度型开放通过协调和融合制度、规则、管理和标准等方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制度型开放是党和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以充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为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发展阶段中,制度型开放要建立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少磊  贾金荣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社会经验等方面对小额信贷联保制度展开研究。本文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社会心理学理论来对联保制度的机理进行讨论,通过共同体理论提出新的虚拟资本概念—有机资本和无机资本,而有别于以往的社会资本概念;并且运用此概念对农户联保制度的机理进行分析,针对联保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毓信  张晓贵  
教育的社会研究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这一角度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包括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在这一共同体中身份的形成,课堂中的权力关系及其恰当应用等,不仅对一些简单化的观点进行了澄清,也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现实对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建所至今已走过近90个年头。这期间,经济所始终保持活力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因此而言,不拘泥于黑板经济学、发展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将是经济所的长期任务,亦是经济所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前因快速发展而掩盖的一些公平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鹏   李怀恩  
2023年6月5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第一次以政策文件方式旗帜鲜明地提出“公共文化共同体”概念,为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抓手。文章介绍“公共文化共同体”的理论缘起和实践演变,在此基础上,以相关政策文本解读为中心,从建设目标、主要类型、建设抓手、重点任务等角度探讨广州公共文化共同体制度的建设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玉潭,河泰庆  
如果能够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产业的共同体,将很有可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联合,最终走向全面地联合,从而提升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层次。东北亚国家已经开始在IT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是在东北亚地区建立IT共同体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东北亚IT共同体的最终形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恒鹏  徐静婷  
本文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和安德森"命运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当代中国国家共同体构建的重要价值。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以单位制为基础,已不能适应当下经济社会的剧烈转型,亦无法应对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和扁平化变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转型,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社会转型,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了符合共享发展和国家共同体理念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建所至今已走过近90个年头。这期间,经济所始终保持活力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意识。因此而言,不拘泥于黑板经济学、发展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将是经济所的长期任务,亦是经济所的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的迅猛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前因快速发展而掩盖的一些公平问题开始集中暴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晨虹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或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指导道路选择。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要构筑并坚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信念。理论文化"自觉"包括对自我文化特质的把握、建构和自信,也包括对中国文化在国际格局中地位和竞争影响力的清醒把握。社会理论有价值属性,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理论价值体系,如何通过教育和传播使大众对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形成"最大公约"的认同,这是时代提出的任务,也是一种国家能力。高校学术共同体作为集理论构建、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为一身的群体,在文化强国以及理论建设和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责任地位,也应当在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中,更多一份中国理论的价值自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娜  
后税费时代的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内卷化的风险与挑战,以权力结构的视角审视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可以发现乡村治理正在经历着从想象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的演变。通过对我国乡村治理研究与实践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着三种权力模式:宗族式治理模式、公司型治理模式以及灰色化治理模式。这三种治理结构中暗含着"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的"合谋"与"博弈",包含着精英结盟与精英俘获的权力格局与权力运作模式。伴随着传统乡村熟人社会行为逻辑的消解,乡村治理的支配规则正在由传统礼俗与规范向经济理性转变,而乡村治理中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也正在由想象共同体转变为利益共同体,最终导致乡村治理的内卷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超  
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信用共同体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建立的信用共同体为例,介绍了信用共同体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加以分析,指出信用共同体的核心是声誉制度,其产生和发展源于我国制度不健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部性。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田  
在如今的中国,每时每刻都有年轻的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希冀,揣着薄薄的火车票踏上远行的列车,沿途风景新鲜而陌生,一如他们尚未展开的人生。车票的这头是日益凋敝的乡土社会,而另一头则是需要大量劳工来支撑竞争优势的企业,它们正敞开大门迎接这些城镇化的孩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进喜   尹江霞  
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包含实物化、法人化及实质性运行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处于止于合作、流于形式及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产权问题、交易费用问题及制度变迁问题。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需要完善有关法规,明确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产权归属;创新融合机制,降低产教融合活动的交易成本;增强制度变迁动力,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变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永平  
选取研究生和学校共同体为个案,从导师学养的引领、课程设置的规约、学术氛围的营造和自我领悟的提升等四个方面架构了学术操守的形成机制,并简要阐述了学术操守的传承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