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5)
2023(17753)
2022(15073)
2021(13980)
2020(11715)
2019(26384)
2018(26238)
2017(49244)
2016(27305)
2015(30580)
2014(29840)
2013(29239)
2012(26954)
2011(24299)
2010(24191)
2009(22062)
2008(21383)
2007(18852)
2006(16357)
2005(14267)
作者
(81038)
(67147)
(66769)
(63406)
(42765)
(32497)
(30195)
(26544)
(25797)
(23879)
(22843)
(22824)
(21738)
(21333)
(20885)
(20615)
(20376)
(20048)
(19338)
(19249)
(17135)
(16527)
(16425)
(15508)
(15208)
(15006)
(15000)
(14709)
(13572)
(13531)
学科
(99706)
经济(99579)
管理(78583)
(74531)
(62914)
企业(62914)
方法(45041)
数学(38250)
数学方法(37799)
中国(28686)
(27561)
(26432)
(26083)
业经(23532)
(21092)
技术(21064)
地方(20202)
理论(19137)
(18589)
贸易(18580)
农业(18429)
(17972)
(16589)
(16475)
银行(16388)
(16107)
财务(16028)
财务管理(16001)
环境(15729)
(15688)
机构
大学(380725)
学院(377606)
管理(145485)
(143258)
经济(139903)
研究(131913)
理学(126282)
理学院(124753)
管理学(122294)
管理学院(121645)
中国(95382)
科学(86329)
(82367)
(72138)
(68046)
(64828)
业大(63374)
研究所(62544)
中心(58655)
农业(57127)
(56409)
北京(51770)
财经(51760)
(50672)
师范(49985)
(48311)
(47195)
(45117)
技术(43227)
经济学(42144)
基金
项目(265735)
科学(206845)
基金(190330)
研究(188257)
(169908)
国家(168467)
科学基金(142377)
社会(116559)
社会科(110132)
社会科学(110103)
(105833)
基金项目(101079)
自然(95252)
自然科(93014)
自然科学(92983)
自然科学基金(91333)
(89767)
教育(87004)
资助(77231)
编号(75660)
成果(61230)
重点(60150)
(58397)
(56898)
(56282)
创新(53949)
课题(53874)
科研(51294)
计划(50820)
大学(48677)
期刊
(156535)
经济(156535)
研究(109100)
中国(79878)
学报(71889)
(64491)
科学(62114)
管理(54006)
大学(53007)
学学(49803)
教育(49014)
(48541)
农业(44123)
技术(32169)
(29754)
金融(29754)
业经(26012)
经济研究(25366)
财经(24784)
(23716)
科技(21338)
(21247)
图书(20120)
(19903)
问题(19669)
业大(19597)
技术经济(17621)
理论(16804)
商业(16563)
农业大学(15981)
共检索到553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东姣  马永红  杨雨萌  
利用全国第四次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数据,从师生互动关系和生生学术共同体两个角度论述了学术互动氛围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师生互动关系、生生学术共同体和博士生主动性对博士生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生生学术共同体和博士生主动性在师生互动关系和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论文基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学术互动氛围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舒勇  李硕  
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依赖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氛围已经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首先对知识共享的涵义、作用机制,以及团队氛围和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分别讨论了知识共享和团队氛围对团队服务创新的影响,并构建了基于团队氛围的知识共享与服务创新的作用过程模型,以揭示在团队氛围情景下服务创新与知识共享的互动机制。团队氛围和知识共享都会促进团队的服务创新,并且前者还调节着后者对服务创新的作用关系,而服务创新的要素改进也对知识共享有推动作用,其中信息交互在两者的互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期通过分析团队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红  吴东姣  刘贤伟  
师生关系和学术兴趣作为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和个体影响因素,在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全国35所高校3934名博士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师生关系、学术兴趣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大小,并对比了不同学科的差异。结果表明,学术兴趣在师生关系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师生关系通过学术兴趣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间接影响要大于其对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理工科博士生中这一差异更为显著;在师生关系三维度中,认知维度对创新能力影响的总效应最大。要加强高质量师生关系建设,激发和维护博士生学术兴趣,落实博士生培养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更好地推动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波  董维春  
讨论了学术氛围的内涵与功能;指出营造学术氛围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了已成功开展的营造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基础之上,提出了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璐璐   刘娟娟   郭菲   赵琳  
基于2020年对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由导师、研究团队和院校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导师的师德师风及其在博士生学术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品格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团队积极的学术氛围及博士生在团队中的科研参与在其学术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的学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亦具有比较重要的塑造作用。故须重视研究共同体对博士生学术品格的濡化功能,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品格中的促进作用。为此应构建和完善“导师-研究团队-院校”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博士生成长环境;同时,以增强博士生学术参与、加强导师关键期指导、营造包容互助的研究团队氛围、强化院校支持为切入点,涵育博士生的学术品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宋晓平  梅红  
以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结果为基础,借鉴国外师生互动关系研究、导师人际行为模型的思想,利用西安高校博士生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生怎样看待导师对其的指导,并从学生的视角分析了体验到的不同师生互动关系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导师与博士生互动关系处于"高度合作+一定程度强势指导"和"高度合作+一定程度尊重学生观点和意见"时,更有利于博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博士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进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黄丹  祝成林  
基于情景特征与个体特质视角,结合特征激活理论,通过调查1 071位博士研究生,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究主动性人格、组织创新氛围和知识分享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特质不仅能直接影响博士生科研绩效,还能通过知识分享对创新型科研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能够显著调节低主动性人格水平个体的知识分享水平和创新型科研绩效。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议培养单位重视招生考试中主动性人格水平这一个体特质的考核,激发博士生个体知识分享意愿,提升知识分享能力,注重组织创新氛围的营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映华  
社交媒体在博士生群体中使用广泛。以716名学术型博士生为研究对象,探索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及成瘾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社会情感能力与注意失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博士生群体存在一定的社交媒体成瘾情况;各研究变量在性别、读博动机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社交媒体使用动机(认知性和享乐性)和成瘾分别显著正向和负向预测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开放性思维、情绪稳定性和注意失败在这一预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据此,高校应该重视博士生社交媒体成瘾现状及深层次原因,关注良好导学关系构建及学生的学术进展等情况,并重视博士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映华   王诗雨   高婷婷  
本研究通过对42名学术型博士生及24名博士生导师的扎根理论探索,形成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初始“五因素结构”模型;之后通过对527名学术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最终形成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三因素结构”模型,包括研究过程创新、研究结果创新和学术研究品质三个因素,并编制了相应的测评问卷,因素分析等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应用研究表明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研究结果创新和过程创新能力,男生、由内部动机驱动读博、学术就业期待、参加学术会议较多、不存在导学矛盾等的博士生自我评价的学术创新能力相对较高。研究最后提出了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芬   高耀   汪霞  
个人-环境匹配能够为理解和优化我国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视角。对博士生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致性匹配对创新能力自评的正效应较弱,对创新成果有负效应,这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传统假设相悖,可能反映了博士生培养的独特情境。在要求-能力匹配方面,论文发表要求对创新成果有正效应但对创新能力自评无影响,容易加剧发表的“内卷化”。研究方法和知识、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对创新能力自评有正效应。资格考试、课程任务要求对学术创新能力缺乏积极作用且更容易达成匹配。在供给-需求匹配方面,经济资助、科研项目、同伴支持对学术创新能力有正效应,但经济资助供给的匹配度亟待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路路  
学术共同体是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繁荣和学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新型的"智库型"学术共同体以共同的学术研究领域为动力,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引擎,以凝聚理论共识、推动制度完善和引导舆论氛围为基本职能,是我国全社会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社会中心"),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树军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统称为学术共同体,是科技创新过程所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其产生过程,有“组织”成分,也有“自组织”成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支撑科技创新系统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学术共同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产生的作用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变革模式和发展速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多年来,《南开管理评论》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学者、研究团队等学术共同体开展合作,以主办、承办、协办、支持等多种形式参与各类国际、国内高端管理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主编面对面、圆桌对话等活动和环节,把握学术研究动向,邀约优秀研究成果、促进高质量学术互动,推动开创中国管理研究新境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鲁卫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创新项目,全国首届博士生学术论坛今天终于召开。经过激烈竞争,来自四面八方的328位博士生“过五关,斩六将”,得以聚集在清华园内,讨论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我谨代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大家的到来,为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李云健  李娟娟  
本研究从个体特质和组织环境感知两个视角对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对31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均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