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4)
- 2023(9584)
- 2022(8067)
- 2021(7603)
- 2020(6233)
- 2019(14027)
- 2018(14159)
- 2017(26529)
- 2016(15071)
- 2015(17438)
- 2014(17758)
- 2013(16971)
- 2012(15726)
- 2011(14444)
- 2010(14887)
- 2009(13989)
- 2008(14127)
- 2007(12908)
- 2006(11809)
- 2005(11135)
- 学科
- 济(52946)
- 经济(52850)
- 管理(48428)
- 业(41208)
- 企(34819)
- 企业(34819)
- 中国(20381)
- 方法(19468)
- 制(19250)
- 财(18945)
- 数学(16398)
- 数学方法(16241)
- 农(16154)
- 业经(13645)
- 体(13088)
- 银(12099)
- 银行(12089)
- 行(11562)
- 教育(11365)
- 务(11070)
- 财务(11041)
- 财务管理(10998)
- 贸(10998)
- 贸易(10990)
- 体制(10899)
- 易(10749)
- 企业财务(10398)
- 理论(10330)
- 融(10088)
- 金融(10084)
- 机构
- 大学(213892)
- 学院(211227)
- 济(84732)
- 经济(82644)
- 管理(77000)
- 研究(68503)
- 理学(64308)
- 理学院(63602)
- 管理学(62572)
- 管理学院(62167)
- 中国(54556)
- 财(47776)
- 京(45799)
- 科学(36891)
- 财经(35754)
- 江(34516)
- 所(33137)
- 经(32051)
- 中心(31171)
- 北京(29755)
- 范(29591)
- 师范(29393)
- 研究所(28626)
- 州(27513)
- 农(26840)
- 经济学(26281)
- 财经大学(26242)
- 院(25101)
- 业大(24927)
- 经济学院(23626)
- 基金
- 项目(123674)
- 研究(100350)
- 科学(97296)
- 基金(86745)
- 家(72229)
- 国家(71546)
- 社会(63100)
- 科学基金(61630)
- 社会科(59560)
- 社会科学(59542)
- 省(49114)
- 教育(48943)
- 基金项目(44878)
- 编号(43707)
- 划(40691)
- 成果(39109)
- 自然(35265)
- 资助(34753)
- 自然科(34346)
- 自然科学(34339)
- 自然科学基金(33719)
- 课题(31810)
- 制(29997)
- 部(28601)
- 重点(28092)
- 项目编号(27019)
- 性(26971)
- 创(26596)
- 发(26575)
- 年(26479)
共检索到346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恩允 周川
作为大学二级机构的学院(系)是大学各项职能的直接承担者和组织者,院系治理已逐渐成为现代大学治理的核心所在。我国高校的治理改革可先行探索基层学术组织治理改革,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倒逼机制,进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院系治理改革需要坚持治理理念,遵循利益相关者原则,推进"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和"协同推进"三种治理机制的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成恩 常亮
院系是履行大学核心职能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对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院系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欧美大学院系治理模式的考察和比较,着重探讨了美国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综合参考欧美院系治理经验,结合我国大学院系治理实际,提出了大学院系"协商共治"模式构想。在我国现有政策法规框架下,凝练提出了"党政共管、分工合作、教授治学、民主协商"的院系治理原则,重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下的院系治理结构与模式运行方式,初步构建了适于我国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其龙
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观照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教学资源的表征与影响,政策资源的具象与影响,实训资源的外显与影响,社会网络资源的表象与影响。然后阐述了资源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机制的构建:全方位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浸润型政策文化体系的构建,立体化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开放式社会促进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资源协同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发展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兴楣 田金美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要求(目标)、制约、路径、协同、发展的框架,探索适应新要求的审计机制优化和协同治理框架,明确各审计主体的职责定位和关系优化,分析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手段在重点领域的协同治理,探索审计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构想和框架性安排,并为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制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协同治理作用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监督 机制优化 监督合力 协同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文松 周旺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主体职责差异为逻辑起点,提出完善国家引导机制、健全省级推进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施机制、激发企业参与机制的四大主体协同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策略。只有通过四大主体协同推进,才能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认可、国际可交流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王颖 赵普光
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不是一种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大学作为一级基层组织,既需要重视治理,更需要重视管理;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次要相对重视治理,院系层次更需要重视管理。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的重点领域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机制;建立与完善治理视野中的高校社会问责制。大学管理的重点领域是: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创新;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绩效评价体系与教师绩效管理;岗位设置、人员聘任与薪酬改革等。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协同推进的主要路径是:建立大学、政府、市场、社会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实施战略管理;制定与完善大学章程;提高人员素质。
关键词:
大学 治理 管理 协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海燕
京津冀旅游贸易协同发展催生了三地涉外旅游人才培育领域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系统分析了京津冀涉外旅游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困境,并提出了京津冀涉外旅游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构建: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人才协同培养保障机制;科学规划合作主体利益分配,创设人才协同培养共享机制;强化组织管理,构建人才协同培养动力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书平
作为国有企业的两个独立部门,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间存在着重复监督、各自为政等问题,监督模式分散削弱了整体监督效能。基于此,本文聚焦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第一职责,打造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从沟通会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联动处置机制、成果共用机制四方面出发,以协同作战的形式发挥1+1>2的协同监督效应,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理论联系实际,依托于国有企业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实施四个协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整合监督资源,有序协调配合监督力量,避免监督盲区与死角。文章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个监督主体“前哨站”“探照灯”的作用,及时发现和预防国企的腐败行为。
关键词:
协同监督机制 纪检监察 内部审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洪勇 曲秀艳 董琳 冯建民 胡可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对高校英语专业育人工作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开展英语教育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强化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需求。针对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与专业认证要求不符、校企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展开分析,文章提出对接专业认证、建设实践基地等策略推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机制的创新发展,能够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高校英语专业 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康瑜
<正>“立德树人”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关键。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的重要机构,高等院校必应须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努力促进学生政治、文化、科技、人文、心理等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更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支玉成 张英华 何伟怡
独立学院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治理系统不能单纯效仿企业或照搬普通高校,需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文章提出了基于CAS理论的独立学院治理系统,并构建了独立学院治理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帮助独立学院实现协同育人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CAS理论 独立学院 治理系统 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其阳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行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如供给主体过于集中、激励机制尚未完善、投资模式有待改进、使用效率急需提高等。乡村协同治理的兴起,从另一视角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和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稳步推进单一型主体转向多元化主体、筹资机制由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决策机制由自上而下转向民主协商、监督机制走向社会监督等配套制度。由此,协同供给科学路径的选择,将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协同供给 协同治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曼 胡斌武
我国行业协会指导高职教育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与需求脱节,行业指导功能被弱化;角色职能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利益取向鲜明,教育公益性被侵蚀。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普遍特点与主要职责是:行业组织分布广泛,职责明确;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提供政府教育资讯,监督学校办学行为。据此,实现行业与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就需要行业努力参与教育决策咨询,全力制订能力标准、职业资格,协力指导学校教学改革,合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行业协会 高职院校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旖旎 买琳燕 刘科江
校企协同育人是"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提出的重大要求。通过对校企协同育人现状的审视,发现诸多问题影响了协同育人的长效发展,如缺乏利益主体间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多层次、系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缺乏先进的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等。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部分地区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因地制宜型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把握新技术型校企精准育人模式以及具有"国际范"的协同育人模式等。未来应建立校企协同网络公共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协同育人等以创新培养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人才培养模式 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庆彩 吴椒军 张先锋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特殊性,其发展升级的机制与传统汽车产业并不相同。文章在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与困境的基础上,剖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升级模式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升级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