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0)
- 2023(10450)
- 2022(8403)
- 2021(7786)
- 2020(6319)
- 2019(14234)
- 2018(14050)
- 2017(26600)
- 2016(14577)
- 2015(16726)
- 2014(16709)
- 2013(16218)
- 2012(14863)
- 2011(13421)
- 2010(13312)
- 2009(12711)
- 2008(12655)
- 2007(11281)
- 2006(10139)
- 2005(9850)
- 学科
- 济(61372)
- 经济(61278)
- 管理(43211)
- 业(39081)
- 企(31227)
- 企业(31227)
- 中国(22787)
- 方法(22139)
- 数学(19180)
- 数学方法(19059)
- 制(18858)
- 农(18101)
- 财(16938)
- 业经(15290)
- 贸(13197)
- 贸易(13188)
- 易(12958)
- 体(12641)
- 银(12088)
- 银行(12072)
- 行(11590)
- 农业(11447)
- 融(11061)
- 金融(11058)
- 学(10576)
- 体制(10380)
- 地方(10055)
- 发(9909)
- 环境(9820)
- 教育(9529)
- 机构
- 大学(212425)
- 学院(207641)
- 济(96161)
- 经济(94324)
- 研究(79391)
- 管理(74743)
- 理学(63155)
- 理学院(62438)
- 管理学(61600)
- 管理学院(61191)
- 中国(60909)
- 财(46074)
- 京(46047)
- 科学(42241)
- 所(38703)
- 财经(35745)
- 研究所(34645)
- 中心(34060)
- 经(32703)
- 经济学(32058)
- 江(31233)
- 农(31035)
- 北京(29674)
- 院(28774)
- 经济学院(28708)
- 范(27590)
- 师范(27371)
- 财经大学(26587)
- 业大(26001)
- 州(24135)
- 基金
- 项目(133215)
- 科学(106762)
- 研究(101765)
- 基金(99439)
- 家(86140)
- 国家(85467)
- 科学基金(72972)
- 社会(68620)
- 社会科(65102)
- 社会科学(65089)
- 基金项目(51127)
- 省(48341)
- 教育(47311)
- 自然(43169)
- 自然科(42189)
- 自然科学(42177)
- 划(41654)
- 自然科学基金(41465)
- 资助(40115)
- 编号(39629)
- 成果(34114)
- 部(31956)
- 重点(30800)
- 制(30761)
- 国家社会(30170)
- 发(29394)
- 课题(28882)
- 中国(28307)
- 教育部(28128)
- 创(27651)
共检索到330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莉萍 雷前虎
民国时期,传统学徒制无法应对新兴工商业人才供给需求,被练习生制逐渐替代。练习生制有三种起源说——英国说、日本说和中国说,经历了清末明初产生期、民国繁荣期、建国之初嬗变期三个演变历程,主要采取企业自主培养、校企合作培养、间接训练培养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对传统学徒制的革新,实现了人才观念、培养模式、人事管理、职业精神培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探索出较为科学、系统的现代学徒制实践范式,这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前虎 崔莉萍
文章阐述了练习生制在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练习生制的性质及管理现代性、市场自发性、企业主导性、剥削隐在性的特点。基于此,提出了探索多元合作模式的实践路径、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全方位的法治化保障体系三方面启示,对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练习生制 现代学徒制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前虎 崔莉萍
民国时期,各种新兴商业业态不断涌现,商业组织规模迥异于旧工商业,传统学徒制及中学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人才供给矛盾较为突出。在此背景下,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模式——练习生制应运而生,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练习生培养体系,呈现出企业主导性、管理现代性、发展差异性、剥削隐在性等特点。其探索实践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启示意义在于:重视激发企业参与的主体作用;着力构建科学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法制化的综合保障体系。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练习生制 民国经济 现代学徒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唐林伟
最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要"建立现代学徒制",还是要实现"学徒制的现代化"?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而言,其出发点不同,路径也不同。严格地讲,如果我们是要建立现代学徒制,其潜台词是我们自己没有学徒制,要学习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学徒制,实现西方现代学徒制的"中国化"。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学徒制一直都是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主要手段。如果我们与传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德国"双元制"与中国现代学徒制在推动学徒制与正规教育融合、注重基础理论与通用技能培养、发挥第三方积极作用、坚持契约约定、校企共同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文化、制度的不同又使两者在管理层级、举办主体构成类型、行业范围、具体流程和权益、规范度、对象范围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整体而言,中国现代学徒制处于范围较小、规范性相对较低、体制机制有待优化等阶段,亟需提升和完善。面向未来,借鉴德国优势,中国现代学徒制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推动体制机制、组织支撑、制度拉力等整体合力的提升。
关键词:
双元制 现代学徒制 体制机制 社会组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1994年以前,英国的传统学徒制主要针对的是每年企业中新增的16-17岁青少年学徒工,开展的是企业内的基础培训,通常第一年在学校脱产学习理论,后3年主要在企业接受培训,同时利用企业培训日,每周用1-2.5天时间带薪去学习,或者进行部分时间制的课程学习。传统学徒制主要适用于技术和商业领域的职业训练,但较多的还是在技术领域,诸如工程类和建筑类等等。在传统学徒制中,由于培训计划是以劳资双方已达成的徒工协议为基础的,所以除了学校和工会可以局部影响培训外,一般是由企业主自主管理徒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培训和指导,都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但是现代学徒制形成的基础、意义和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胜男
起源于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在西方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现代学徒制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要在国家框架、经费投入、企业参与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嵩 韩保磊
继教育部出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之后,人社部和财政部今年联合下发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学徒制试点的文件,两者分别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教学运行与管理、政策措施等方面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新型学徒制试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比发现,两者在试点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教学管理与运行等方面存在共同点,但也在出发点、视角、利益主体、政策关注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如果仅从教育部方案出发或者仅从人社部、财政部方案出发都存在较大困难,所以需要把两个实施方案相结合,做到职业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教学管理科学有效,多部门协同推进,才能有效推动现代学...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新型学徒制 比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珠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学徒制与教育现代化密不可分,它对教育现代化具有依赖性,将它纳入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发现它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现代特征在于它具有国家化、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等"现代性"特征。在我国发展现代学徒制,应遵循其"现代性"增长的要求,在国家支持下,在各项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实现其理性、民主、多元、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现代性 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红 雷前虎 来文静
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对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作出了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不仅要着力解决当代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还要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本土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近现代以来,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现代学徒制话语的不断输入,影响乃至切断了本土有序传承,造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传统危机。中国传统学徒制在传承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理论资源、实践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了传统资源支持。但这些资源尚处于“冻结”状态,化解中国特色学徒制传统危机需唤醒“被冻结的资源”,进行传统学徒制资源的价值重估、话语重释与实践创新,探索出中国式学徒制现代化之路,助力中国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褚建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这标志着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被提上议事日程。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相关环境制度,历史文化是基础,法律制度是保障,政府支持是关键,企业利益是动力,学校转型是根本,资历框架是核心。只有明确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及相关组织各自的功能和职责,处理好多方利益主体的关系,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产生条件 制度保障 实施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水娟 许淑燕
"艺友制"是陶行知先生创造的一种培养乡村教育师资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德技双修的培养目标、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和"共教共学共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思想,与现代学徒制在办学模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关系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当下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价值。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星
清末民初中国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学徒制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制度形态;对学徒工群体而言,学徒制是一种传授谋生技能的教育制度;对于资本家而言,学徒制实质上已经属于一种劳动雇佣制度。一面是宗法家长制色彩浓厚的伦理性师徒关系,另一面却又是基于"自由契约"之上的非等价性市场交换。传统与现代在这个制度中被强制性杂糅嫁接在一起,内嵌于学徒制中的制度张力得到了充分释放,而依赖于行会组织内部自行仲裁解决的治理手段已经失效,在缺乏相应的劳动法律制度的背景下,这在当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关键词:
学徒制 技能形成 工业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