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2)
- 2023(9403)
- 2022(8111)
- 2021(7621)
- 2020(6345)
- 2019(14991)
- 2018(14964)
- 2017(28209)
- 2016(16464)
- 2015(18721)
- 2014(19187)
- 2013(18287)
- 2012(17354)
- 2011(15924)
- 2010(16402)
- 2009(15168)
- 2008(15310)
- 2007(14179)
- 2006(12406)
- 2005(11314)
- 学科
- 济(59867)
- 经济(59814)
- 管理(42459)
- 业(41121)
- 企(32657)
- 企业(32657)
- 方法(27870)
- 数学(24738)
- 数学方法(24423)
- 中国(21706)
- 教育(20639)
- 农(18752)
- 财(17767)
- 学(14561)
- 贸(12853)
- 贸易(12851)
- 理论(12652)
- 业经(12525)
- 易(12511)
- 农业(12029)
- 地方(11964)
- 制(11545)
- 务(10683)
- 策(10665)
- 财务(10658)
- 财务管理(10634)
- 银(10277)
- 银行(10257)
- 企业财务(10040)
- 行(9779)
- 机构
- 大学(232517)
- 学院(229717)
- 济(90305)
- 经济(88110)
- 管理(82908)
- 研究(80835)
- 理学(70845)
- 理学院(69983)
- 管理学(68694)
- 管理学院(68219)
- 中国(56210)
- 京(50107)
- 科学(47720)
- 财(43437)
- 所(41163)
- 范(39451)
- 师范(39210)
- 农(37364)
- 江(37289)
- 研究所(37208)
- 中心(36705)
- 教育(34584)
- 财经(33702)
- 北京(32522)
- 业大(31980)
- 师范大学(31668)
- 经(30426)
- 农业(29400)
- 州(29118)
- 院(28593)
- 基金
- 项目(143122)
- 科学(113134)
- 研究(112667)
- 基金(99660)
- 家(85016)
- 国家(84151)
- 科学基金(71021)
- 社会(67863)
- 社会科(63995)
- 社会科学(63975)
- 教育(58993)
- 省(57551)
- 基金项目(51412)
- 划(50107)
- 编号(49668)
- 自然(43958)
- 成果(43693)
- 自然科(42835)
- 自然科学(42819)
- 自然科学基金(42069)
- 资助(41463)
- 课题(36925)
- 部(33701)
- 重点(33521)
- 发(32391)
- 年(30539)
- 性(29886)
- 创(29595)
- 项目编号(29529)
- 教育部(29326)
共检索到353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旭芳 王默
借用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研究内容,从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三个价值向度进行价值分析,解决"入园难",普惠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体现;符合教育公平性和公益性原则,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合法性体现;国外学前教育普惠政策实施对学前教育状况的改善是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有效性体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颖
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定偏差,具体体现为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窄化为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忽视公办园的主体地位;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片面理解为追求入园率和资源覆盖率,忽视入园机会的公平和学前教育质量。究其原因,政策文本的高模糊给地方政府较大的政策阐释空间,而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斗争、妥协以及强势利益团体之间的联盟无疑增加了政策执行背离公共利益的可能。针对上述问题,应确定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儿童利益为先,明确其核心属性,建立以公办园为主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合理规划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确定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质量要求和保障机制。同时,还应健全政策的民主决议机制,强化政策问责评估机制...
关键词:
普惠性学前教育 政策执行 执行偏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东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性作为社会福利用语指"惠及人人"的社会福利国家供给方式,普惠性学前教育只有建立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内,才可能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基于中国的现实,我国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只能是适度普惠型学前教育国家供给,学前教育成本必须有国家、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在政策意蕴上,普惠性学前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问题:政策的合法性,稳定的财政支持体系,国家供给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
普惠性 学前教育 社会福利 教育政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兰 王晶欣 李晓萍
作为我国政府惠及民生的政策追求和扩大我国学前教育规模并提升质量的重要举措,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可以缓解我国当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学前教育需求。在分析了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主体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部门-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机构-适龄幼儿家庭"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策略选择与行为演化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各方行为趋于稳定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任一博弈主体行为的演化及其趋势均与另两个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紧密相关;降低学前教育供给机构与政府的合作成本、增加其合作的超额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娟娟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具有前瞩性,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分区域指导;在战略目标实施中需厘清对"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教师为主"的认识,进而从制定和落实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强规划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建立民办园师资保障机制、变化监督管理手段等方面实施战略目标。
关键词:
战略目标 学前教育 分区域指导 实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郑孝玲
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属性定位事关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幼有所育"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由"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准基本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的普惠性学前教育以及"经营性公共服务"的营利性的选择性学前教育等三种类型构成。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定位,导致政府责任缺乏刚性约束机制,学前教育成本家庭分担比例过高,公办幼儿园财政拨款制度不合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等困境。加快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幼儿与家庭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应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快立法明确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属性,健全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统筹协调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一体化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卫安
坚持公益普惠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指数反映的是不同时间或空间范围内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指数包括普及面、受惠量、教育质量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可以通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学前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生均学前教育经费、师生比四个具体指标来表达。运用科学、适切的无量纲化、确定权重和合成指数的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指数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全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指数总体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还较低;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指数低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的公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秀敏 姜丽云
调查东、中、西部六个城市4064位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透过利益相关者对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评价,分析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结果显示,尽管二期行动计划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面对"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的新需求,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严峻的问题与现实困境: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财政投入依然不足,软件投入亟待改善;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离职率高、非编教师生存与发展受阻仍是队伍建设的难点;弱势群体扶助政策仍需完善。究其根本,学前教育立法缺失、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不健全、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未能切实落实、区域公共财力不均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针对地破解当前的矛盾和问题,并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是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周娜
学前教育是否应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当前社会上和学术界对此问题争议颇大。该问题是一个涉及到教育产品属性、教育权归属、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系统决策行为。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本文剖析了学前教育产品属性、学前教育权、学前教育公益性、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等相关问题,得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暂不宜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提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改革的重点在于强化政府主体作用,构建平衡国家与家庭教育权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教育产品属性 教育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丽娟 王红蕾 冀东莹 袁秋红
当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与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亟需快速有效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办性质幼儿园是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贯彻落实"央九条",不少省份适时、突破性地明确了公办性质园也是"公办园"的性质定位,并围绕其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破解。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15个省份的省级公办性质园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从性质定位、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和教师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省级公办性质园政策改革探索的特点、突破及其经验,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未来改革重点的思考,以期为我国公办性质园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汉东 李玲 赵少波
利用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了山东省2011—2050年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的数量以及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山东省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需求的影响以及资源供求差异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将对未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产生巨大需求,但山东省目前的基础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一需求不仅是迫切的、巨大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山东省面临基础教育资源短期和长期均衡配置的两难选择。建立政府主导的基础教育资源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源供给;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基础教育事业;建立省域统筹的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以应对这一要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梁文艳 王玮玮 史艳敏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焱 武欣
随着欧洲国家学前教育普及的不断推进,"可获得""付得起""有质量"的普惠性学前教育逐步成为各国发展与普及学前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政策定位。近年来,欧洲国家通过立法明确幼儿入园的权利、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重点保障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资源的"可获得";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增加免费学时的供给、对处境不利家庭幼儿提供补贴与支持等路径确保学前教育收费"付得起";通过构建保教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等措施确保学前教育的"有质量"。
关键词:
欧洲国家 学前教育 普惠性学前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严冷 冯晓霞
美国的"普及学前教育"是一场通过立法确定州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义务的运动,它强调州政府在联邦投入的基础上也应对学前教育进行投入,为希望接受学前教育的3岁和4岁幼儿提供免费、非强制的教育。本文深入剖析了"普及学前教育"的内涵和时代背景,并且系统介绍了"普及学前教育"运动之中各州的投入方式、经费来源和成果,最后讨论了这一运动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投入 入学准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公益性。明确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争取到2012年,能实现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到2015年,实现全国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的目标;到2020年,除西部少数地区外,全国能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与机制,明确"政府主导"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园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