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1)
2023(10361)
2022(8136)
2021(7470)
2020(5967)
2019(13515)
2018(13565)
2017(24058)
2016(14631)
2015(16630)
2014(16954)
2013(15403)
2012(13852)
2011(12575)
2010(12840)
2009(11538)
2008(11361)
2007(10387)
2006(9344)
2005(8873)
作者
(38866)
(32341)
(32330)
(30821)
(20486)
(15453)
(14857)
(12641)
(12368)
(11726)
(11057)
(10988)
(10435)
(10295)
(10283)
(10196)
(9994)
(9652)
(9524)
(9171)
(8447)
(7983)
(7832)
(7535)
(7344)
(7326)
(7211)
(7183)
(6512)
(6490)
学科
(46198)
经济(46122)
管理(39240)
(35011)
(28319)
企业(28319)
中国(21301)
教育(20729)
方法(16589)
(15785)
(14611)
(14541)
数学(14134)
数学方法(13964)
业经(13001)
(11827)
理论(11570)
(10844)
农业(10129)
(9803)
技术(9039)
教学(8651)
地方(8623)
体制(8617)
(8583)
银行(8554)
发展(8375)
(8371)
财务(8342)
财务管理(8320)
机构
大学(198035)
学院(195011)
(72291)
经济(70504)
研究(70185)
管理(65794)
理学(56216)
理学院(55476)
管理学(54374)
管理学院(53984)
中国(46473)
(43136)
科学(40969)
(36648)
(35477)
师范(35220)
(34964)
教育(34020)
(32564)
(31813)
研究所(31550)
中心(30387)
师范大学(28776)
财经(28142)
业大(27636)
北京(27508)
技术(25651)
(25512)
(25205)
农业(24648)
基金
项目(126784)
科学(101817)
研究(100692)
基金(88786)
(76577)
国家(75763)
科学基金(64438)
社会(62922)
社会科(59304)
社会科学(59291)
教育(55106)
(51780)
基金项目(46146)
(45121)
编号(43291)
自然(38578)
成果(38031)
自然科(37648)
自然科学(37637)
自然科学基金(37005)
资助(34449)
课题(34076)
重点(30559)
(30126)
(29455)
(28557)
(28118)
(26870)
(26735)
教育部(26690)
期刊
(82751)
经济(82751)
研究(68225)
教育(57629)
中国(53395)
(30062)
学报(29706)
(29508)
科学(26840)
管理(24953)
大学(24267)
技术(21619)
学学(21339)
农业(20017)
职业(16621)
(16379)
金融(16379)
财经(14611)
业经(13230)
经济研究(12656)
(12636)
技术教育(11272)
职业技术(11272)
职业技术教育(11272)
问题(11055)
(10558)
论坛(10558)
(10483)
(9393)
(8888)
共检索到306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景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遭遇了教育界热、企业界冷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认真倾听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诉求,积极进行学制多样化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新型工学结合学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习者获得从事一门职业的能力,然而仅靠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尚不足以形成职业能力,而单纯的工作经验积累又会带来眼界狭窄等问题,因此,职业学习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习得,又包括对工作经验的反思。知识技能学习与相关工作经验获取相结合,是当代各国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成涛  
健全的运行机制是保证事物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目前,运行机制的不健全是制约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深入发展的瓶颈,构建健全的运行机制成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运行机制的构建应从运行目标、运行动力、运行形式、运行环境和运行调控等方面着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谢登斌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的六重逻辑。动力逻辑表明,更好地服务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功能逻辑表明,应从功能的实践转换视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实现;类型逻辑表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存在学校外部多样形态和学校内部多样形态;课程逻辑强调,应建构适配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梯度性和广度性课程;衔接逻辑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应关切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制度逻辑强调,必须重视建设与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相适配的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月兰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形态经历了家传世学、学徒制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和多样化办学形态并存的过程,逐步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从实然层面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应然层面的学理性分析可以得出,多样化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形态的基本特征。多样化办学形态的存在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机制,需要从理念、资金和制度等角度加以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敏  
工学结合是促进职教发展的根本机制,实施工学结合,促进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共赢,才能推进职教健康发展。本文从当今校企合作实际出发,提出促进企业及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和措施,以供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  何杨勇  
从制度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进行反思,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实现个体、国家和企业三者利益的均衡;对科技的片面理解和利用才是造成企业低技术均衡的根本原因;高职院校在观念上要调整原来标准划一、线性逻辑和适应论的思路,在实践上要从经费投入、实训管理和师资发展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秋晨  徐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多样化,体现在形式和分类的多样化,涉及到办学主体、学校性质、名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四个分类标准;以及构建贯通路径的多样化,包括双向选择式贯通路径和进阶选择式贯通路径。对欧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多样特征的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形式和分类的多样化,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体系;而中等职业教育在构建贯通路径多样化时,要重点考虑普职融合问题,同时要和高等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刘晓梅  
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制度体系设计,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工学结合教学制度特点及功能性分析,结合教学制度、组织体系的构建研究,提出"平台—制度—教学—师资—学生"的工学结合教学制度"五要素"以及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并就制度体系运行进行了途径分析与研究,从而为提升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崇高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打破了传统职业学校教育的概念,冲破了原有区域、领域、体制和机制等方面限制。随着时代发展,现有的制度框架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需要,制度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这一建设的核心问题可归结为四个方面:确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宏观管理体制、规范职业教育集团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提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保障条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军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不少具体的结合方式。但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开展,要取决于诸多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耕夫  李栋学  
工学结合涉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是两个具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要实现两者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相对性统一,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解读,对我国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嘉炜  
在德国,普通教育学制与职业教育学制是两个相互连通衔接的学制系统。1969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地位以《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形式予以确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制度。德国通过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1969年以立法形式,开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元制"模式,为二战后一片废墟的德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欧盟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打开招生通道,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职业教育被长期诟病的"断头教育""低层次教育"的问题,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并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当前工作的重心,一是加强试点,推行多种形式技能考试办法,见图7-8;二是扩大职业教育上位学校对下位学校的招生比例,实行贯通培养,见图7-9;三是实现学分积累与转换,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见图7-1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雪怡  
在《试论形势下职业教育课程类型和课程改革模式的多样化》一文中,作者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影响,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应扩展为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并对这两类教育的课程进行了论述。作者提出的观点,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