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4)
- 2023(11901)
- 2022(9967)
- 2021(9398)
- 2020(7470)
- 2019(17006)
- 2018(16923)
- 2017(30496)
- 2016(17595)
- 2015(19872)
- 2014(19953)
- 2013(18335)
- 2012(16627)
- 2011(15062)
- 2010(15402)
- 2009(14219)
- 2008(13910)
- 2007(12775)
- 2006(11452)
- 2005(10696)
- 学科
- 管理(49268)
- 济(48164)
- 经济(48068)
- 业(42187)
- 企(36646)
- 企业(36646)
- 制(23305)
- 教育(23129)
- 中国(21925)
- 银(20352)
- 银行(20207)
- 行(18843)
- 财(18648)
- 方法(17337)
- 理论(15782)
- 农(15447)
- 业经(13867)
- 数学(13762)
- 数学方法(13518)
- 融(13291)
- 金融(13287)
- 度(13187)
- 制度(13182)
- 体(12428)
- 教学(12413)
- 学(11680)
- 务(11570)
- 财务(11538)
- 财务管理(11500)
- 企业财务(10828)
- 机构
- 大学(227228)
- 学院(226459)
- 济(81146)
- 经济(78876)
- 管理(77286)
- 研究(74729)
- 理学(64520)
- 理学院(63708)
- 管理学(62507)
- 管理学院(62023)
- 中国(58490)
- 京(48894)
- 财(45528)
- 科学(41322)
- 范(39156)
- 师范(38875)
- 江(38629)
- 所(35953)
- 教育(35843)
- 中心(35065)
- 财经(34542)
- 研究所(31687)
- 北京(31384)
- 师范大学(31255)
- 州(31129)
- 经(31122)
- 农(31098)
- 技术(29241)
- 职业(27458)
- 业大(27305)
- 基金
- 项目(139220)
- 研究(115278)
- 科学(110421)
- 基金(95360)
- 家(79943)
- 国家(79059)
- 社会(69711)
- 科学基金(68105)
- 社会科(65649)
- 社会科学(65635)
- 教育(62392)
- 省(57272)
- 编号(51414)
- 基金项目(48726)
- 划(48678)
- 成果(45601)
- 自然(39938)
- 课题(39223)
- 自然科(38994)
- 自然科学(38986)
- 自然科学基金(38268)
- 资助(38022)
- 年(34031)
- 重点(32974)
- 制(32650)
- 部(32373)
- 性(31727)
- 项目编号(31418)
- 发(30636)
- 创(30572)
- 期刊
- 济(97046)
- 经济(97046)
- 研究(83592)
- 教育(65776)
- 中国(61550)
- 财(38587)
- 融(34313)
- 金融(34313)
- 管理(30415)
- 农(29720)
- 学报(29420)
- 科学(26495)
- 大学(24394)
- 技术(24164)
- 学学(21043)
- 职业(18569)
- 农业(18269)
- 财经(17896)
- 业经(16956)
- 经(15403)
- 经济研究(14688)
- 坛(12887)
- 论坛(12887)
- 技术教育(12033)
- 职业技术(12033)
- 职业技术教育(12033)
- 问题(11603)
- 发(11035)
- 财会(10907)
- 图书(10906)
共检索到372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晋 韩彩芹
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育管理机制。学分银行具有方便、可行的优点,有助于避免学习者重复学习,调动学习者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者受教育程度,增强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激励相容度,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有助于区域内类型相同、级别相似的教育机构间的分工合作,及时沟通信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把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降到最小;有助于政府对继续教育质量的统筹管理,促进合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适度刺激各办学机构之间的良性发展,使有限的继续教育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
学分银行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王心薇
"关怀"作为个体丰富人性和完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向度。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培训,更重视其内在精神境界的终极关怀,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实现教育目标多样化。在对关怀教育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关怀教育理论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从关怀教育的角度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关怀教育理论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达奇 刘一 周中华
信息化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完善终身化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剖析了信息化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试图从科学确立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强化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共建高水平网络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构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信息化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志国
高校继续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应当以学生发展的实践性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上加强教学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以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的创新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还应主动开展相关的校企合作,充分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保障继续教育学院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
高校 教学实践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武丽娜
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是人才得以发展的基础,各种生态因子构成了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需要对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生态因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因子及其作用特征,希望对改善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环境有所启发。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生态因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武丽娜
人才培养对学生、学校、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作为普通教育的延伸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更为复杂。本文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中,首先介绍了生态学理论的内涵,然后从生态学视角探讨了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原则,最后提出了生态学理论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对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学理论 高校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武丽娜
环境对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并不和谐,在人才与社会的供求方面、政策环境、人才整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着手分析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指出在环境主体、社会环境、规范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改善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生态环境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光 武丽娜
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生态位理论和谐共生的宗旨不谋而合。本文将生态位理论与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相结合,从生态位理论的内涵和理论成果出发,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位,提出了生态位视角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及相应思考。
关键词:
生态位 高校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宏志 尹永田
"西医学习中医"(以下简称"西学中")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院校合作、医教协同,对综合医院或中医医院的西医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可以培养一批具备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熟练掌握中西医基本技能,较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诊疗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本文在回顾"西学中"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西学中"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山东省"西学中"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出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基于协同创新的"西学中"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实践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利红 郑莉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社会从业人员到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商务英语,但目前很多继续教育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还不太完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滞后于社会需求。文章在总结国内外继续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成人教育的独特性,提出在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我国终身教育系统的核心单元。探究全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是实现我国继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学分银行作为一种较为成熟且优异的管理机制,在国外得到了充分实践。我们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学分制运行中积累的优质实践经验,建立健全学分银行的标准机制、学分认证机制以及"存—贷—换"的学分联动机制。
关键词:
国际比较 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志同 高小军 刘少伟
网络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现代远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行业性高校而言,要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就要对接行业企业人才发展需求。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积极服务石油石化行业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与机遇,并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
行业需求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忠海
以应用型人才概念界定为逻辑起点,阐明了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培养意义,指出高等继续教育改革必要性,并在论述高等继续教育改革必须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继续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思路,以及高校继续教育院(校)迎接挑战的举措。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高等继续教育 遵循规律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与其他高校相比,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性,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也有着其特殊性。文章在阐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继而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统筹规划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师继续教育、加大教师继续教育中对应行业的职业性素养内容和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深入企业的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等改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培养目标 教师继续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琬婷 赵亮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高校继续教育坚持的创收教育发展模式及趋同化办学体系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生际、类际、校际、区域趋同等现象。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建立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式、评价体系及培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