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1)
2023(8606)
2022(7415)
2021(7095)
2020(6041)
2019(13978)
2018(13740)
2017(27092)
2016(14310)
2015(16157)
2014(15777)
2013(15232)
2012(13957)
2011(12219)
2010(11955)
2009(10776)
2008(10168)
2007(8544)
2006(7345)
2005(6501)
作者
(36016)
(30102)
(29707)
(28681)
(19146)
(14343)
(13794)
(11714)
(11671)
(10555)
(10435)
(10044)
(9477)
(9314)
(9233)
(9076)
(8897)
(8716)
(8664)
(8624)
(7336)
(7230)
(7011)
(6874)
(6854)
(6811)
(6619)
(6517)
(5911)
(5844)
学科
(55208)
经济(55135)
管理(39738)
(37958)
(31753)
企业(31753)
方法(29703)
数学(26626)
数学方法(26258)
(19440)
银行(19294)
(18012)
(17425)
(15770)
中国(14222)
(13790)
金融(13789)
(13513)
(11493)
贸易(11481)
业经(11264)
(11245)
(10734)
制度(10721)
业务(10125)
(9967)
财务(9931)
财务管理(9909)
地方(9626)
企业财务(9436)
机构
大学(186294)
学院(183937)
(80877)
经济(79406)
管理(76906)
理学(66279)
理学院(65719)
管理学(64748)
管理学院(64389)
研究(55450)
中国(50722)
(39246)
(37159)
财经(31540)
中心(29572)
科学(29172)
(28963)
(27321)
经济学(26039)
(25714)
(24336)
财经大学(24132)
(23832)
业大(23831)
经济学院(23762)
银行(22910)
北京(22575)
(21950)
研究所(21928)
(21903)
基金
项目(127509)
科学(102693)
基金(96139)
研究(95432)
(81754)
国家(81113)
科学基金(72281)
社会(62905)
社会科(59945)
社会科学(59931)
基金项目(50757)
(47944)
自然(46234)
自然科(45227)
自然科学(45217)
教育(45103)
自然科学基金(44403)
(40616)
资助(39447)
编号(37723)
(29920)
成果(29815)
重点(28368)
(27374)
国家社会(26853)
教育部(26834)
(26541)
人文(26176)
创新(25608)
大学(25292)
期刊
(79250)
经济(79250)
研究(56771)
(33650)
金融(33650)
中国(32557)
(30822)
管理(27869)
学报(22856)
科学(22169)
(22147)
大学(19215)
教育(18086)
学学(17964)
技术(16955)
财经(15877)
(13515)
农业(13402)
经济研究(12494)
业经(11924)
国际(11291)
问题(11166)
理论(10732)
(10565)
实践(9929)
(9929)
技术经济(8527)
财会(8461)
世界(8390)
图书(8274)
共检索到27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欣  赵华  
建设学分银行,搭建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教育"立交桥",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共识与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分银行的建设并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约束,而是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委托中进行,于是学分银行建设陷入缺乏法律授权、机构重叠、资源浪费、公信力欠缺等困境。那么,立法为何对于学分银行建设至关重要,缺失法律授权的学分银行又将遭遇怎样的问题与困境,无法律授权获取的文凭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又在哪里?本文基于国际经验以及对本土实践的分析,对学分银行的立法与运作内容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欣、赵华在《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中撰文,阐述了学分银行立法在国际上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并对学分银行的立法与运作内容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还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令群  
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局部实践层面,对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指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呈现出一种上冷下热、上慢下快、实践探索先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状况,并提出了当前学分银行发展的三大困境:标准的公认性、认证的合法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结合国家相关管理制度和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破局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分银行商业银行运营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铭香  乐传永  
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必要途径,然而其评价体系却存在"科学评价滞后"的瓶颈问题亟待突破;而"学分银行"具备"开放性、公平性、终身性、服务性"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学分互认"和"学分转化",可促进成人教育中"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的沟通和衔接,进而可以完善成人教育认证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卫新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保险成为国际金融界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文章依据国际经验,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保险公司或银行联合经营的商业策略;接下来又从三个角度分别考察了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并对成功银行保险的四大关键因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花旗集团剥离保险业务并不意味着国际银行保险的基本经验已经过时,而是彰显了在银行保险取得成功的难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并通过立法手段将这些政策法制化、规范化、长期化。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应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法进程,并确保法律满足与制度供给相统一、与政策体系相衔接、与战略规划相呼应、与党内规章相协调等四点要求。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还需要合理选择立法时机与模式,科学设定法律调整内容,健全完善其他涉农法律,推进法律政策规划统筹整合,以法律形式压实主体责任,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裕春  
由于银行并购带来了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对银行并购行为及监管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文章从我国银行并购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现状和立法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着手,对我国银行并购立法完善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岷峰  潘晓惠  
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国商业银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声誉风险管理理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探寻声誉风险管理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启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晶晶  孙耀庭  慈龙玉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三大理念的传播,学分银行成为研究者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然而,学分银行实践并非一帆风顺。学分认定主体不清、学分累积能力不济、学分转换需求不足成为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困境。而大包大揽的行政化思维是学分银行实施困境症结所在。要解决以上困境,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随着我国公共管理改革、政府转型以及社会治理工作的推进,协同治理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关注的焦点,也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探索路径。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本文重新审视学分银行定位、忖量学分银行功能、理解学分银行需求、定义学分银行业务、梳理学分银行流程。本文认为学分银行要摒弃传统大包大揽的行政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钧  
学分银行是开放教育界正在热议和积极筹备中的一个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学分银行的构建和推进并不顺畅。本文综合了目前有关学分银行的观点和做法,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几点思考和意见,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相关人士的重视,从而使学分银行的决策和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 学分银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学分银行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本报告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梳理了我国建设学分银行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上海建设学分银行是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接着,以上海为案例,分析了上海建设学分银行已有的基础、基本构想和现阶段目标,包括上海学分银行的目标定位、基本功能和重点建设内容;最后,对学分银行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一些涉及教育理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韶华  
在我国,"学习银行"的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吸取别国的成功经验,反思别国的不足之外,将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研究"学分银行",加强科学的预见性。本文试图分析研究韩国"学分银行"的负向功能,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学分银行",并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鲁云霞  陆剑雄  冯熙麟  王洪新  
本文阐述了"学分银行"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分银行"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和运行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体制机制、学分认定及转换、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的设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伟远  谢青松  
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之间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虽然我国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已经有10多年了,但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不尽人意。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出台,破解了我国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建设中长期遇到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提供了制度保障,破解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难以融通的难题;二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序列的纵向衔接提供了制度保障,破解了职业教育系统缺乏上升通道的难题;三是新《职业教育法》为各级各类教育的资历等级维度提供了标准,破解了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维度设立的难题;四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行业企业全面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破解了资历框架下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岗位要求脱节的难题;五是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培训机构设立提供了质量要求,破解了资历框架下学习成果认证的范围和方法的难题;六是新《职业教育法》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境外学习成果互认提供了制度保障,对我国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提出了国际化要求。我国将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有效地推动基于资历框架标准和学习成果认证基础上的学分银行建设的全面开展和有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冬喆  吴遵民  赵华  
建设学分银行,沟通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实现围绕个体一生提供终身教育机会的理念,已经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政策导向与基本共识。在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也同样呈现出了积极创建的景象,但一哄而起、跑马圈地式的态势,亦使学分银行建设陷入了设置重叠、资源浪费的困境。为保证学分银行建设的良性发展,汲取与借鉴当代国际学分银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部分国家及国际组织在学分银行建设与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并通过比较研究对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期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具体而客观的经验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