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30)
2023(19010)
2022(16053)
2021(14917)
2020(12227)
2019(28223)
2018(27687)
2017(53570)
2016(28867)
2015(32572)
2014(32443)
2013(31970)
2012(29770)
2011(26953)
2010(27421)
2009(25726)
2008(24872)
2007(22355)
2006(20064)
2005(18400)
作者
(83402)
(68979)
(68648)
(65224)
(44085)
(33097)
(31299)
(26750)
(26555)
(24925)
(23736)
(23601)
(21993)
(21950)
(21577)
(21429)
(20344)
(20062)
(19931)
(19861)
(17398)
(16924)
(16792)
(15719)
(15579)
(15492)
(15448)
(15372)
(13983)
(13599)
学科
(119360)
经济(119198)
管理(85311)
(81951)
(68041)
企业(68041)
方法(50225)
数学(43237)
数学方法(42698)
中国(38601)
(35676)
银行(35529)
(33885)
(33050)
(32827)
金融(32823)
(32647)
(32198)
地方(29295)
业经(28255)
(23517)
农业(21904)
(20975)
(20895)
财务(20890)
贸易(20871)
财务管理(20843)
(20184)
企业财务(19913)
理论(19858)
机构
大学(409654)
学院(408255)
(166326)
经济(162553)
管理(158243)
研究(139162)
理学(134851)
理学院(133358)
管理学(131144)
管理学院(130400)
中国(114645)
(88314)
科学(82382)
(82370)
(69449)
中心(65021)
(64909)
财经(64289)
(62524)
研究所(62385)
(58249)
业大(57495)
北京(56647)
(53673)
师范(53181)
(51335)
经济学(51098)
(50443)
农业(50345)
财经大学(47758)
基金
项目(268373)
科学(211328)
研究(200204)
基金(193941)
(167150)
国家(165682)
科学基金(142880)
社会(126389)
社会科(119876)
社会科学(119847)
(104967)
基金项目(101687)
教育(92390)
自然(90774)
自然科(88609)
自然科学(88593)
(87781)
自然科学基金(86990)
编号(82202)
资助(80779)
成果(68196)
重点(59943)
(59643)
(59481)
课题(57657)
(55656)
创新(51918)
国家社会(51863)
(51621)
教育部(51575)
期刊
(188616)
经济(188616)
研究(130208)
中国(87773)
(63335)
学报(61190)
(60604)
金融(60604)
(60188)
管理(60044)
科学(56481)
教育(49340)
大学(47407)
学学(44359)
农业(39490)
技术(35504)
财经(32514)
业经(30605)
经济研究(29637)
(27660)
问题(24201)
理论(21282)
图书(20317)
(19549)
技术经济(19418)
实践(19313)
(19313)
现代(18466)
科技(18450)
(18400)
共检索到635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光凯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建设和完善学分银行的运作机制,对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分银行内涵和建设困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找准课证融通与学分银行建设发展的契合点,分析梳理“课证融通”机制建立的若干模式,旨在解决学分银行建设中如何有效实现学习成果互认、学分认定与转换的难点,并提出了基于“课证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实施的技术要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国锋  黄春阳  糜沛纹  李国帅  李元正  
课证融通的课程属于学历证书的一部分,课证融通是书证融通的一环。"课证融通"视野下的课程开发路径,是从"工作场"中选择课程内容:以证书标准与岗位标准工作任务为内容范围,以岗位职业能力与证书职业能力要求为内容深度,以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内容维度;根据"学习场"组织内容:以岗位行动领域与证书工作领域为参考,将工作任务集合转换为学习领域,对素养、知识与技能组成的学习任务进行重构以形成学习情境。"课证融通"视野下的课程考核方案采取"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方式,终结性考核内容为"素养+理论+实操",过程性考核内容为学习情境完成度评价,考核成绩应能相互转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婷  
课证融通是将“1+X”证书的课程标准和内容视情况加入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去,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对接。课证融通的推行,可以使职业院校、企业、学生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达到共赢的局面。高职《管理会计》进行课证融通势在必行,可以通过改革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改革评价方式这些方面的开展,进行课证融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燕珊珊  
职业学校推进岗课赛证融通,需找着力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从实现层面上构建以“岗”促教的实践教学机制,以“课”促改的“三教”改革机制,以“赛”促学的学习激励机制和以“证”促训的人才评价机制。从推进层面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重构课程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三教”改革;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以职业技能证书为落脚点,构建育训并举的人才体制;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一体化设计为突破点,促进多要素的全方位、全过程融合,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复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茜  
文章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双证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首先介绍学分银行的概念和意义,指出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探索基于“双证融通”的学分银行建设,分析“双证融通”概念,进而提出学分银行建设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峰  郭炳南  
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目的是要在文化、旅游和商业间实现以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产业链共荣的产业发展格局。文章在相关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从三大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可以通过挖掘城市的文化、商贸、旅游三类资源,构建文化集聚区、旅游集聚区、商业集聚区和大型城市综合体四种融合发展的路径或平台。具体到某一特定的城市,以无锡为例,提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三大具体对策:深挖运河文明,打造滨河线性文旅商集聚区;激活商埠文化,打造基于城市空间优化的面状文旅商集聚区;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湖湾型生态旅游城郊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换  章牧  
现实背景下,特色小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旅融合为基调的特色小镇发展方兴未艾。本文以甘坑客家小镇为例,结合消费者感知从文化符号、开发模式和路径依赖三个层次进行理论梳理,尝试提出特色小镇以文促旅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文旅融合重在以地方文化为中心;第二,文化视觉化增强文化认同感;第三,塑造IP文化形象改善旅游体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关东  问清泓  
职普分流是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的产物,关系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分层管理密切相关。由于我国职普分流机制和手段的僵化和落后,导致职普分流的本意逐渐异化。教育部门强力维系职普比大体相当,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缺乏显现,导致分流焦虑现象蔓延,进而加剧初中学段教育内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职普融通替代分流,有利于保证教育个性,满足大国工匠需求,实现教育公平愿景。职普融通首先强调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必须保证职普之间的实质平等;其次,在职普融合上寻找二者的“中间道路”,丰富高职学段层次,促进职普优势互补;第三,在职普流通上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实现学生职普选择的机会自由,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与劳动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性""学徒性"的核心意蕴,昭示着"岗课融通"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纽带。但是,当下现代学徒制在实施中客观存在着"现代性"不足、"融通性"不够、"学徒性"不强等症结。要进一步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需要校企共同开发"岗课融通"的课程体系、组建"岗课融通"的师资结构以及打造"岗课融通"的实施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昊  
开放银行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金融科技新业态。在运作中除监管机构外,还需充分平衡银行机构、第三方机构、金融消费者等主体间的责权义关系。英国作为开放银行先行者,从实际效果看,开放银行在推动完善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部分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近半数中小微企业持怀疑态度、客户授权程序繁琐等。为稳妥促进开放银行发展,我国可以考虑首先以中小企业数据为共享重点,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出开放银行,并做好标准制定、中小企业保护等方面的顶层设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修华  彭建刚  
社区银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经营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社区银行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正确的市场定位、明晰的产权结构、强力的政策扶持以及有序的金融监管。从经济学上看,这一模式的存在是源于金融专业化分工的客观要求、在特定的领域拥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社区银行体系能够弱化我国经济发展中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结合我国国情,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包括:改造现存的部分地方中小银行,由民营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将民间金融组织引导规范成社区银行。此外,社区银行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成海  刘文渊  
晋西农村实质脱贫及其经济发展必须依托其自身特色资源为基础,注重生态平衡性、产业融合性和经济发展系统性,这是增强山地经济内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晋西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92%,是典型的山地经济,因此,系统分析晋西山地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有利于促进晋西老区的实质性脱贫,真正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咏   王宇譞  
乡村产业融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能起到促进乡村产业创新及农民增收、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较差、融合主体带动力较弱、产业融合层次较低、融合人才匮乏等问题,未来要对乡村产业融合环境进行优化、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带动力、深化农村产业融合程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薛鸿健  
过去15年来,由资产服务与证券化交易、投资银行与保险业务和其他运营性服务构成的附加非利息收入使得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得以实现阶梯式的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质上来源于所提供的账户、交易、信用与混业服务。本文提出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路径应为立足账户服务、发展交易服务、推动信用服务、关注混业服务。笔者认为该路径的实现在于构建有效的领导、形成梯次发展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的创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安志龙  马丽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于提升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助推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构建,深化专业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有着积极作用。针对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证书衔接不紧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证书标准融合度不高、专业课证融通教学资源缺乏、专业课证融通有效渠道不健全、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有待优化等问题,提出了城轨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证赛融通学分银行建设路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路径、课证融通教学资源建设路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路径,结合建设路径提出了课证融通专业实训教学基地、课证融通技能评价平台、课证融通立体化教学资源、高素质高技能双师教学团队、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