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2)
2023(11866)
2022(10158)
2021(9136)
2020(7830)
2019(18072)
2018(17725)
2017(33971)
2016(18878)
2015(21769)
2014(22222)
2013(21916)
2012(20550)
2011(18642)
2010(18923)
2009(17714)
2008(17950)
2007(16476)
2006(14133)
2005(12899)
作者
(55718)
(46881)
(46630)
(44670)
(29871)
(22479)
(21461)
(18180)
(17604)
(16931)
(15867)
(15808)
(14987)
(14862)
(14710)
(14567)
(14483)
(13720)
(13718)
(13594)
(11780)
(11581)
(11384)
(10606)
(10576)
(10551)
(10523)
(10469)
(9461)
(9279)
学科
(80398)
经济(80278)
管理(62081)
(56976)
(47642)
企业(47642)
方法(40029)
数学(35611)
数学方法(35285)
(26184)
(21127)
中国(20474)
(20072)
业经(17027)
(16803)
财务(16763)
财务管理(16707)
企业财务(15895)
(15338)
贸易(15327)
(15115)
(14890)
地方(14582)
农业(13764)
(13591)
银行(13560)
(13213)
(12982)
金融(12978)
(12803)
机构
大学(281153)
学院(279943)
(116155)
经济(113619)
管理(107025)
理学(91766)
理学院(90777)
研究(89733)
管理学(89349)
管理学院(88810)
中国(69464)
(58744)
(58191)
科学(53120)
财经(45969)
(45583)
(45304)
(44324)
中心(42671)
(41480)
研究所(40375)
业大(40172)
经济学(36841)
北京(36483)
农业(35797)
(35070)
(34762)
师范(34695)
财经大学(33911)
经济学院(33518)
基金
项目(180126)
科学(141494)
研究(133007)
基金(130779)
(112846)
国家(111902)
科学基金(96065)
社会(84555)
社会科(80210)
社会科学(80187)
(70679)
基金项目(68937)
教育(63224)
自然(61120)
自然科(59673)
自然科学(59656)
(58990)
自然科学基金(58636)
编号(54497)
资助(54269)
成果(45390)
(41237)
重点(40698)
课题(38160)
(37937)
(37331)
(37300)
教育部(35823)
国家社会(35041)
创新(34967)
期刊
(128213)
经济(128213)
研究(83406)
中国(56787)
(49289)
学报(42514)
(40500)
管理(38400)
科学(37868)
大学(32558)
教育(31466)
学学(30509)
(27497)
金融(27497)
农业(26354)
技术(25219)
财经(23861)
业经(20629)
经济研究(20373)
(20370)
问题(17282)
(14320)
(14311)
技术经济(14246)
理论(13770)
统计(13770)
财会(13657)
(13581)
商业(13112)
图书(12662)
共检索到419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敏  邓毅  
学分互认难以顺利实施,主要原因是学分质量差异性大、认同度低。本文试图对学分质量的评估体系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追求学分、质量欠佳、内容单一、消极被动、流于形式、缺乏配套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管理层面、评估层面、课程体系层面、师资层面、考核层面等重点探讨提高学分质量的整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曙雯  周淑芬  
学分互认是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活力彰显的表现。我国的学分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需建立适合国情、规范合理的学分互认系统。文章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高职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建设的可行性。然后阐述了高职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辅修专业培养合作、跨校选课、课程免修、学生校际交流。接着论述了高职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多;课程类型相对单一,可选范围比较小;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范围有待扩大;尚未形成完善的硬性选择、认可机制。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高职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  周玉泉  张劲柏  张平  
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发,均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为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与研究提供了可能,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和终身学习的要求,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受众的需求。在实践中,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为载体剖析专业课程的学分互认机制,通过比较江苏省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专升本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升本学分互认、普通专业学生专升本学分互认、专升硕学分互认进行分析。本文从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学分互认制度的内涵、现状,分析深层次原因,对学分互认制度机制的渠道分析、一般规则及方法等维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曦萌  
本文根据2004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在对宏观政策解读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我国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构建有效的学分互认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珂  
中东国家在吸引国外高校来本国兴办跨境大学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展,并针对这类大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质量保证制度。以卡塔尔和阿联酋为例,两个国家都以政府主导的质量保证组织作为对跨境大学进行质量保证的主体,制定了以一致性为本的质量标准,建立了以评估为基础的许可程序。这对我国中外合作大学质量保证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兴良  刘丹  
从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现状来看,主要是相同层次或低层次(专科)认定高层次(本科)课程学分的比较多,且认证的课程多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本文以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本科同质课程为例,对两类不同教育层次之间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方法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涛  冷士良  
依据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聚焦发挥多元主体作用、质量监控的及时性与可靠性、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等问题,构建了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包括质量标准体系、质量保证组织体系、质量保证制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质量改进体系等。从完善组织与制度、优化管理系统、开展诊断与改进和打造质量文化4个方面介绍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禹潞  
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学分互认机制是学分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活力的重要指标。在阐述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实现共享的实施方法,提出基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传才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是用于保障旅游者权益的专用款项。它对保证旅游质量、减少旅游纠纷、降低交易风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保证金制度设计的缺陷,致其功能远未充分彰显。本文从保证金制度的性质及功能出发,分析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的重构措施和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利兵  阚阅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雪  邓毅  
学分银行的建设一直是与终身教育体制联系在一起的。随着韩国、英国、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相继成立学分银行以实现学分互认和相互转化,我国紧跟着时代步伐,积极地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难题。希望通过借鉴欧洲学分互认与转换机制(ECTS),对我国解决学分银行的难题有所启发,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主要是从结构和功能两个角度来分析欧洲学分制转换系统(ECTS),最后总结归纳出对我国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令群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是一家面向全国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服务的新型教育服务机构,也是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执行主体之一。质量是学分银行树立公信力的坚强基石,是学分银行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在进入全面落地实操的阶段后,逐步建立起一套内部和外部相结合、动态调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就成为当前学分银行建设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试从为什么建(意义和目的)、谁来建(建设主体)、怎么建(建设原则)、建成什么样、怎么运行(保证体系构架及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初步阐述,并对其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绍慰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有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住宅质量问题,但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高素质人才短缺、短期性思维严重及外部环境不宽松等因素还长期困扰着我国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发展。为此,需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试行强制性保险并切实优化经营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