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
- 2023(11)
- 2022(12)
- 2021(17)
- 2020(16)
- 2019(19)
- 2018(17)
- 2017(36)
- 2016(13)
- 2015(23)
- 2014(16)
- 2013(21)
- 2012(21)
- 2011(18)
- 2010(18)
- 2009(15)
- 2008(14)
- 2007(12)
- 2006(11)
- 2005(10)
- 学科
- 学(89)
- 济(66)
- 经济(66)
- 教学(52)
- 经济学(34)
- 学法(28)
- 教学法(28)
- 理论(24)
- 水产(21)
- 方法(17)
- 中国(16)
- 动物(16)
- 动物学(16)
- 学理(15)
- 学理论(15)
- 数学(15)
- 数学方法(15)
- 计算(15)
- 机化(14)
- 算机(14)
- 计算机(14)
- 书馆(13)
- 图书(13)
- 图书馆(13)
- 教育(13)
- 计算机化(13)
- 管理(12)
- 组织(12)
- 和(11)
- 政治(11)
- 机构
- 大学(282)
- 学院(240)
- 研究(106)
- 济(102)
- 经济(101)
- 科学(83)
- 中国(65)
- 管理(63)
- 京(56)
- 范(53)
- 中心(52)
- 理学(52)
- 师范(51)
- 农(50)
- 理学院(50)
- 管理学(50)
- 经济学(50)
- 管理学院(49)
- 经济学院(47)
- 江(46)
- 所(44)
- 研究所(44)
- 财(44)
- 师范大学(40)
- 教育(40)
- 农业(39)
- 研究中心(38)
- 院(38)
- 财经(37)
- 经(36)
共检索到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晞
李华伟博士是成就卓然、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管理者,此乃公论、定评,杨阳女士的这本《书籍殿堂的智者》和同时出版的煌煌大作《李华伟文集》就足以说明。但是对我们这一代图书馆学人来说,李博士首先是国际图书馆的学术使者。改革开放,国门洞开,李博士是步入国门的图书馆界第一人,也是手牵手引领我们走向世界的带路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尧根
三年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时期刮起的虚报成绩的浮夸风,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重大损失至今记忆犹新。不知从何时开始,又刮起了一股瞒报、虚报之风,在某些企业,其瞒报数字之大、瞒报行为之惯常,令笔者膛目结舌。尽管各企业情况不同,瞒报的方式各异,然瞒报的目的却甚为类同。其表现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铁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铿
《灾害统计学》序言贺铿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许飞琼同志约我为她的新著《灾害统计学》写序言。我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因为我认为这是一本很有现实意义的学术著作。许飞琼同志198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十余年来,她在统计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钱存训
裘开明先生是美国东亚图书馆早期发展中的一位启蒙大师和领袖人物。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西方的图书馆管理方法与中国传统目录学的知识相结合,处理美国图书馆中收藏的中日文资料,并辅导师生的教学和研究。他创建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成为西方汉学研究的宝库。《裘开明图书馆学论文选集》由程焕文教授编辑。读者可以从书中获得图书处理技术方面的指导,同时可以领略到前辈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乃武 田子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以准确理解、把握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为前提。卫兴华教授的《走进马克思经济学殿堂》一书(以下简称《殿堂》,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明瑜
创造性的探索《信息产业经济学论纲》─书序言吴明瑜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体现为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以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润好
文章以29种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译著的序言为材料,探究译者在引介外国图书馆学著作时的翻译动机、策略和方法,梳理译者与作者、读者以及其他图书馆学人所形成的交流圈。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外国图书馆学著作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交流圈,且译者的主体地位凸显,他们对国外图书馆学观念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学译著 序言 翻译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余姣
《现时中文图书馆学书籍评》可能是刘国钧的唯一一篇书评。本文分析了该书评的时代背景,内容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认为应加强我国图书馆学书评研究,希望有更多类似该篇书评的佳篇问世。
关键词:
刘国钧 书评 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笛庐
日本书志学会会刊《书志学》创刊于1933年,1985年停刊,横跨整个昭和时代,记录了日本的汉籍整理探索轨迹。《书志学》杂志的主编与供稿者为长泽规矩也,该杂志与长泽可谓互相影响、互相成就。通过勾勒该杂志的发展,既能深入了解长泽规矩也的汉籍整理思想,亦能知晓昭和时期的学者对汉籍整理事业所做出的思考与努力。
关键词:
书志学 长泽规矩也 日本汉籍 目录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课堂是实现学校内部公平的重要场所。课堂公平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赋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均等的机会和底线的教育资源,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个性化发展。课堂公平包括三个层面:平等性公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差异性公平: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发展性公平:全面合格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英
"问学"课堂的教学构想是改变以教师规划为中心、见解为中心、讲授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做到"学"与"问"联动,"学"与"问"相济,以问促学,以问促思,还学生学习主体者地位,让课堂彰显人性的光辉,焕发生命的活力。一、"问学"课堂内涵阐释"问学"课堂以学的课堂为大背景,鼓励学生善学好问,旨在通过问充分点燃学生内在研究热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有效互动中积极思维,努力探索,顺利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雁
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史上,早年来华服务的美国图书馆学家克乃文(Herry Clemons)和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通过纪念克乃文在金陵大学首开“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了我国早期图书馆学家在业务人才培养和图书馆事业方面的贡献,比较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与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热切呼吁了以“读者为本,书籍至上;学贯古今,术通中西”为精神特征的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教育传统的回归。
关键词:
克乃文 图书馆学课程 100周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雁
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史上,早年来华服务的美国图书馆学家克乃文(Herry C lemons)和韦棣华(Mary E lizabethW ood)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通过纪念克乃文在金陵大学首开“图书馆学”课程,回顾了我国早期图书馆学家在业务人才培养和图书馆事业方面的贡献,比较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与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热切呼吁了以“读者为本,书籍至上;学贯古今,术通中西”为精神特征的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教育传统的回归。
关键词:
克乃文 图书馆学课程 100周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寄窗
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自本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马克·韦伯在其《经济与社会》等论著中加以阐扬以来,在正统经济学界并未引起多大注意。这主要由于那时及稍后的经济学家们正致力于微观和静态的理论阐述,而1929年经济大恐慌又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就业问题的研究,无暇考虑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直到六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其《由教育所形成的资本》一文中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后又不断有此类论著发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