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1)
2023(9097)
2022(7407)
2021(7275)
2020(5935)
2019(13329)
2018(12989)
2017(22761)
2016(12506)
2015(13711)
2014(12993)
2013(11806)
2012(10787)
2011(9731)
2010(9944)
2009(8909)
2008(8563)
2007(7725)
2006(6781)
2005(6074)
作者
(30483)
(25397)
(25288)
(24072)
(16245)
(12156)
(11472)
(9952)
(9694)
(9107)
(8588)
(8524)
(8190)
(7994)
(7915)
(7763)
(7608)
(7452)
(7427)
(7362)
(6590)
(6101)
(5979)
(5959)
(5849)
(5645)
(5603)
(5590)
(5169)
(5105)
学科
(35863)
经济(35828)
管理(33905)
(32925)
(29590)
企业(29590)
教育(20758)
中国(17844)
技术(16451)
(13483)
理论(12391)
技术管理(11674)
方法(11401)
(9887)
业经(9696)
(9545)
教学(8557)
数学(8340)
数学方法(8120)
(7380)
地方(6795)
(6508)
(6489)
银行(6486)
农业(6430)
研究(6402)
(6270)
(6248)
(6190)
(6174)
机构
大学(161252)
学院(155075)
研究(56656)
(55839)
管理(55406)
经济(54564)
理学(47516)
理学院(46890)
管理学(46003)
管理学院(45633)
中国(36002)
(35027)
科学(32571)
教育(31893)
(30975)
师范(30801)
(26787)
(26786)
(25460)
师范大学(25364)
中心(24406)
研究所(24287)
北京(22836)
(21221)
技术(20918)
财经(20917)
(19818)
(19623)
业大(19439)
(19106)
基金
项目(103713)
研究(85217)
科学(84362)
基金(71766)
(61723)
国家(61033)
社会(52868)
科学基金(52556)
社会科(49842)
社会科学(49833)
教育(46838)
(42610)
(37334)
基金项目(36943)
编号(35935)
成果(32204)
自然(30871)
自然科(30271)
自然科学(30263)
自然科学基金(29760)
课题(28416)
(27982)
资助(26487)
创新(24911)
重点(24886)
(24003)
(23943)
(23620)
规划(22734)
项目编号(22580)
期刊
(61981)
经济(61981)
研究(58403)
教育(55303)
中国(44060)
管理(23612)
学报(22608)
(21085)
科学(20941)
大学(18922)
技术(17882)
(17491)
学学(15720)
职业(13366)
农业(11841)
(11326)
金融(11326)
经济研究(10514)
财经(10504)
业经(10019)
(9881)
论坛(9881)
科技(9725)
图书(9602)
(9299)
技术教育(8684)
职业技术(8684)
职业技术教育(8684)
(7642)
高等(7373)
共检索到248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学位论文是颁发学位证书的主要凭证,对学位论文的评价是一项极其严肃认真而又异常复杂难断的工作。好的学位论文评价不仅要坚守创新的评价标准,而且要把创新标准贯彻到问题提出、方法选取、推理论证与结论判别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润洲  
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学术批评对创新教育理论、多向度理解教育实践与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教育学术批评中,这些价值的实现却需要开展实实在在的"真"批评,拒斥言不由衷的"假"批评;注重专题评论,倡导融合批评;培育宽容精神,进行自我批评;进而促进教育学术的健康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指出了学位论文核心概念界定存在的种种偏差,如列举式界定、烦琐式界定、模糊式界定和干瘪式界定。认为矫正学位论文核心概念界定的偏差需要廓清核心概念界定的视域,明确"界定即重新界定";直面核心概念表征的事实,让事实显现自身本质;运用分析思维,彰显核心概念的多重本质;通过"整体—部分"的解释学循环,丰富核心概念的内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蕴涵着依次递进的三重意涵:一是独立思考,二是对某(些)问题的创见,三是对某(些)问题创见的系统论证。分析了当下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呈现出的思想贫困现象,阐述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路径,即坚守为己之学,习得论文结构;学会学术提问,孕育新颖观点;增强自省意识,倾心论文修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阐述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即从结果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表现为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创新;从过程上看,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则意味着发现问题的批判思维、求解问题的发散思维与论证答案的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指出了当下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阻隔,即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主要遭遇着"无问"的尴尬、"无解"的煎熬与"无路"的迷茫等阻隔。认为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育需通晓学科历史,学会学术提问;锁定研究问题,发挥人的想象力;绘制概念导图,澄清论证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不管外在的客观条件是好还是坏,知识创新最终都是研究生自己的事情,其他人是无法替代的。指出研究生知识创新的"自我突围"至少意味着三个相辅相成的要素:一是自我确信,为知识创新提供动力;二是自我在场,为知识创新夯实根基;三是自我外化,为知识创新呈现具相。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实证论文写作是指对基于观察、调查与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演绎的过程及其结果。与思辨论文写作相比,实证论文写作存在着相对固定的样式。对于研究生而言,实证论文写作的进阶之路包括实证论文像实证论文、实证论文是实证论文与此实证论文优于彼实证论文三个阶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任何理论皆是人思维建构的产物。对于研究生而言,大多期盼能通过深入学习围绕某主题建构一种属于自己且经得起批驳的理论。而建构一种属于自己且经得起批驳的理论,至少需遵循相应的思维逻辑,即在起点上,从非定义思维走向定义思维;在过程中,从非分解思维走向分解思维;在结果上,从论说思维走向论证思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研究生个案写作是指研究生为了解答某问题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搜集、分析资料,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及其结果。从价值追求上看,研究生个案写作内在地蕴含着三个依次递进的价值旨趣:事实描述、理论概括与结论外推。指出部分研究生的个案写作存在的问题,即事实描述零乱、理论概括任性与结论外推无章,影响了个案写作的质量与声誉。认为研究生个案写作应遵循基于理论观照的事实描述、基于概念澄清的理论概括与基于总体逻辑的结论外推有机统一的言说逻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表现为嵌入学术传统,追求真、善、美,创新知识等方面,而创作有学术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则需要遵守学术规范,仰仗学术体验,张扬学术个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阐明研究问题、综述文献资料、展示研究方法是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必备内容,但有的论文开题报告却错把"研究理由"当作"研究问题",误把"主题编织"当作"文献综述",错把"研究方法的列举"当成"研究方法的运用",从而陷入了开题报告撰写的三个误区,严重削弱了开题报告的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开题报告撰写的“三题模型”由明确研究问题的“明题”、构想研究假设的“答题”与勾画研究路径的“解题”构成,分别回答“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与“如何研究”三个问题。其操作要义是在界定核心概念过程中“明题”,回答研究什么;在对话已有成果过程中“答题”,构想研究假设;在贯通范式、问题与方法过程中“解题”,勾画研究路径。把握了开题报告的“三题模型”及其操作要义,撰写开题报告就会水到渠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当生命被确立为教育学的基础性、核心性概念的时候,就意味着教育学将从对生命的思考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学科视野,形成教育学的概念、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同时也意味着教育学选择了生命作为研究教育现象的切入口,建立起自己思考和研究的视角,即从生命的视角去观察、理解和阐发教育活动。由此出发,教育学需要确立实践性介入式的理解生命的方式,成为一种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教育学。在批判的维度上,教育学的底蕴是批判教育学,它需要对所有有关生命本身的理论探讨、实践进行系统剖析,明辨其得失;在建构的维度上,教育学的实质是建构性的实践教育学,它追寻的是为教育世界中理想生命的生成,建构出合乎其历史与逻辑的理念和方法的结构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伟仁  
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个人生活幸福的成功建构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形成这一思维技能。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建构对于生活世界可行的理解和实践行为,这种自我驱动地建构个体的丰富生活也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上述理解,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学思路,批判性建构主义,它整合了批判性思堆和建构主义,是个体生活世界和教育学系统成功建构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