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7)
2023(4956)
2022(3876)
2021(3668)
2020(2789)
2019(6656)
2018(6572)
2017(10678)
2016(7101)
2015(7935)
2014(8111)
2013(7213)
2012(6906)
2011(6470)
2010(6771)
2009(6127)
2008(6353)
2007(5864)
2006(5230)
2005(4861)
作者
(17541)
(14557)
(14396)
(14089)
(9349)
(6942)
(6857)
(5738)
(5659)
(5511)
(5027)
(4847)
(4655)
(4619)
(4611)
(4573)
(4438)
(4318)
(4276)
(4230)
(3876)
(3640)
(3410)
(3380)
(3324)
(3321)
(3293)
(3111)
(2994)
(2961)
学科
(21738)
经济(21712)
教育(19047)
管理(13860)
中国(12451)
(11165)
(8536)
企业(8536)
(7573)
理论(7299)
方法(6652)
地方(6359)
(6047)
教学(5826)
(5713)
数学(5594)
数学方法(5457)
(5122)
发展(4466)
农业(4350)
(4344)
业经(4176)
思想(3631)
地方经济(3621)
(3596)
研究(3568)
技术(3474)
政治(3471)
(3305)
财务(3303)
机构
大学(94192)
学院(89118)
研究(38068)
(28392)
教育(28093)
经济(27423)
管理(24589)
(24581)
师范(24504)
(22812)
科学(21509)
中国(20880)
理学(20862)
师范大学(20463)
理学院(20387)
管理学(19821)
管理学院(19613)
(18863)
研究所(17107)
北京(15602)
中心(15293)
(15050)
(14130)
(13531)
技术(13201)
职业(12924)
(11978)
(11341)
研究院(11052)
教育学(10762)
基金
项目(55593)
研究(48347)
科学(45105)
基金(36747)
(31612)
国家(31183)
教育(30691)
社会(28337)
社会科(26342)
社会科学(26337)
科学基金(25417)
编号(22049)
(21909)
(21851)
成果(21110)
课题(19059)
基金项目(18391)
(16540)
规划(14485)
资助(14455)
自然(14352)
重点(14351)
(14213)
自然科(13955)
自然科学(13953)
自然科学基金(13677)
(13617)
(13220)
项目编号(12878)
教育部(12835)
期刊
教育(47168)
研究(41000)
(33451)
经济(33451)
中国(28653)
学报(12231)
科学(11370)
职业(11299)
(11274)
技术(10909)
大学(10478)
(10192)
管理(8552)
学学(8102)
技术教育(7334)
职业技术(7334)
职业技术教育(7334)
农业(7131)
(6833)
论坛(6833)
(6511)
高等(5436)
财经(5415)
经济研究(5328)
(5201)
金融(5201)
成人(4970)
成人教育(4970)
发展(4954)
(4954)
共检索到150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强  
人类要实现和平与和谐地共同生活,不仅需要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需要在人们的心灵中构建起和谐的价值观,即实现个体自我和谐、社会和谐以及自然和谐。人类只有通过有效的和谐价值观教育,具有消解不同价值观冲突的态度与能力,人类的福祉才能够得到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方  
关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问题,以下所谈完全是个人意见。有些看法即使在学术界也还是有争论的。一、亚太形势可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冷战后,亚太形势保持相对稳定,并有进一步走向缓和的趋势。这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冷战的结束带给亚太的冲击远比欧洲为小。曾是冷战中心的欧洲,冷战后已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而亚太地区却早已部分冲破雅尔塔体制(中国),多极化又发轫在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国保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高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促使大学生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昌黎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形势下,中国确立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大国,在世界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该共同推动东亚和谐。为此,中日两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战略互惠关系下实现中日和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鹤进  
当下,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生态价值观教育也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原因,并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生态价值观教育存在的教育内容缺失、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环境贫乏等问题,提出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应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强化生命价值意义生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环境,完善意识形态吸引力等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祥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突引发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解决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干预。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和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重要功能,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中的实施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满生  
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质量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儿童入学率低,尤其女童入学率更低。巩固率不高,辍学现象严重。据1986年的统计,亚太地区部分国家一年级学生的辍学率高达40%。另外,许多儿童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大纲的要求掌握基本的技能,学业成绩达不到基本的标准。这种教育上的浪费和失败,引起了亚太地区各国和教科文组织的关注。有关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经研究后确认,影响亚太地区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阳飞  
本文从和谐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对和谐职业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制度因素、社会主导文化、政策的提供、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职业价值观的具体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新向  
旅游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元素,分析了和谐社会中旅游的和谐价值体现,从旅游发展观、区域旅游合作、“三农”旅游的开发、旅游经营理念等方面探讨了旅游和谐价值的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牛月翰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境界。本文就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论述,从中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俊生  
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确立生态价值观。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每一代人究竟应当怎样衡量自己创造的文明成就,又应当如何评价自己决策行为的功过得失,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价值,在于价值的取向与判断标准。我们反思过去的经济行为,必须确立这样的价值观,就是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根本保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娟  汤湘希  谭艳艳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会计,体现和谐文化的会计价值观的测度研究对构建和谐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价值观的测量工具与方法,分析了价值观测量研究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以价值观测量为导向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测度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林  
奥林匹克价值观的"硬核"是在公平竞争中和谐发展。同市场经济价值观相比,二者既有契合之处,同时前者对后者又有所超越,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从偏重个体理性向偏重集体理性的演进。其超越乃至契合之处,对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不无启迪。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立平  
近年来,亚太地区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迅速发展,虽然199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经过调整仍有希望重新恢复其经济活力。同时,亚太各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正在不断增加。这种经济上相互依存性的增长使各国之间安全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为了促进落实"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规律,本文从十一个侧面解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体系。其解读逻辑涉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观念、独到举措、系统工程、教师素质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