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5)
- 2023(3800)
- 2022(3115)
- 2021(2875)
- 2020(2269)
- 2019(5209)
- 2018(5143)
- 2017(8982)
- 2016(5155)
- 2015(5891)
- 2014(5589)
- 2013(5491)
- 2012(5107)
- 2011(4825)
- 2010(4877)
- 2009(4543)
- 2008(4505)
- 2007(4117)
- 2006(3670)
- 2005(3413)
- 学科
- 济(17161)
- 经济(17131)
- 管理(13574)
- 业(12310)
- 企(11263)
- 企业(11263)
- 方法(7115)
- 学(6822)
- 教育(6112)
- 数学(5528)
- 中国(5428)
- 数学方法(5372)
- 财(5265)
- 理论(4753)
- 业经(4356)
- 农(4066)
- 制(3730)
- 教学(3665)
- 和(3546)
- 务(3417)
- 财务(3415)
- 财务管理(3406)
- 企业财务(3248)
- 贸(2996)
- 贸易(2993)
- 思想(2931)
- 易(2910)
- 策(2796)
- 政治(2763)
- 农业(2745)
- 机构
- 大学(75178)
- 学院(72328)
- 研究(29407)
- 济(25125)
- 经济(24492)
- 管理(22801)
- 中国(20764)
- 科学(19968)
- 理学(19368)
- 理学院(19030)
- 管理学(18475)
- 管理学院(18356)
- 京(17507)
- 农(16373)
- 所(16184)
- 研究所(14788)
- 农业(13205)
- 业大(12746)
- 中心(12523)
- 江(12515)
- 财(12355)
- 范(12132)
- 师范(11926)
- 北京(11353)
- 院(10908)
- 教育(10231)
- 省(10046)
- 师范大学(9814)
- 技术(9741)
- 州(9390)
- 基金
- 项目(47991)
- 科学(37037)
- 基金(33894)
- 研究(33370)
- 家(31603)
- 国家(31301)
- 科学基金(25256)
- 社会(19675)
- 省(18841)
- 社会科(18320)
- 社会科学(18312)
- 自然(17712)
- 划(17477)
- 自然科(17274)
- 自然科学(17263)
- 基金项目(17087)
- 教育(17001)
- 自然科学基金(16969)
- 资助(14256)
- 编号(13167)
- 重点(11928)
- 成果(11681)
- 课题(10793)
- 部(10668)
- 发(10406)
- 计划(10139)
- 创(10050)
- 科研(9634)
- 创新(9307)
- 大学(9083)
共检索到118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 娄淑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指针。新时代青年培养教育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领。
关键词:
时代使命 青年素质 思想教育 培育新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霄男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出场具有深厚的渊源依据,它是马克思主义奋斗幸福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幸福思想存在着不可分的关系,它赓续并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将“奋斗”与“幸福”紧密联结在一起,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科学回答了为何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谁的幸福而奋斗以及靠什么样的奋斗创造幸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其有助于人们肩负幸福使命、享受奋斗过程、实现强国目标。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新时代奋斗幸福观 美好生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国秀 刘海芳
教育强国,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教师。他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师的思想和观点,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出发,彰显着鲜明的实践思维与辨证思维,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系统把握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保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在今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教育工作作出了系统全面而又深入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志远 孙云舒
大食物观是党和国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食物种类、食物供给、食物摄取和食物保障的系统性认识和创新性论断,回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食物“从哪里来”“有什么”“由什么提供”“获取什么营养”以及“怎样持久保障”的问题。大食物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迫切需要,体现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选择。深入贯彻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要在顶层设计上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食物供应上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食物消费上处理好“丰富”与“节约”的关系,在科技支撑上处理好“研发”与“推广”的关系,在市场建设上处理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物消费 食物安全 农业强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雅厦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围绕如何做好基层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创新,形成了包括"四下基层"、"滴水穿石"、"马上就办"等在内的基层工作方法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和要义。文章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入手,阐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工作法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结晶;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必须整体把握、一体贯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代典范,要持之以恒地继承好、坚持好、发扬好。
关键词:
习近平基层工作法 群众路线 科学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雅厦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围绕如何做好基层工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创新,形成了包括"四下基层"、"滴水穿石"、"马上就办"等在内的基层工作方法体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和要义。文章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入手,阐述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工作法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结晶;是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必须整体把握、一体贯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时代典范,要持之以恒地继承好、坚持好、发扬好。
关键词:
习近平基层工作法 群众路线 科学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在治国理政、社会建设、公民素养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强调"德者,本也"。特别是突出强调师德建设,并围绕教师职业性质、教师素质、教师使命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以德为本"的师德思想,为新时代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以德为本 理论蕴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鹏 刘承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的基石。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纪大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交织叠加,国外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科学的理论内涵与深刻的价值意蕴。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统筹发展和安全,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要求具体,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集中回答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靠谁、底线与目标是什么,中国饭碗如何才能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等问题,是新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指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钰航
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一系列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观点、新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凌云 王嘉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根据当代中国国情和实际,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
关键词:
习近平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辛越优 林成华 蒋红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支撑全面小康、托起美好生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等新的内涵,具有优先性、创新性、均衡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引领迈向全球知识文化高地等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略。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欣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引领我国财政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推动财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鲜明特质来看,这些论述强调人民性与国家性相融合的理论立场、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理论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方法。从理论内涵来看,在财政分配上要求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在财政改革上要求构建着眼长远的现代财政制度,在财政管理上要求强化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力,在财政政策上要求真正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在区域财政上要主动破解区域发展困境。从实践经验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体系逐步完善、财政职能持续增强、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面对技术冲击、收支压力、改革难点、政策协调等困难和挑战,财政应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抓好政策落实。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嗣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不懈探索的经验积淀,根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在于习近平对改革内在特征和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和主体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在内容上包含根本保证论、道路方向论、目标主轴论、人民中心论、问题导向论、重点突破论、改革攻坚论、系统工程论、社会动力论、全球治理论,从内在逻辑上构成了包含根本保证、逻辑起点、立足基点、主题主线、价值立场、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内在要求、重要保障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兰军
习近平总书记金融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抓住本质、回归本源、做强本业、守住本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多场合就金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实践指南,也构成了习近平金融思想的"四梁八柱"和主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