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0)
- 2023(5605)
- 2022(4482)
- 2021(4537)
- 2020(3475)
- 2019(8234)
- 2018(8140)
- 2017(14067)
- 2016(8260)
- 2015(9345)
- 2014(9446)
- 2013(9278)
- 2012(8865)
- 2011(7766)
- 2010(8012)
- 2009(7122)
- 2008(7594)
- 2007(6558)
- 2006(5685)
- 2005(5524)
- 学科
- 管理(28745)
- 济(27085)
- 经济(27031)
- 财(23789)
- 业(23472)
- 企(21617)
- 企业(21617)
- 财政(12362)
- 方法(11030)
- 中国(10992)
- 务(10704)
- 财务(10693)
- 财务管理(10652)
- 企业财务(10227)
- 理论(9988)
- 政(9841)
- 制(9173)
- 数学(7992)
- 数学方法(7836)
- 农(7780)
- 学(7547)
- 教育(7223)
- 业经(6964)
- 教学(6772)
- 体(6493)
- 策(6342)
- 银(6046)
- 银行(6044)
- 度(5754)
- 制度(5753)
- 机构
- 大学(109096)
- 学院(105644)
- 济(41309)
- 经济(40255)
- 管理(38287)
- 研究(35946)
- 理学(32227)
- 财(31974)
- 理学院(31798)
- 管理学(31258)
- 管理学院(31062)
- 中国(29582)
- 京(23836)
- 财经(20347)
- 科学(19372)
- 经(18485)
- 江(18164)
- 所(17784)
- 范(16774)
- 师范(16656)
- 中心(16571)
- 北京(15900)
- 研究所(15114)
- 财经大学(14986)
- 州(13891)
- 师范大学(13701)
- 经济学(13178)
- 教育(12971)
- 院(12921)
- 技术(12029)
- 基金
- 项目(61761)
- 研究(51240)
- 科学(48627)
- 基金(43684)
- 家(36216)
- 国家(35824)
- 社会(31292)
- 科学基金(31263)
- 社会科(29419)
- 社会科学(29412)
- 教育(26647)
- 省(23146)
- 基金项目(22309)
- 编号(22124)
- 成果(20634)
- 划(19786)
- 自然(18102)
- 资助(17803)
- 自然科(17656)
- 自然科学(17650)
- 自然科学基金(17355)
- 课题(16239)
- 部(14998)
- 性(14576)
- 重点(14416)
- 项目编号(14119)
- 年(13859)
- 教育部(13760)
- 大学(13278)
- 创(13089)
共检索到18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欣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引领我国财政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推动财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鲜明特质来看,这些论述强调人民性与国家性相融合的理论立场、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理论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方法。从理论内涵来看,在财政分配上要求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在财政改革上要求构建着眼长远的现代财政制度,在财政管理上要求强化政府对财政的宏观调控和约束力,在财政政策上要求真正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在区域财政上要主动破解区域发展困境。从实践经验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体系逐步完善、财政职能持续增强、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面对技术冲击、收支压力、改革难点、政策协调等困难和挑战,财政应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抓好政策落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保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在今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教育工作作出了系统全面而又深入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将财政定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会议等不同场合,对财政宏观调控、财政收支管理、财税制度建设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论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淑娟 李剑波 杨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对“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思考,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传承中华传统农耕智慧、汲取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及底线要求。新时代“三农”工作应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树牢群众观点,守好底线思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关键词:
习近平 “三农”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辛越优 林成华 蒋红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支撑全面小康、托起美好生活、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等新的内涵,具有优先性、创新性、均衡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引领迈向全球知识文化高地等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略。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国秀 刘海芳
教育强国,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教师。他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师的思想和观点,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出发,彰显着鲜明的实践思维与辨证思维,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系统把握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论述,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李成威 陈龙 申学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伟 刘海军
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国之大者”,怎样理解和践行“国之大者”等基本问题。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和重要政治能力。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脉络清晰、逐步深入、内容丰富、指向明确。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国之大者”的核心要义,即“国之大者”是事关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事关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大纲”;蕴含了让人民生活幸福的价值旨归;明确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站位高远讲格局、勇于担当讲使命是理解和把握“国之大者”的原则遵循。践行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积极统揽两个大局。全面总结和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对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国之大者” 中国共产党 人民 党员干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臧金亮 张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接近18年,为福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是极富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本文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成果,深入探索和研究其蕴含的丰富且深刻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推动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发展实践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所产生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增强各级党委政府服务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快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推进光彩事业发展"等重要理论贡献,推动福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达到新高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俊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聚焦党的领导,教育要有主心骨、有底气、有精神;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教育发展要有目标和根本遵循;聚焦民族复兴大任,教育需要持久动力和定力;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需要宏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周年之际,《中国高等教育》隆重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九个坚持"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主要背景和主要内容,系统研究、广泛宣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关键词:
全国教育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论述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占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主题。习近平从大历史观视野研判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选择,展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百年来,中国人民从社会阶级的"两极对立"中选择革命性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从中西方革命的"两极相联"中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条件;在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指引下建设"新世界",是实现民族自主和走向复兴的科学指南;在技术霸权的"两极失衡"中重塑现代科技文明,是以科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主动;在东西方文化的"两极交流"中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在新的时代基点上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既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历史逻辑和实践印证,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自信和未来向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道德在治国理政、社会建设、公民素养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强调"德者,本也"。特别是突出强调师德建设,并围绕教师职业性质、教师素质、教师使命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以德为本"的师德思想,为新时代我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 以德为本 理论蕴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丁任重 徐志向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全球、现实的战略思维深图远虑的智慧结晶,内在规定了科技创新必须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的战略定位,科学指明了重视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加快成果转化、勇于自主创新、发展绿色科技的战略导向,具体涵盖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端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战略部署,深刻蕴含了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策扶持以及务求实效的实践指向,为指导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明确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革命 世界科技强国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嗣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不懈探索的经验积淀,根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在于习近平对改革内在特征和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和主体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在内容上包含根本保证论、道路方向论、目标主轴论、人民中心论、问题导向论、重点突破论、改革攻坚论、系统工程论、社会动力论、全球治理论,从内在逻辑上构成了包含根本保证、逻辑起点、立足基点、主题主线、价值立场、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内在要求、重要保障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理论特质与时代价值
铸造大国良师:习近平总书记教师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及特征
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四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扎实推进注册会计师职业化建设
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高教改革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群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学习本领重要论述的四重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