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
- 2023(117)
- 2022(102)
- 2021(83)
- 2020(65)
- 2019(151)
- 2018(168)
- 2017(331)
- 2016(207)
- 2015(206)
- 2014(158)
- 2013(155)
- 2012(156)
- 2011(142)
- 2010(135)
- 2009(169)
- 2008(145)
- 2007(159)
- 2006(141)
- 2005(121)
- 学科
- 银(977)
- 银行(971)
- 行(896)
- 制(693)
- 业务(620)
- 制度(547)
- 度(547)
- 银行制(540)
- 管理(536)
- 业(462)
- 企(433)
- 企业(433)
- 融(418)
- 金融(418)
- 济(396)
- 经济(396)
- 技术(354)
- 技术管理(334)
- 法(288)
- 方法(172)
- 数学(158)
- 数学方法(157)
- 中国(153)
- 体(150)
- 体制(145)
- 贸(138)
- 贸易(138)
- 易(137)
- 科学(115)
- 科学技术(111)
- 机构
- 大学(1989)
- 学院(1953)
- 银(1204)
- 银行(1148)
- 中国(1086)
- 行(1065)
- 济(878)
- 经济(856)
- 管理(736)
- 研究(570)
- 理学(553)
- 理学院(552)
- 管理学(544)
- 管理学院(543)
- 融(535)
- 金融(531)
- 财(513)
- 京(454)
- 中心(403)
- 人民(401)
- 财经(400)
- 分行(393)
- 江(381)
- 农(380)
- 经(357)
- 国人(356)
- 中国人(354)
- 州(350)
- 中国人民(349)
- 经济学(338)
共检索到3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少敏 陈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已于 1 999年 1 0月 1日施行。新合同法是“一部统一的、较为完备的合同法”。新合同法以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为基础 ,对原有合同法律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新合同法是对中外合同法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升华的结果。新合同法与银行信贷业务关系非常密切 ,本文仅就如何学习和运用新合同法增设的某些法律制度 ,以提高银行信贷业务水平 ,维护银行信贷中的合法权益 ,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等问题 ,进行粗略探讨。
关键词:
合同法 法律制度 银行信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道庆 马伟
银行贷款是一种以合同形式表现出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作为借款合同的当事人一方的银行,应运用《合同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贷款、行使法定抵销权,确保及时收回贷款;采用债权保全措施,减少贷款损失;使用不安抗辩权,化解贷款风险;合理运用合同效力制度,切实保护银行债权。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合同法 贷款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春
本文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以合同法及银行监管规则为基础,以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发展为趋向,探讨了银行信贷合同中的利息法律问题,以供审判实务参考。
关键词:
信贷合同 利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沈琨
利用管理学的重要理论——波士顿(BCG)矩阵的业务单元能力分析方法,并增加风险控制维度适当调整BCG矩阵为三维矩阵,分析征信系统中商业银行信贷汇总数据,不但能加强商业银行在信贷投向上的科学管理,谋求利润最大化,而且能明确其业务发展方向,提高其风险控制水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波士顿矩阵 信贷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德
随着我国信贷规模限制的弱化,我国的信贷配给途径在整体上从以政府控制为特性的非均衡信贷配给,向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特征的均衡信贷配给转化。在现实中,只要贷款的偿还是不确定,并且银行不能有效地区别顾客,给不同顾客以不同的贷款利率,那么在长期均衡状态下,贷款利率能够处于最优水平,信贷配给是会发生的,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逆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崇德
6σ:σ(Sigma)本是一个反映数据特征的希腊字母,在6s管理中,它已从一个单纯含义上的标准差,更新为一种评定过程能力的质量权衡标准。6σ质量意味着:过程的差错率为百万分之3.4(即3.4ppm)。从统计角度来分析,一个过程如果具有6σ能力,就意味着该过程的平均值与其规格上下限线的距离为6倍标准差。那么,这个时候,该过程的波动减小,一百万次出差错的机会中,只有3.4次发生的可能。因此说,σ的数量越多,就代表着“过程组合的产品”质量越好。6σ管理,向人们灌输了一种“做任何事不要做错,要求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守淦
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及特点角度,揭示了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必然生成银行信贷运行的新轨迹,迫切要求银行努力创新信贷产品和信贷管理,使信贷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银行信贷 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胜华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创新李胜华一、创新信贷管理思想:从计划管理转向前景管理。我国传统的信贷管理思想是以战略目标计划为依据的模式,多年来,它一直左右着我国金融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并且对信贷管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是按照严格的逻辑和数据行事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剑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天宇
新常态下,中小银行使用资金的成本上升,信贷风险逐渐暴露。中小银行应树立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理念,加强信贷管理,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以大数据思维创新信贷风险管理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关键词:
金融新常态 中小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飞
银行信贷是企业创新活动重要资金来源,然而,银行针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信贷业务存在着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即银行不分享企业创新成功的收益,却承担企业创新失败的风险。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性会抑制银行支持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甚至可能抑制企业持续创新投入。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构建银行贷款前偏好企业低创新、贷款后抑制企业创新投入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提出银行信贷强度可能加剧企业陷入持续低创新困境的假说,并基于2007—2017年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样本,验证银行信贷强度与企业持续低创新关系。本文研究显示:(1)银行信贷更偏好前期低创新企业;(2)银行信贷强度会抑制企业创新再投入;(3)银行信贷最终增加了企业持续低创新频率、抑制了企业持续高创新频率,即加剧企业持续低创新困境。进一步检验表明,加强银行业竞争、降低四大国有银行寡头垄断,有助于缓解银行信贷对于企业低创新偏好。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政府不能简单通过行政手段要求银行以正常信贷条件,甚至低息信贷条件来支持企业创新,行政干预反而造成银行信贷市场失灵。政府应当从风险补偿、政策性支持和银行业竞争出发,构建政府、银行、企业多维度互动的持续创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