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1)
- 2023(2266)
- 2022(1860)
- 2021(1827)
- 2020(1586)
- 2019(3831)
- 2018(3666)
- 2017(6521)
- 2016(3385)
- 2015(3623)
- 2014(3440)
- 2013(3398)
- 2012(3042)
- 2011(2945)
- 2010(3136)
- 2009(2920)
- 2008(2803)
- 2007(2560)
- 2006(2409)
- 2005(2340)
- 学科
- 济(12630)
- 经济(12618)
- 管理(6839)
- 业(5631)
- 中国(4904)
- 企(4799)
- 企业(4799)
- 教学(3898)
- 方法(3780)
- 理论(3748)
- 教育(3644)
- 学(3537)
- 农(3321)
- 关系(3084)
- 地方(2944)
- 数学(2879)
- 数学方法(2719)
- 制(2586)
- 经济关系(2487)
- 对外(2418)
- 和(2346)
- 财(2338)
- 外经(2257)
- 业经(2256)
- 对外经济(2245)
- 研究(2238)
- 发(1973)
- 贸(1933)
- 贸易(1929)
- 工作(1918)
- 机构
- 大学(45736)
- 学院(41399)
- 研究(17306)
- 济(15647)
- 经济(15219)
- 管理(14543)
- 理学(12221)
- 中国(12076)
- 理学院(11989)
- 管理学(11567)
- 管理学院(11479)
- 京(10665)
- 科学(10423)
- 范(8646)
- 师范(8588)
- 所(8309)
- 教育(8034)
- 财(7827)
- 中心(7637)
- 研究所(7449)
- 师范大学(7276)
- 北京(7152)
- 江(7046)
- 院(6227)
- 农(5920)
- 财经(5641)
- 州(5498)
- 技术(5181)
- 经(5122)
- 业大(5113)
共检索到76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亚鹏 董奇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关学习的聚合研究,正在催生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学习神经科学。学习神经科学主要研究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学习的神经机制、规律以及可能的优化方法,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建立学习神经科学有助于更好地探讨学习的机制和规律,有助于促进科学的教与学,有助于学习科学群及学习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建议加强跨领域的合作,促进学习神经科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积极争取将学习神经科学纳入我国的学科体系建设,加大学习神经科学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学习神经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升学习神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贞云 邱均平
图无处不在,数据无时不有,科学无所不至。“图+数据科学”“图数据+科学”“图+数据+科学”等学科内涵驱使图数据科学的学科构建。文章从产生背景与研究现状中追溯图数据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从理论、方法和应用的视角探究图数据科学的内容体系,在此基础上阐明图数据科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从图论到图建模、从关系数据库到图数据库、从大数据到图数据、从图到知识图谱、从行业应用到技术融合的历程,见证了图数据科学的学科兴起与发展。图数据科学是探索图数据及其现实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由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融合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图数据科学荟萃了图数据库、知识图谱、大图分析为核心的学科内容,在理论、方法和应用上形成了崭新的学科体系。图数据科学具有融合化、智能化、工程化的发展趋势,成为一门独立性与系统性、创新性与驱动性、工程性与管理性相统一的综合学科。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余波 杨思洛
数据计量学是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科学和计量学融合,而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对异构、多源和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计量和统计分析,从而深入挖掘数据的知识价值和资源价值,丰富计量学的学科体系,促进数据科学的发展,这是数据计量学的研究目标所在。本文在阐述数据计量学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学科概念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探讨数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和有待突破的问题。认为数据计量学的内容体系由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层面组成,呈现出学科融合、定量化、实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32。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露泉 刘燕 韩志武 丛茜 李建桥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原来的单一学科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代表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本质特征,因此,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的人才代表了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发展趋势,也是应对新世纪科技难题挑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已经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伊继东 刘六生 段从宇
加强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不仅是高校新兴学科生长的需要,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审时度势,把握特点规律、打破瓶颈制约,不断提高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效能。高校学科的建设应力求优势和高起点,在交叉学科中寻求突破,在学科融合中彰显特色。交叉学科是由不同学科或不同门类学科领域的理论渗透、相互吸收、有机融合、方法互补等方式形成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位点的设置既是谋求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琪 陈乐优
近年来,学科之间的发展呈现出综合与交叉的特性。学科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从而产生出许多交叉学科。认知神经科学建立在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认知神经科学飞速迅猛地发展,同时,它又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使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等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的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仲林 程妍
增加"交叉学科"门类是科研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对我国和美国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我国"交叉学科"门类设置的内涵、结构和方法。
关键词:
交叉科学 跨学科 学科目录 学位点建设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涛
【目的/意义】数字化浪潮下,人类活动的行为数据被越来越多地采集和记录,为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创造了条件,由此一门正在形成的交叉研究方向——计算社会经济学正在形成。【设计/方法】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出发,分析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指出数据化的浪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深刻全面地改变社会科学的面貌,导致名为"计算社会经济学"的新学科方向的诞生。【结论/发现】计算社会经济学基于大规模的真实数据,用定量化的手段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与社会过程有关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社会问题。这种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所驱动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未来将成为社会科学主流的方法论,将深刻地改变整个社会科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瑜
交叉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具有良性互动效应:交叉学科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研究生教育又是促进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促进交叉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教育 互动效应 协调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滕立新 黄永义 于晨
在系统分析当前军队院校交叉学科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从研究当前军队院校学科建设的内外部环境入手,对该类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军队院校 交叉学科 学科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卡 陈屹 王军
认为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是新兴学科产生的源泉,也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交叉学科的培育、建立、建设、发展离不开投资。将经济学中的投资原理引入交叉学科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交叉学科投资的性质、特点、投资对象、投资措施等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交叉学科 投资 投资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于2017年7月由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调整组建而成,下设光电工程系、纳米科学系、高能激光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所、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学员大队,编设北京、南京、合肥、西安等四个学科交叉中心,主要承担军用光电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任务。现有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湖南省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2个本科专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贺颖 刘友存 刘慧 王浩
交叉学科是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其科学评价问题倍受关注。针对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选择的难点问题,提出利用科学知识图谱来判定交叉学科相近研究领域及热点研究主题,并据此确定合适交叉学科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方法,为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提供科学合理的凭据。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同行评议 交叉学科 专家遴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涛
高校跨学科在知识生产、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重要性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但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国外普遍认同的“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与本土化语境下的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关系尚不明确;二是实践中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之间的区分模糊,任意交叉现象明显;三是学科交叉演变为交叉学科的过程,尚未与国外的跨学科分类研究相对应。高校跨学科过程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基于整合程度的不同,在瞬时性上体现为不同的类型。学科性是高校跨学科演变的关键维度,也是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演变的本质区分。因此,基于学科性维度,探讨了“Interdisciplinary”与“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及其在分类上的对应关系,以加强国内外在跨学科研究上的沟通对话,促进高校跨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跨学科 学科交叉 交叉学科 学科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谌群芳 陈积明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统计显示,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一半(49.07%)。可以说,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和团结合作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关键,这就要求国内的科学机构能够建立起团队合作文化氛围的新机制。在我国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有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非常具有发展活力和绝佳前景,却在双一流学科名录中无法出现,然而现有学科的边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