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5)
- 2023(4532)
- 2022(3747)
- 2021(3526)
- 2020(2848)
- 2019(6447)
- 2018(6502)
- 2017(11600)
- 2016(6486)
- 2015(7310)
- 2014(7259)
- 2013(7112)
- 2012(6799)
- 2011(6284)
- 2010(6254)
- 2009(5800)
- 2008(5749)
- 2007(5613)
- 2006(5123)
- 2005(4362)
- 学科
- 济(22994)
- 经济(22854)
- 管理(15744)
- 业(12390)
- 企(11589)
- 企业(11589)
- 方法(9050)
- 中国(8946)
- 理论(7860)
- 农(7723)
- 业经(7477)
- 学(7356)
- 和(6897)
- 教育(5937)
- 地方(5774)
- 财(5495)
- 数学(5302)
- 数学方法(5154)
- 制(4742)
- 教学(4700)
- 农业(4658)
- 社会(4103)
- 经济理论(3927)
- 企业经济(3876)
- 策(3705)
- 环境(3489)
- 发(3465)
- 工作(3460)
- 及其(3257)
- 划(3131)
- 机构
- 大学(90669)
- 学院(87640)
- 研究(35881)
- 济(29940)
- 经济(29043)
- 管理(28654)
- 中国(25534)
- 理学(23673)
- 科学(23588)
- 理学院(23268)
- 管理学(22603)
- 管理学院(22453)
- 京(21340)
- 农(19030)
- 所(18993)
- 研究所(17130)
- 中心(16216)
- 江(15755)
- 财(15230)
- 农业(15063)
- 范(14904)
- 业大(14695)
- 师范(14666)
- 北京(13803)
- 院(13176)
- 省(12710)
- 教育(12238)
- 州(12012)
- 技术(11918)
- 师范大学(11908)
- 基金
- 项目(57617)
- 科学(44286)
- 研究(42413)
- 基金(39521)
- 家(35965)
- 国家(35592)
- 科学基金(28958)
- 社会(26264)
- 社会科(23344)
- 社会科学(23332)
- 省(23064)
- 教育(21222)
- 划(20643)
- 基金项目(20230)
- 自然(19026)
- 自然科(18560)
- 自然科学(18551)
- 自然科学基金(18235)
- 编号(17801)
- 资助(16224)
- 成果(16211)
- 课题(14241)
- 重点(13936)
- 部(12838)
- 发(12608)
- 创(11635)
- 年(11393)
- 科研(11366)
- 大学(11098)
- 计划(11032)
共检索到15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厉以贤
“学习社会”的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于 1 968年提出的 ,它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范畴密切相关。自 70年代以来 ,迈向学习社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性教育思潮。进入 90年代 ,学习社会的理念正在发达国家逐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策略。本文作者在介绍了国外学者及机构开展学习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本情况后 ,对学习社会的概念、基本属性、特征以及学习社会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学习社会 教育思潮 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顾志红
本文梳理了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渊源及其基本涵义,指出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如何可能?本文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结构,它由四个互相协同的系统组成:支持系统、组织系统、行动系统和价值系统,各自承担不同功能;由此,学习型社会的核心概念"学习"在内涵、主体、方式和内容上也产生了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理念 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凡
作为当今时代全新的三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内涵角度来看,作为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保罗.郎格朗、埃德加.富尔、罗伯特.赫钦斯结合自身理论智慧与实践经验,分别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做出精辟解读。其次,就历史发展脉络而言,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三大理念既有其共同的诞生背景,又表现出其各自独特的成长命运。最后,就三者关系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但只有在学习化社会的理想社会形态下,它们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共存。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倡导终身学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实践热潮正在我国掀起。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化社会三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 ,从国际范围出发来深入地探讨、分析一下它们的“定义”、“要义”、“关系”、“初衷”等 ,对于尽可能走向理解的完善与认识的成熟而言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学习化社会 理解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慧 王茹薪
"服务学习"是将社会服务和课堂授课结合起来的一种整合教育模式,该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到精心设计的社会服务行动中,一方面推动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及团队协作精神。此文从概念要素、理论基础、模式分类和实施程序四个方面对"服务学习"理念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在中国民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应用。作为一种融合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专业理论与方法以及社会服务的应用性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与"服务学习"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而这种契合性集中体现于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的范式——行动研究之中。社会工作、服务学习和行动研究整合于"行动"这一共有的核心要素,为民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服务学习与行动研究应当成为民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的反思逻辑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服务学习 行动研究 社会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志敏
当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中 ,最具代表性和冲击力、影响力的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理念。本文分析这两个理念的基本内涵 ,透视它们的社会背景 ,揭示它们的本质意义与基本宗旨 ,并论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对中国的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峰 郝广龙 冯春杏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应牢固树立"学生学习中心"的教育理念。但是,面对现实,当今学科建设仅仅单一从学科建设本身出发,弱视甚至是忽视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教学的疏离,学科建设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式微,学科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弱化。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理应莫忘初心,坚守"学生学习中心"理念:确立"学生学习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升教师"学生学习中心"的教学能力,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凸显"学生学习中心"的教学评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关键词:
学生学习中心 双一流建设 一流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焱良 陈婧婍
终身学习理念不仅影响教育政策目标导向,还将深刻影响高职专业建设。目前,高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不足、保障机制协同性不够、专业建设适配度不高、实践教学实效性不足、专业评价适应性不强。因此,要构建以全素养理念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以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社会协同机制,推动以全过程理念为引领的要素深度融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业评价体系等,以高质量推动高职专业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娟
作为推进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品牌有其独特的内涵。本文通过两个运行比较成熟的社区教育品牌作为个案,分别从定位与思路、条件与保障、内容与方式、成效与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形成了对社区教育品牌建设策略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社区教育品牌 终身学习 个案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红民 马永良 刘育峰 王思捷 刘盈盈
文章从理念、价值与功能三个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中心城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快乐学习,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四大理念,体现个体发展、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三大价值,并实现学习、管理与服务三大功能。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公共服务平台 中心城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藏鸿雁 徐辉富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袖珍"移民国家,通过建立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培训系统、推行优厚的人才招揽政策、举办内容丰富的讲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等举措建成了具备公民学习意识普遍增强、学习行为持续不断、学习内容全面多样、学习方法科学有效等特征的学习型城市,这对于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学习型城市 学校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孟莹 张敏
学习型城市是当代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为了研究与推动学习型城市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协会等国际组织从终身学习、全纳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多种角度探讨学习型城市理念,并努力通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活动推进全球性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应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领头羊"与示范区。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以学习者为本,促进复合发展、特色发展;突破传统学习观的藩篱,推动四个转向实现;关注市民素养与城市能力复合发展;以系统化思路整体谋划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兼顾国际标准与本土需求,通过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建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国际理念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琳 张爱文
不论从教育发展战略、还是社会发展总目标来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相关问题的探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也正因为其重要性,如何从理念落到实处,如何经由正确的政策选择,落实到对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落实到各个相关领域和环节的实质推进,就更为值得关注、值得做更深入的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专访中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作了梳理,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视角提出了教育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进行了对策分析,相信读者同我们一样,能够从中获致启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艾伦·泰特 陈垄
本文概述了开放和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支持的理念和模式。作者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讨论开放和远程教育这门学科的由来,并据此提出学生学习支持的定义:“为作为个体或小组成员的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旨在促进他们进行学习互动,在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予支持”。本文提出,学生学习支持在开放和远程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些支持是学生所渴望得到的;其次,这些支持可以减少学生的辍学率,提高他们学业有成的机会;再者,这些支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除此以外,本文也描述了学生学习支持中导学、指导及咨询这几项主要的活动。迄今,关于远程教育中建立学习中心的模式很多,包括极简模式、伙伴模式、独享模式、社区模式与企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耿成义
对身处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而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影响力扩展方式和覆盖区域的变化,并因此形成新的公共领域。知识分子借助这些公共领域,形成了各种相互交错和重叠的共同体,并交织而成一个巨大的以都市为中心、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逐级辐射的等级性的知识分子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的扩展功能,使得知识分子和公众之间需要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借以沟通、弥合,而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可以成为其间一个必然的也是事实上的纽带。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知识分子 终身学习 弥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