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6)
- 2023(14993)
- 2022(13027)
- 2021(12529)
- 2020(10585)
- 2019(25028)
- 2018(25385)
- 2017(48781)
- 2016(27023)
- 2015(31011)
- 2014(31901)
- 2013(31529)
- 2012(29031)
- 2011(26250)
- 2010(26631)
- 2009(24377)
- 2008(24269)
- 2007(21675)
- 2006(18630)
- 2005(16570)
- 学科
- 济(105498)
- 经济(105378)
- 管理(75198)
- 业(71264)
- 企(59012)
- 企业(59012)
- 方法(50680)
- 数学(43701)
- 数学方法(43195)
- 农(28949)
- 财(27006)
- 中国(26984)
- 学(26406)
- 业经(22651)
- 地方(21453)
- 理论(20327)
- 贸(19754)
- 贸易(19743)
- 制(19212)
- 农业(19193)
- 易(19119)
- 和(17579)
- 务(17422)
- 财务(17343)
- 财务管理(17292)
- 企业财务(16239)
- 技术(15910)
- 银(15891)
- 银行(15831)
- 环境(15652)
- 机构
- 大学(389224)
- 学院(387376)
- 管理(150133)
- 济(146833)
- 经济(143233)
- 理学(129255)
- 理学院(127755)
- 研究(126162)
- 管理学(125400)
- 管理学院(124710)
- 中国(93524)
- 京(83519)
- 科学(81091)
- 财(67919)
- 所(65287)
- 农(64368)
- 研究所(59334)
- 业大(59063)
- 江(58540)
- 中心(58212)
- 范(54752)
- 财经(54308)
- 师范(54235)
- 北京(53224)
- 农业(50778)
- 经(49007)
- 州(47916)
- 院(44989)
- 经济学(43637)
- 师范大学(43558)
- 基金
- 项目(256402)
- 科学(198119)
- 研究(189558)
- 基金(180875)
- 家(156786)
- 国家(155417)
- 科学基金(131633)
- 社会(113732)
- 社会科(107370)
- 社会科学(107337)
- 省(102135)
- 基金项目(96606)
- 教育(89320)
- 自然(85966)
- 划(85906)
- 自然科(83818)
- 自然科学(83794)
- 自然科学基金(82250)
- 编号(81120)
- 资助(75385)
- 成果(67134)
- 重点(57341)
- 部(56095)
- 课题(55969)
- 发(54491)
- 创(52734)
- 项目编号(49355)
- 科研(49152)
- 创新(49084)
- 大学(48517)
- 期刊
- 济(163117)
- 经济(163117)
- 研究(113107)
- 中国(74851)
- 学报(62673)
- 农(58024)
- 科学(55744)
- 财(53143)
- 教育(52699)
- 管理(52254)
- 大学(46347)
- 学学(42807)
- 农业(40020)
- 技术(35696)
- 融(31270)
- 金融(31270)
- 业经(27613)
- 财经(25720)
- 经济研究(25154)
- 图书(24197)
- 经(21819)
- 问题(21386)
- 业(21363)
- 理论(19246)
- 技术经济(19007)
- 版(18723)
- 科技(18144)
- 商业(17990)
- 实践(17821)
- 践(17821)
共检索到566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艾诗根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并将其确定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美国,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发端于文化传递理论,其理念在教育人类学领域中确立后出现了研究文化习得的转向,此后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的社会理论推动下,迈向了实践本位学习的研究,成为西方学习理论的主流话语。学习人类学的研究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学习问题提供了人类学经验,拓展了当代教育学科的文化和学习观念,充实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人类学范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选择,在方法论意义上与书斋—宏大理论范式形成对比。在内涵特征上,人类学范式以"他者眼光"与"推他及己"为核心,从"田野"出发衍生出作为方法的多种形态。但面对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与发展性,人类学范式显露出一定局限,应从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人类学范式的宏观修正;传统"田野"反思及其"方位感"与"历史感"重构;田野工作中"专业"与"非专业"的意义整合;发展"关系个案研究"与微观分析;追求"大实证主义"范式。
关键词:
教育研究 人类学范式 田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文化取向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主要兴起和发展于美国,其当代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是关于学习的研究成就,这一成就正从根本上改变当代教育学的学习观念。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向心理学等学科借鉴、坚持和改进田野工作,尤其是重建该学科的中心概念——文化。这些经验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姗泽
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人类学对文化价值立场的坚守提供教育研究新的审视角度;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结论提示人的教育的独特性;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帮助教育研究者看到当前中国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学研究坚持的独特的田野考察法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教育研究要深入人的发展的立体及细微层面;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际,尽力展示最真实而鲜活的教育现实;自下而上的理论框架构建形式有利于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理论。人类学的他者言说系统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研究中要观照体系内部生命体内在的需求;在教育研究中要站在第三方审视教育问题。
关键词:
人类学 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姚秀颖
本文分析了目前教育研究的两种主要的方法论范式———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详细介绍了解释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并讨论了其对教育研究,尤其是对质化研究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元玲
在美国的课堂教学领域,人类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互动方式与参与结构、认知与读写活动以及学生的对抗行为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了解美国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人类学 美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巴战龙
"何谓教育人类学"是一个令包括人类学和教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从业者困惑不已的问题。传统上,教育人类学的界说范式是"归属+对象+方法",但这一界说范式在知识的更替速度日趋加快、知识生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苍白无力,学科界说范式转换迫在眉睫。回顾与检视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重建以来的学科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育人类学传统界说范式的实质是学术领域的"圈地运动",浸淫其中的学术政治比例和浓度过大。鉴于当前学科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教育人类学界应该主动作为,适时将界说范式从传统范式转换到新的范式,即"论题+主题+策略"的"新教育人类学"上来,重塑这门学科生产新知和洞察生活的能力,走"积累性知识生产"和"标志性作品打造"两轮驱动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教育人类学 社会科学 范式转换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空间人类学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它的研究历史还不长,“空间人类学”的综合性在于用定性的宗旨构成空间的方法和它固有的融于多学科的空间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作为 刘人怀 田广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导研究范式与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比较,来探索中国本土营销研究的未来发展路向。当前营销研究所采用的主导研究范式是实证研究范式,基于数据调查与分析,试图运用计量模型来揭示营销现象中的变量关系;而人类学研究范式则关注营销现象中的各种"田野",运用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多元的思路来阐释其中蕴含的意义。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点,但从与中国文化的对接角度来看,至少在本土研究的初期,中国营销学人应借鉴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尤其是人文主义范式,深植在丰富的本土营销实践沃土中去构建稳固的理论基础,由此扎实推进中国本土营销科学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爱芹
在人类学视角中,情境学习理论有其本身的特征和核心要素,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学习则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实现的,整个学习过程则被理解为文化的吸收与融入,最终实现在共同体中身份的转变。根据这一理论,职业教育应该建构情境,以活动为载体来传授知识,在对时间情境的参与中进行学习,而教师则是能力发展的引导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昭
设计人类学是当下设计产业发展和人类学自我审视下诞生的研究分支。缘起1990年代,于2010年代确立其学科分野的地位。研究类型可分为应用性和批判性两大类。受到21世纪以来艺术人类学和科学社会学思潮的影响,人类学视域下的设计,不再仅仅被作为物化"结果",而是被更多地作为行为的"过程"加以探讨。"设计",不再是某种文化含义或社会结构的固态投射,更是"文化或社会"生成过程之本身。这一由"结果"的设计转为"过程"的设计的内在转向,是设计人类学确立的根本动因。"符号学"和"ANT理论",是现今设计人类学对"过程"之"设计"探求的两大理论范式。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不断对以"文化与社会"为核心概念的结构化方法提出挑战。对"过程"之设计的探索,无疑对未来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设计过程 设计人类学 ANT理论 符号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涂元玲
美国人类学领域中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作为人类学研究附带产品的教育研究;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教育问题作为研究主题的教育研究;20世纪70年代之后———作为人类学独立研究领域的教育研究。每一时期均产生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人类学 教育研究 美国 民族志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焦
70年以来,费孝通就中国社会陆续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多元一体"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种主要理论全都显得有些过时了,都需要向前推进,以便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大转型要求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总结中国经验、讲出中国理论。然而,面对理论创新的不足,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亟需形成新的学术理论或者研究范式,也正在形成从"差序格局"到"社会结构转型",从"多元一体"到和"一国多族",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变中。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丹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丰向红
旅游作为人类学课题的合法性的确立是相对比较近期的发展——以在20世纪70年代瓦伦.史密斯(Valene Smith)编著的《东道主和客人:旅游人类学》(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为基石。当下,拥有理论和应用双重研究方向的旅游人类学是人类学中发展最快的支系之一。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