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
- 2023(1818)
- 2022(1443)
- 2021(1280)
- 2020(1003)
- 2019(2211)
- 2018(2214)
- 2017(3811)
- 2016(2178)
- 2015(2324)
- 2014(2239)
- 2013(2228)
- 2012(1855)
- 2011(1800)
- 2010(1780)
- 2009(1645)
- 2008(1770)
- 2007(1512)
- 2006(1206)
- 2005(1136)
- 学科
- 管理(7035)
- 业(6401)
- 企(6324)
- 企业(6324)
- 济(6318)
- 经济(6312)
- 教学(2920)
- 理论(2812)
- 方法(2792)
- 教育(2743)
- 财(2467)
- 学(2158)
- 务(2152)
- 财务(2152)
- 财务管理(2150)
- 业经(2147)
- 企业财务(2044)
- 数学(1890)
- 数学方法(1815)
- 中国(1773)
- 和(1745)
- 计算(1601)
- 算机(1568)
- 计算机(1568)
- 机化(1547)
- 计算机化(1547)
- 技术(1487)
- 农(1302)
- 划(1208)
- 环境(1208)
- 机构
- 大学(30625)
- 学院(29531)
- 管理(10645)
- 理学(9538)
- 济(9511)
- 理学院(9343)
- 研究(9311)
- 经济(9277)
- 管理学(9108)
- 管理学院(9049)
- 京(6671)
- 范(6589)
- 师范(6567)
- 教育(5841)
- 中国(5787)
- 科学(5573)
- 师范大学(5562)
- 财(4745)
- 江(4492)
- 北京(4373)
- 所(4368)
- 中心(4116)
- 研究所(3991)
- 财经(3890)
- 技术(3755)
- 经(3529)
- 州(3505)
- 院(3402)
- 业大(3384)
- 商学(3078)
共检索到4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容翠 伍远岳
学生的学习意义感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寻求个体与知识之间稳定的意义联系,对学习各方面产生强烈的意义确认和价值认同的一种意识活动,它既是评价学生学习的起点标准,又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价值标准,还是缓解学习虚无主义危机的有效标志。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意义理解、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认同和对学习过程的价值体验三个方面。深化课堂教学,为意义而教,需要通过背景导入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理解,需要通过经验回归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需要通过文化回应来营造价值体验的氛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艳 吉标
学习自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或帮助下自愿、自觉和自主的学习权利与学习状态。从内容上看,学生的学习自由至少包括行为自由和思想自由两个层面;根据状态的不同,学习自由又呈现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对于学习活动而言,自由具有本体性意义。没有自由,就无所谓真正的学习,自由是学习活动的应然特征;自由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自由还是创新的摇篮。任何一种自由,都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都是一定规范下的有约束的自由。
关键词:
学习自由 价值 限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辉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其合作共享的组织形式、实践指向的活动方式和共存共生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提高自为能力、实现主体交往、提升实践智慧、生成支持环境。
关键词:
教师 学习共同体 专业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宋国学
本文从技术角度、技术内涵的扩大化角度、学习观念角度、综合角度等方面介绍了关于e-学习的理解,并且从其内涵以及相关实践中总结了e-学习的实践价值所在,例如成本-效率、服务、速度和可持续性等。
关键词:
e-学习 理论内涵 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海弘
立足新时代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核心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关系入手厘清内涵,认为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会是终身学习实践的开展并促进社会发展的结果。其次,阐明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新形势下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要求。最后,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路径是:以我国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终身学习理念和体系为引领,以学校教育体系为基础,以体制和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为手段。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 教育变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海东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俞海山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两部分。如果说生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那么消费就是归宿点。可持续消费不但能直接减少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且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传红
广告从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并没有引起广告学者和产业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广告产业研究是广告产业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是广告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化和深化,拓宽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完善了广告学科体系,对指导中国广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广告产业 广告产业经济 研究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秀芹 李艳艳
怎样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教师必须清楚,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问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答案,需要教师之间通力合作。一、教师合作的内涵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形式,是两个或多个个体或组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现强 张福磊
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新社会运动的发展以及多个学科不同路径的研究共同开启和推动了关于"空间正义"的思考。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空间和正义两个角度对"空间正义"概念进行了阐释。"空间正义"不仅是正义在空间的表现,而且植根于空间和空间生产的过程,受空间所强化的支配和压制的影响。为使其更具政策意义,本文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空间正义"的具体内涵。"空间正义"不仅丰富了正义理论,推动了消除空间不公的社会行动,并且为许多相关社会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更重要的是它对认识和解决中国城市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空间正义 社会运动 城市空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中奇 顾卫俊
本文从绩效管理最基本的内涵、意义及方法入手,分析和解释了绩效管理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实际意义,对于读者理解绩效管理及应用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绩效管理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张婷婷
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性、专门性的学术概念提出至今不过10年时间,但已经成为社区教育领域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研究领域,丰富多样的实践更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内涵特征来看,只有同时具备本质意志、交互学习、生命成长、有机整体这四个典型特征的学习组织、学习团队,才能被称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其中的居民才能享受"共同体生活"。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关键词:
社区学习共同体 概念演变 内涵 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勇 兰春寿
终身学习者反馈素养是指学习者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具备主动寻求反馈、接受并应用反馈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倾向。终身学习者反馈素养具有持续性、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具有促进个人发展、推动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意蕴。因此,可从认同反馈价值、投入反馈活动、技术赋能反馈、加强对话反馈、创设反馈环境等五个方面探讨终身学习者反馈素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终身学习者 反馈素养 价值意蕴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鹭
库伯"学习圈理论"作为一种学习规律对成人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该理论包括具体体验、经验观察、抽象概念及实践检验四个环节,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经验总结及反思观察的重要性。成人教育改革应从学生现实需求出发,立足学习规律,力争通过学习过程的不断循环促进学生的专业提升及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习圈理论 价值内涵 成人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青松 蒋亦璐 郑炜君 刘暄葳
推行过往学习成果认证为全民提供多元学习机会已经成为全球终身学习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欧盟理事会等国际组织联盟长期致力于向全球推行过往学习成果认证理念并提供实施操作指南。资历框架的出现从标准层面助推了过往学习成果认证的快速发展,而数字时代的新兴技术对推进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平台建设,助力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过往学习成果积累、认证和转换提供了便利。基于国际过往学习成果认证模式探索和体制机制建设经验,融合数字技术赋能和资历框架标准支撑,解构了过往学习成果认证模型并提出了实施策略建议:第一,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设;第二,建立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并提供学习成果认证参照指南;第三,打造数字化过往学习成果认证平台与实施网络;第四,建立专项质量保障制度与监督评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