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8)
2023(2822)
2022(2215)
2021(2195)
2020(1721)
2019(3957)
2018(3840)
2017(6520)
2016(4085)
2015(4902)
2014(5082)
2013(4469)
2012(4192)
2011(3621)
2010(3749)
2009(3345)
2008(3413)
2007(3214)
2006(2693)
2005(2563)
作者
(10375)
(8496)
(8342)
(8222)
(5570)
(4083)
(3978)
(3390)
(3229)
(3197)
(2977)
(2934)
(2883)
(2682)
(2674)
(2638)
(2582)
(2501)
(2481)
(2448)
(2183)
(2070)
(2012)
(1957)
(1939)
(1927)
(1924)
(1862)
(1760)
(1735)
学科
(12831)
经济(12820)
管理(9064)
(7455)
企业(7455)
(7232)
教育(6670)
方法(5647)
理论(5259)
教学(4763)
中国(4723)
业经(4011)
文化(3711)
数学(3560)
思想(3440)
数学方法(3421)
政治(3418)
思想政治(3311)
政治教育(3311)
治教(3311)
德育(3278)
(3257)
(3161)
产业(2871)
地方(2810)
(2808)
(2618)
贸易(2612)
(2549)
市场(2328)
机构
大学(53800)
学院(53671)
(17967)
研究(17684)
经济(17448)
管理(16952)
理学(14604)
理学院(14282)
管理学(13801)
管理学院(13688)
中国(12104)
(12085)
(11824)
师范(11769)
科学(10815)
教育(9584)
师范大学(9447)
(8959)
(8421)
(8371)
中心(8006)
北京(7919)
研究所(7636)
(7193)
技术(7141)
财经(6459)
(6405)
职业(6400)
业大(6248)
(6171)
基金
项目(34487)
研究(29391)
科学(27610)
基金(22932)
(19059)
国家(18798)
社会(17595)
社会科(16485)
社会科学(16484)
教育(16142)
科学基金(16101)
(14628)
编号(13467)
(12642)
成果(12107)
基金项目(11729)
课题(10629)
资助(9235)
(9210)
自然(9194)
自然科(9019)
自然科学(9018)
自然科学基金(8848)
大学(8337)
重点(8322)
项目编号(8314)
规划(8209)
(7680)
(7613)
(7486)
期刊
(21186)
经济(21186)
教育(21088)
研究(18535)
中国(17040)
学报(7747)
管理(7653)
科学(7020)
(6553)
大学(6540)
学学(5721)
(5447)
技术(5097)
职业(4945)
(3890)
金融(3890)
农业(3867)
财经(3792)
图书(3623)
成人(3539)
成人教育(3539)
经济研究(3530)
(3428)
业经(3169)
(3104)
论坛(3104)
高等(2968)
(2959)
问题(2923)
书馆(2828)
共检索到85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增强与振拔和学生关于学习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念与思维范型(即学习文化观)有着紧密关联。囚禁于苦楚学习文化观视域,学习者因对"苦学"信条的恪守与服膺以及对"苦学"路径的遵从和依赖,从而导致其学习力的贫困、乏力与积弱。立足于"享受"学习文化观,赋予人类学习以鲜明的内在满足性、精神超越性和自主反思性逻辑与品质,则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力呈现丰富和充盈之态。我国乐学思想生命力的释放、儿童兴趣取向课程教学观的构筑、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协同性学习方式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帅良余  
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我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它既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全面深入的发展,这是各级组织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组织学习文化的视角进行相关探索,解析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好地深化认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依托组织学习文化的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对学习缺乏内在的热情与兴趣,难以突破考试或其他外在的功利限制来理解学习的丰富内涵,是学习文化危机的惯常表象。从文化角度透视人类学习史可以发现,真正的学习乃是一种文化活动,选择它,人类能将自身的创造力与优秀品质释放出来,品尝其他活动难以得到的自由、幸福与成功。因此学习并非绝对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关键就在于能否转换学生的学习文化观。在考试或其他外在功利压力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学习史,建构一种大气的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文化,并通过自己的求知与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文化意义,而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之所以能使学生喜爱学习,不仅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更在于他们是一个榜样学习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  
本文认为,高职学习文化的培育必须以资源导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学习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高职学习文化建设的路径在于以办学理念统领学习文化方向,以高职学科建设为平台,以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加强教师对学习文化的引导与培育作用,打造学习团队,为学习文化建设开辟道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正德  
教师学习文化具有复杂的结构,它被赋予不同的载体之后,形成教师学习物质文化、教师学习制度文化、教师学习精神文化三个层面。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当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物质文化匮乏、学习制度文化僵化、学习文化价值功利。因此,要制定乡村教师学习专项资金制度和学习援助计划,建立乡村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保障乡村教师的学习经费和学习资源,重构乡村教师学习物质文化;制定支持乡村教师学习的政策规章,建立科学的教师学习评价制度和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重构乡村教师学习制度文化;更新教师学习文化价值观念,变革个人主义学习文化样态,并通过优秀教师学习文化的引领,重构乡村教师学习精神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马琳琳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繁荣、政体不断完善,中国文化形态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终身学习文化在价值理念、行为和风尚上面临着大众文化对其的消解、网络文化对其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对其解构的当代境遇。进而在群体内部、"虚"与"实"的社会间、国与国的差异化下,中国终身学习文化一方面基于传统,另一方面与时俱进,从而焕发新的生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丁念金  
学习文化是积淀了文化精神的各种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属性。学习文化优化人性的依据有三:优化人性是必要的;优化人性是可能的;学习文化对优化人性中起核心作用。学习文化的人性优化功能的构成有四个方面:改进人的生理结构;调节人的需要;塑造人的心智;改善人类生态。实现学习文化的人性优化功能的主要方略有:在学习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将素质文化置于学习文化的核心;将形成健全人格作为学习的基本宗旨。学习型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学习文化的人性优人功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游清泉  
进入21世纪,人类必须寻求发展一种新的学习文化,这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终身学习;自我管理的学习;协作和主动的学习;自我完善的学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锦霞  钱小龙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元化理论的不断引入,数字化学习逐步过渡到了第二阶段,即eLearning 2.0时代。理论基石的演变意味着数字化学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引领着学习文化的发展以及学习范式的重构。理论基础的演变体现为新观点和新理论的引入,如弱连接理论、墙洞理论、联通主义理论等。学习文化的变革体现为"去教师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习范式的变革则体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共享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为主并采用生成性的学习模式。基于多元化理论以及Web2.0为技术基础的数字化学习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学习文化、理念和范式均发生了改变,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纪宁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在学习理论领域内的标志性成果,对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校园社区文化和学习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两者融合起来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作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校园社区文化和学习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融合途径与实施策略进行有益探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本文将在分析 TIMSS 与 PISA 研究项目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文化的重要特点,即着重自主积极的数学活动,加强学科综合的学习,倡导问题解决性的学习、社会—交往性的学习。然后分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些学习文化特点的可行性措施,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复杂情景,鼓励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发现数学导向的问题,从事数学与其它学科结合的学习。最后通过教学案例,展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这些学习文化特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桑新民  
本文认为,在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20世纪文化、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但却受到各种现行观念、政策、体制的阻碍和束缚。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坎坷的过程,为了寻找、选择阻力和代价较少的前进道路,需要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和教育智慧的教育改革家们联合起来,不断总结和提升来自教育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设计和推动教育系统在复杂、渐进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文章总结了笔者近15年来在学习文化创新中经历的三个阶段,从学习方式的教育哲学视野中提出了"整体生成学习论",和其中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儒德  
大学生的学习观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现象和经验的直观认识。其发展经历了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倾向的顺序 ,但学习观的各个维度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 ,这是由于受大学生自身学习经验、所学专业、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学生的学习观反过来对学习成绩、认知过程及策略、自我调节以及学习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生学习观的转变也应当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辉  
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带来的文化方面的碰撞要求我们必须从文化的层面来思考留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必须以人文素质为中心,以文化的间性理论为基本原则,以“和”为主要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