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9)
- 2023(13847)
- 2022(11192)
- 2021(10154)
- 2020(8388)
- 2019(18559)
- 2018(18429)
- 2017(34769)
- 2016(19026)
- 2015(20964)
- 2014(20718)
- 2013(19816)
- 2012(17693)
- 2011(16006)
- 2010(16439)
- 2009(15608)
- 2008(15109)
- 2007(13882)
- 2006(12693)
- 2005(11705)
- 学科
- 济(68490)
- 经济(68396)
- 管理(57060)
- 业(51587)
- 企(42131)
- 企业(42131)
- 农(23968)
- 中国(23719)
- 方法(23082)
- 财(19956)
- 数学(19112)
- 数学方法(18693)
- 业经(18194)
- 制(17799)
- 农业(15081)
- 学(14950)
- 地方(14656)
- 银(14235)
- 银行(14214)
- 贸(14045)
- 贸易(14034)
- 行(13719)
- 易(13645)
- 理论(13553)
- 策(13360)
- 体(12925)
- 融(12770)
- 金融(12762)
- 教育(11207)
- 务(10852)
- 机构
- 学院(257893)
- 大学(254793)
- 济(103680)
- 经济(101250)
- 管理(95135)
- 研究(89035)
- 理学(80248)
- 理学院(79394)
- 管理学(77729)
- 管理学院(77259)
- 中国(69287)
- 京(54161)
- 财(52361)
- 科学(52193)
- 所(44167)
- 江(43263)
- 农(42699)
- 中心(41941)
- 财经(39482)
- 研究所(39462)
- 范(36469)
- 师范(36096)
- 经(35660)
- 业大(35418)
- 北京(34098)
- 州(33732)
- 农业(33138)
- 院(32602)
- 经济学(31301)
- 技术(29749)
- 基金
- 项目(165249)
- 科学(130834)
- 研究(126537)
- 基金(118051)
- 家(101740)
- 国家(100841)
- 科学基金(86899)
- 社会(79613)
- 社会科(75381)
- 社会科学(75369)
- 省(66027)
- 基金项目(59747)
- 教育(59704)
- 划(55163)
- 自然(53675)
- 编号(53575)
- 自然科(52547)
- 自然科学(52531)
- 自然科学基金(51574)
- 资助(48115)
- 成果(45400)
- 课题(38615)
- 重点(37565)
- 发(36418)
- 部(35886)
- 创(34474)
- 国家社会(32872)
- 项目编号(32699)
- 性(32460)
- 年(32262)
共检索到412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赖旭昕 贾涛 林峰
在有限周期内,构建了考虑缺陷品的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型。在此模型中,制造商采用批对批策略生产-配送产品,且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学习效应。零售商负责检验产品质量以保证市场需求能够被满足,但其检验过程中存在两类检验错误。通过准确衡量每次周期内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成本构成,得到了有限周期内一体化供应链的总利润函数,进而探讨了一体化供应链最优的生产批次,以及最佳的订购周期。通过分析理论性质和数值算例,首次结合学习效应的边际递减特征,分析了两类检验错误对于零售商订购量以及制造商生产计划的影响;并探讨了学习效应对于制造商生产速率的促进作用,使得制造商在有限产能约束下能够及时满足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
关键词:
缺陷品 学习效应 一体化决策 有限周期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可嘉 金炼 林月柑
针对存在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供应商数量选择问题,分析了由交易成本、风险损失、采购成本构成的采购总成本与供应商数量的关系。首先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风险和市场的需求风险,引入数量弹性契约,对供应链中断风险进行了考察。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采购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考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最优供应商数量决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了机会主义成本、合作程度、市场需求均值、弹性系数、供应风险概率等相关参数对最优供应商数量的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玉伟 贾涛 高艳
研究了供应链中单一生产商对多零售商的协调生产-配送策略问题。生产商配送单一产品给多个异质零售商,为了降低相关成本,根据零售商的订货周期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零售商的共同订货周期为T,另外一组零售商的订货周期为T/λ,而供应商的生产周期是KT(λ,K均为正整数)。供应链的目标是综合考虑供应商生产成本、配送成本、库存成本以及给所有零售商的补偿成本,并决策K和T以使得总成本最小。通过参数分析构建了两种情况下的一体化生产-配送决策模型,分析给出了其数学性质,得到了理论结果以确定最优决策,并说明了相关管理启示。通过数值对比分析,得出了分组配送策略可以改善供应链绩效的结论,并由此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一体化模型 库存管理 分组策略 多个买方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名武 王霖
针对零售商对制造商进行投资减排产生的溢出效应问题,构建一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研究单一零售商投资减排和两个零售商都投资减排的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发现,两个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其自身所占市场需求规模成正比,单一零售商投资减排总能使两个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非投资方的利润与溢出系数成正比,投资方与非投资方的利润相较于不投资时的改善度均与其所占市场需求规模成反比。通过算例对比两个零售商分别单独投资与不投资时的利润改善度,发现可能出现溢出过大的情况,从而削弱零售商投资的积极性、产生逆向选择行为。
关键词:
溢出效应 低碳偏好 合作减排 主从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建佳 张鑫月
构建制造商领导、零售商领导和集中决策三种决策模型,利用Nash博弈、Stackelberg博弈分析比较不同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减排、零售商具有CSR的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的影响。通过MATLAB进行算例仿真,对比分析各均衡结果,验证结论正确性,研究表明:无论何种权力结构,随着零售商CSR水平的增加,虽会导致自身利润降低,但会提高减排水平、回收率、其他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总效用;随着碳减排成本系数的增大,减排水平、回收率、各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总效用都会降低;集中决策下的零售价总是最低,减排水平、回收率及供应链总效用总是最高,即集中决策为最佳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总是在自身作为供应链领导者时获得更高的利润。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建佳 张鑫月
构建制造商领导、零售商领导和集中决策三种决策模型,利用Nash博弈、Stackelberg博弈分析比较不同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减排、零售商具有CSR的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的影响。通过MATLAB进行算例仿真,对比分析各均衡结果,验证结论正确性,研究表明:无论何种权力结构,随着零售商CSR水平的增加,虽会导致自身利润降低,但会提高减排水平、回收率、其他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总效用;随着碳减排成本系数的增大,减排水平、回收率、各成员利润和供应链总效用都会降低;集中决策下的零售价总是最低,减排水平、回收率及供应链总效用总是最高,即集中决策为最佳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总是在自身作为供应链领导者时获得更高的利润。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祖庆 蒋连杰 孟丽君
消费者偏好会影响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基于Hotelling模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中消费者偏好对新品和废旧产品的定价策略及供应链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表明,低碳新品和普通废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偏好成正比,普通新品和低碳废旧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偏好成反比;且在供应链之间存在竞争时,分散化决策比集中化决策能给供应链带来更大的利润,有别于经典供应链理论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此外,还研究了废旧品回收率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政府设定更高的低碳废旧品回收率能有效促进低碳产品的普及。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祝爱民 王慧慧 于丽娟
针对由一个零售商与两个供应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讨论供应中断时采购量由需求函数分配或按比例分配两种不同情形下的考虑风险规避的供应链采购与定价决策。结果表明:零售商的采购量随中断风险的下降而减少,对供应能力较弱的供应商更敏感;供应商的定价决策更受竞争对手供应能力的影响。预先采购分配、额定比例的设置均会扰乱供应商定价,从而降低零售商的收益且不利于供应商提高自身供货能力的积极性;零售商的采购量会随风险规避系数的升高而增加,由此造成的自身囤货以及供应商抬价行为均会大幅降低零售商期望收益。研究结果可为真实市场中零售商面对供应中断风险时如何进行采购决策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俊霖 赵晓波 宋亚楠 陈建铭
大量经济学实验研究证实了公平关切和学习效应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力。本文研究三人组供应链系统,通过区别设计个体自我学习以及社会学习的实验环境,对比考察备用供应商的公平关切程度,以及制造商和备用供应商学习曲线的特点。实验结果支持了学习效应存在的假设:随着实验期数的增加,单期决策时间逐渐减少,备用供应商的整体拒绝率逐渐降低,制造商的策略逐渐集中。进一步构建了引入公平关切的强化学习模型。通过参数估计发现在个体自我学习和社会学习实验环境下,备用供应商的横向公平关切程度均较为显著,信息共享对备用供应商的横向公平关切偏好无明显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林峰 贾涛 高艳 李小凡
一个供应商用多个同质车辆给多个零售商配送一种易腐品,满足多个周期中零售商的需求,决策计划期内零售商的到货计划、供应商的生产计划以及车辆路径问题以最小化系统总成本。考虑质量时间窗、载重成本、车辆返回时间间隔等因素,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模型分为一个主问题、两个子问题,采用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和配送量调整机制来进行求解,通过数值算例和灵敏度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孙立成 于锦涵 王雨时
为了研究碳交易政策下供应链成员过度自信心理对供应链减排决策的影响,以一个低碳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供应链成员完全理性、仅制造商过度自信、仅零售商过度自信以及供应链成员均过度自信4种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各模式下供应链的减排策略,为企业减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如下结果。1)在碳交易政策下,制造商过度自信时,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制造商利润都会上涨,零售商利润则会小幅下降;零售商过度自信时,市场环境较好,则制造商利润上涨,零售商利润下降,市场环境较差则情况相反。2)在不同的碳交易价格下,零售商利润随制造商过度自信的增加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当碳交易价格较高时,零售商利润随制造商过度自信的增加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碳交易价格较低时,零售商利润随制造商过度自信的增加而减少。3)与供应链成员理性的情况相比,制造商过度自信或零售商过度自信均提高了产品的减排率,并且这种影响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涨而变大。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过度自信 减排决策 博弈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晓宁 刘晓冰
针对存在预售且通过网络与传统渠道销售的现实状况,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权力对等的Vertical Nash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比较三种权力结构下各成员最优策略及绩效,分析关键因素的敏感性,检验模型的鲁棒性。研究发现:三种博弈下各权力主体的最优策略及绩效均受渠道替代程度、单位生产成本等关键因素影响。渠道替代程度越高,制定的双渠道价格越高;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预售市场需求呈现向现售市场转移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晓艳 王甜甜
为研究大数据与环境责任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以单一绿色制造商、零售商以及大数据服务公司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两种收益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得出各模型的最优决策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与零售商进行集中决策时供应链的总需求量与总利润较大,网络渠道与零售渠道的最优价格随着投资大数据成本的增加而增高。当制造商的环境责任程度增强时,零售商的利润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小。当零售商的环境责任成本增加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均减小。同时,随着产品的绿色水平越高,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最优利润越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旭阁 邱若臻 孙月
针对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竞争性零售平台组成的供应链,研究了竞争环境下考虑平台差异度的供应商定价和零售平台收益分成决策问题。在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基础上,讨论了供应商高、中和低三种定价策略下的需求函数,构建了以竞争性零售平台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Nash-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给出了供应商三种定价策略下平台和供应商的均衡决策,分析了平台差异度对供应链均衡决策和成员利润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文中结果,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和决策建议。研究表明:(1)供应商的定价策略和平台之间的差异度显著影响供应链成员双方的决策和利润,因此供应商和平台应根据不同的定价策略和平台差异度来制定定价决策和收益分成决策;(2)在不同的定价策略下平台差异度的增加会损害供应商的利润,但可能会使竞争性零售平台获益,因此平台方更有动机为消费者提供特色化购物体验以增加平台差异度;(3)尽管平台和供应商分别在不同的定价策略下获得最高利润,但仍可通过设计额外的机制(例如,纳什讨价还价)来确保交易的达成。该研究为供应商和竞争性零售平台在考虑平台差异度时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和制定收益分成率提供了决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义廷 刘丽文
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研究了制造商直销渠道个性化服务的最优决策问题,并分析了在零售商渠道面临随机需求的情况下服务水平对零售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均衡状态下,随着线上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的偏好程度的提高,线上售价会提高,线下价格先降低后上升;当该偏好程度高于一定阈值后,供应链双方的利润都会大幅增加,双方从服务改进中获益;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强,价格竞争加剧、利润降低;签订两部定价合同可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并缓和渠道间的横向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