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491)
2022(7612)
2021(7041)
2020(5805)
2019(13360)
2018(12401)
2017(23650)
2016(12057)
2015(13589)
2014(12921)
2013(12935)
2012(11953)
2011(10880)
2010(10837)
2009(10486)
2008(9388)
2007(7991)
2006(7001)
2005(6554)
作者
(31712)
(26531)
(26291)
(25204)
(16846)
(12706)
(11903)
(10281)
(10143)
(9102)
(9063)
(8753)
(8541)
(8275)
(8271)
(8098)
(7768)
(7751)
(7740)
(7104)
(6511)
(6267)
(6168)
(5956)
(5941)
(5893)
(5659)
(5406)
(5219)
(5204)
学科
(54839)
经济(54785)
(35752)
管理(35184)
(29618)
企业(29618)
(26339)
金融(26339)
方法(25659)
中国(24287)
数学(23766)
数学方法(23620)
(23396)
银行(23395)
(22725)
(16485)
(14042)
(13146)
贸易(13132)
(12950)
(12559)
业经(11501)
中国金融(11285)
(10430)
财务(10410)
财务管理(10395)
企业财务(10024)
地方(9892)
(9308)
农业(8728)
机构
大学(171958)
学院(167905)
(86286)
经济(85033)
管理(65538)
研究(59467)
理学(57007)
理学院(56435)
管理学(55813)
管理学院(55503)
中国(54239)
(40042)
(35134)
财经(32558)
经济学(30254)
(30120)
科学(29784)
中心(29566)
(27654)
经济学院(27581)
研究所(25181)
财经大学(24943)
(23265)
金融(22892)
北京(22672)
(21587)
(21542)
(21119)
(20079)
商学(20009)
基金
项目(113748)
科学(92889)
基金(88980)
研究(85105)
(76600)
国家(76044)
科学基金(66631)
社会(60296)
社会科(57701)
社会科学(57693)
基金项目(45782)
自然(39981)
(39511)
自然科(39247)
自然科学(39241)
教育(38833)
自然科学基金(38643)
资助(37075)
(34283)
编号(31051)
(27989)
国家社会(27591)
重点(25557)
教育部(25292)
成果(25080)
(24951)
中国(24879)
(24526)
人文(23811)
创新(23462)
期刊
(83501)
经济(83501)
研究(56142)
中国(34092)
(33483)
金融(33483)
(30172)
管理(24509)
科学(21691)
学报(21432)
(19111)
大学(17591)
财经(17028)
学学(16538)
经济研究(16437)
(14765)
教育(14351)
农业(12554)
技术(12206)
(12181)
国际(11249)
问题(10963)
世界(10882)
业经(10718)
统计(8881)
技术经济(8385)
(8148)
理论(7803)
(7758)
决策(6941)
共检索到257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蒋海  范世龙  李东辉  
在修正的Carlton(1983)公司选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基金公司的学习效应和金融中心偏好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金融中心偏好的概念。同时运用1998~2007年中国基金公司年度面板数据,对学习效应和金融中心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基金业存在明显的学习效应和金融中心偏好,他们对基金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维久  何小锋  
文章使用中国股市自1993年发行制度建立以来到2012年第八次IPO暂停前的IPO事件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金融中心偏好,即在同等条件下是否金融中心的企业更易于上市?研究发现,在控制财务指标、中介机构等因素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金融中心偏好。表现为金融中心企业比非金融中心企业具有更短的IPO年龄,金融中心这种优势随企业国有股比例提高而强化。随着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在核准制下金融中心偏好有所弱化,但在沪市主板市场仍然存在。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地理因素可以影响股票发行。文章建议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制度,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以减少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立峰  潘英丽  
本文利用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及其相应国家的大量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方法对国际金融中心演进水平与东道国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展会对东道国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国家财政收入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效应,而证券业的发展对东道国福利水平的效应不明显,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对降低东道国失业率也没有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清民  孙雪  
针对高管特质在企业中的创新激励问题,本文从高管特质(特征与异质性)、风险偏好方面入手,结合不同科技类和所有制样本资料,探索其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高管特质中的年龄、任期和教育水平有显著创新激励作用,尤其是在高科技类或非国有类企业中更明显;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专业异质性在非科技和非国企中创新激励作用显著,任期异质性导致公司风险加剧,年龄异质性则有利于分散创新风险。公司运营中,企业创新激励和高管风险偏好呈非线性关系,而且在适中的风险偏好区间内,创新激励有一定刚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立峰  雷强  
国际金融中心的演进过程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5个城市金融业1980~2006年间的经验数据,本文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诸如宏观经济增长、对外开放水平、国内管制程度、国内要素供给和成本等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演进的影响方向大致是确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峰  李志生  
文章利用我国某证券公司2011—2014年投资者普通证券交易和融资融券交易数据,对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前后的交易偏好及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投资者交易偏好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在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之前对小市值和高异质性波动的股票具有显著的交易偏好;而融资融券业务的开通,有效地改变了投资者的交易偏好,使得投资者在参与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对大市值、高账面市值比、低异质性波动的股票具有显著的交易偏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军山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因素都可以分为基础性因素、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本文分析了三种因素对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根据和意义。在实证上检验了上海自身的基础以及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在三种因素上的差距所在,最后着重从产品市场建设以及诚信体系和商务成本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侍夏芳  陈银球  李坤  
高校研究生就业偏好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情况,对国家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现阶段研究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研究生对就业地区的偏好和就业单位的偏好情况。同时,结合性别、年龄、学业成绩、生源地等客观变量,薪酬待遇、离家距离、城市发达水平等主观变量,对武汉市高校研究生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研究生就业偏好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单位的偏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就业偏好倾向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群体特征,为教育部门和高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牛志勇  高维和  江若尘  
公平偏好行为成为渠道成员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公平偏好下渠道成员的价格决策。通过博弈实验方法研究渠道成员的价格决策并做进一步的动态检验,分别设定控制条件、公平关系和权势关系3个条件研究不同环境下的价格决策,并对价格决策的动态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Logit模型估计偏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决策者制定的价格低于传统理论分析的结果,接近于公平偏好理论下的结果,证明存在公平偏好;权势关系下渠道的整体收益最低,公平关系下的收益最高,说明公平偏好确实在渠道交易中起正面效用;激烈的竞争导致公平偏好下降,实验者经济目标和公平偏好随时间变动有互动关系。研究结果可对渠道价格契约的设计提出指导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柯遵妍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与盈余管理均为公司印象管理行为,管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其个人特征不仅会影响公司发展,还会影响公司印象管理程度。以2016~2020年沪深A股披露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偏好特征为切入点,从公司风险资产投资程度与管理层个人偏向层面出发,探究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管理层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避免盈余管理行为的曝光,管理层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宽松。在两职合一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占雷  张静  张宏涛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能否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两阶段的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为金融的研究范式,考查下游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金融工具选择偏好。以融资优序理论为基础,构建Ordered-probit模型,对2008~2014年中小企业板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零售商在面对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以及质押类等融资工具时,偏好选择预付款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鸿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此理论也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和负债能力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洋  张玉梅  梁可可  
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密不可分,融资方式不仅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还不发达,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而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别。为此,应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完善企业制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家玮  
城市品质是城市满足人的需要的固有禀赋总和,在吸引人才集聚、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我国49个头部城市的特征数据,对高学历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城市品质偏好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对创新人才集聚的影响显著,城市层次越高、区域首位度越强就越能吸引更多、更高学历、来自更远距离的创新人才;经济水平、社会包容性、环境舒适性以及创新支持网络等城市品质要素对创新人才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短期停留相比,有长期居留意愿的创新人才会更为重视城市包容性和舒适性因素,而对经济因素的要求趋于降低。这表明,引、育、用、留创新人才,在经济支持之外,需要更加长远地考量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思想碰撞的创新网络等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和激励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靳涛  褚敏  
本文基于D—S垄断竞争框架下的自由资本模型,探究了转移支付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影响,并以中国1995~2008年的省际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转移支付与外商直接投资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倒U型曲线,中国大部分省份转移支付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仍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正相关段,而且转移支付对中国不同区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995年以来中国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之后,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产生抑制作用但影响并不显著,转移支付的"挤出效应"和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扭曲都可能不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