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1)
- 2023(13619)
- 2022(11524)
- 2021(10753)
- 2020(9045)
- 2019(20657)
- 2018(20515)
- 2017(39780)
- 2016(21687)
- 2015(24126)
- 2014(23915)
- 2013(23894)
- 2012(21640)
- 2011(19180)
- 2010(19023)
- 2009(17698)
- 2008(17512)
- 2007(15370)
- 2006(13533)
- 2005(12082)
- 学科
- 济(91423)
- 经济(91311)
- 业(90671)
- 企(83568)
- 企业(83568)
- 管理(78553)
- 方法(41312)
- 数学(31878)
- 数学方法(31531)
- 业经(31488)
- 财(28630)
- 农(28474)
- 务(22072)
- 财务(22012)
- 财务管理(21993)
- 中国(20907)
- 企业财务(20827)
- 农业(20405)
- 技术(19459)
- 理论(18140)
- 和(17664)
- 制(17416)
- 划(16427)
- 地方(16369)
- 学(16076)
- 策(15738)
- 贸(15046)
- 贸易(15038)
- 易(14586)
- 体(13842)
- 机构
- 学院(308563)
- 大学(305172)
- 管理(130466)
- 济(123285)
- 经济(120793)
- 理学(112817)
- 理学院(111679)
- 管理学(110071)
- 管理学院(109509)
- 研究(95488)
- 中国(73011)
- 京(64948)
- 科学(58583)
- 财(56777)
- 农(49395)
- 所(47000)
- 江(45623)
- 财经(45583)
- 业大(45271)
- 中心(43139)
- 研究所(42542)
- 经(41429)
- 北京(40735)
- 农业(38712)
- 范(38622)
- 师范(38299)
- 州(36755)
- 经济学(35438)
- 商学(35347)
- 商学院(34998)
- 基金
- 项目(208218)
- 科学(165582)
- 研究(155748)
- 基金(151577)
- 家(130133)
- 国家(128944)
- 科学基金(113285)
- 社会(97877)
- 社会科(92690)
- 社会科学(92666)
- 省(82508)
- 基金项目(81162)
- 自然(73752)
- 自然科(72078)
- 自然科学(72063)
- 自然科学基金(70805)
- 教育(70738)
- 划(67948)
- 编号(64268)
- 资助(61438)
- 成果(50824)
- 创(45954)
- 重点(45596)
- 部(45590)
- 发(44306)
- 课题(43138)
- 创新(42101)
- 业(41975)
- 项目编号(40250)
- 国家社会(39544)
- 期刊
- 济(139189)
- 经济(139189)
- 研究(90016)
- 中国(56516)
- 管理(52455)
- 财(46118)
- 农(45988)
- 学报(43561)
- 科学(42375)
- 教育(34059)
- 大学(33621)
- 农业(32294)
- 学学(31705)
- 技术(28723)
- 业经(25910)
- 融(24572)
- 金融(24572)
- 财经(22192)
- 经济研究(21053)
- 经(18992)
- 业(18753)
- 问题(17955)
- 技术经济(17389)
- 现代(15931)
- 科技(15129)
- 理论(14841)
- 商业(14821)
- 图书(14777)
- 财会(14456)
- 实践(13474)
共检索到448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建
为什么我国代工企业难以转型?当前文献大多注意到了技术积累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本土代工企业一直在进行学习,但很多企业依然陷入微笑曲线困境而且鲜有成功者。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不成功的企业虽然试图学习但不会学习。对于这种学习失效的现象,我们认为本质问题在于组织效率与适应的矛盾,使得代工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盲点而影响了转型升级。最后我们提出代工企业需要通过两种学习模式转化来克服这种学习失效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中国的企业制度创新面临两大难题:既要超越经验,探求未知;又要尽可能降低制度转换成本,减少震荡。企业制度研究的目的无非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新的制度均衡。然而,现有的研究还很难说是接近这种制度均衡,相反,已经暴霹出来的关键性盲点则潜含着误导实践的可能。 盲点之一:先入为主,以模仿替代创新 何谓现代企业制度?答曰;西方现有的企业制度。问题被简化了,简化到“现代=西方现有”的地步。坚持或认同这一等式的文献非常普遍。按此逻辑,中国的企业制度创新不必大动脑筋,把“西方现有”的企业制度移植到中国本土就够了。倘是如此,“创新”一词亦不必使用了,以模仿替而代之倒更为贴切。 西方工业化国家久经市场经济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程兆谦 侯丽敏 李斌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研究结果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程兆谦 侯丽敏 李斌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代工企业,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的代工企业而言,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并非连续且必要的升级路径。切实有效的升级模式是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代工生产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问题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和服务流程、通过自主设计以及发展多元业务等,最终实现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将代工企业的升级细化为4个阶段和7个环节,突破了已有聚焦在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直线升级的惯性逻辑,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全球价值链以及微笑曲线的环节。研究结果明确了品牌客户持续提升的需求是拉动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代工企业应该重视客户需求,并鼓励品牌客户多提要求、提高要求。非研发创新是资源短缺的代工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国俊
1991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其间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2013年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103号)正式确立了企业年金的"EET模式"。但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仍存在税法"盲点"。如何消除"盲点",需要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进一步研究、明确。
关键词:
企业年金 个人所得税 EET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倪梦蝶 胡丹婷
案例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和零售五个品牌的皮鞋及皮具并涉足房产、生物制药等行业。经过25年的发展,奥康已从原始的代工企业跃升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之一。下面我们对奥康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一下梳理和分析。OEM(贴牌生产)阶段奥康自2001年开始涉足外贸业务,成为OEM代工企业。其在成立初期就是欧洲诸多大牌皮鞋企业的代工厂商。此阶段,奥康的核心能力主要就是低成本制造优势和份分
关键词:
奥康 价值链 组织学习 核心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国刚 龙家弟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用工成本、交通成本、原材料成本升高等原因,同时又囿于自身的定价能力缺失,国内代工企业盈利能力逐渐下降,代工企业的劣势也被放大,代工企业如何摆脱当前困境、实现转型升级成为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代工企业的优势资源及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技术研发能力与品牌商差距出发,构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旨在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国际代工 理论模型 转型升级 富士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生辉 孙国辉
利用代工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吸收和学习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本文指出,代工企业在跨国公司指导下的组织学习,是一个借助四个知识转移平台、利用四种知识转化机制,充实和提升自身知识资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受代工者和跨国公司各自特征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组织学习会推动代工企业的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却无助于其进一步的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要实现持续的产业升级,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学习的拓展,采用多种组织学习方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代工企业 组织学习 产业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劲 孙延明
文章从组织学习视角对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然而,过去这一主题的研究或者聚焦于组织间学习,或者聚焦于组织内学习。文章则从整体性视角同时考虑了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并实证检验了组织间学习、组织内学习与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对组织内学习和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内学习对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代工 组织学习 产品开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志文
与西方国家的民营企业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使得民营企业表现出高度的非正规性。许多企业的产权、所有权结构、公司的管理机制、财务记录、市场准入极不清晰。一方面,这使得民营企业家们可以非常灵活地对不清晰的、变化迅速的政府政策、税收和规章制度所造成的不确定状况做出反应。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这种非正规性又限制了民营企业在融资、奖励经理人员和雇员以及高效率运作企业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光霞
一、民营企业的角色转换民营企业家既是民营企业组织成长的动力,同时又可能成为企业组织成长的障碍。许多民营企业家在创业早期的成功经营模式成了民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绊脚石。因此,要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最首要的就是要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红燕 张先锋
本文在产业升级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中国台湾国际代工企业升级模式和我国本土代工企业的特征,提出了国际代工企业基于产业升级的品牌阶段发展模式。最后,论文从识别发包商的异质性等五个微观层面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性等三个宏观层面分析了影响国际代工企业升级模式的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国俊
一、企业年金及其发展历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定义,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不仅是一种企业福利、激励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对调动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完善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和改善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吕雨露
目前,国内对于国有企业高管的财务腐败行为较少进行详细研究。本文利用2011—2015年《法人》杂志的企业犯罪案例追踪统计213个案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地域、职位、财务腐败的方式对国企高管财务腐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针对得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国企高管进行财务腐败的机制,得出资源、权力、制度盲点与国企高管财务腐败的系统论。
关键词:
国企高管 财务腐败 机制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桂菊
战略创业理论可以指导新创或成熟企业不断成长、变革以便逐步建立或保持竞争优势。以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战略创业理论,虽然对战略创业行为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但是战略创业行为的实现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打开的黑箱。基于三家本土代工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整合资源实施创新与品牌战略可以推动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家的机会感知能力和创新理念推动了代工企业发掘创业与创新机会,突破组装制造的路径依赖,整合资源实施创新与品牌战略。"鼓励创新、脚踏实地、组织学习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了代工企业资源的战略管理与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代工企业 企业转型升级 战略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