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87.8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3)
2023(5926)
2022(5214)
2021(4930)
2020(4199)
2019(9194)
2018(9237)
2017(17324)
2016(9385)
2015(10323)
2014(9786)
2013(9129)
2012(7858)
2011(7292)
2010(7405)
2009(6900)
2008(6275)
2007(5591)
2006(4855)
2005(4042)
作者
(23817)
(19939)
(19552)
(18587)
(12499)
(9483)
(8993)
(7690)
(7453)
(6978)
(6674)
(6605)
(6121)
(6100)
(6045)
(5897)
(5814)
(5809)
(5768)
(5556)
(4860)
(4709)
(4699)
(4605)
(4538)
(4370)
(4356)
(4290)
(4029)
(3891)
学科
(35618)
经济(35480)
管理(24775)
(21567)
(19865)
企业(19865)
方法(19656)
数学(15914)
数学方法(15493)
理论(9891)
中国(9837)
(9349)
业经(8812)
(7658)
(7304)
(6914)
教育(6058)
教学(5810)
农业(5689)
地方(5672)
(5672)
贸易(5668)
(5496)
(5458)
环境(4849)
(4747)
(4734)
技术(4640)
(4608)
财务(4581)
机构
学院(120913)
大学(120137)
管理(46400)
(44625)
经济(43656)
理学(40887)
理学院(40371)
管理学(39170)
管理学院(38931)
研究(37619)
中国(26256)
(24592)
科学(23573)
(20526)
(19252)
师范(19112)
(18199)
(17729)
中心(17536)
(16976)
业大(16906)
研究所(16525)
财经(16376)
师范大学(15276)
北京(15227)
(14774)
(14347)
教育(14091)
技术(14070)
(13282)
基金
项目(83977)
科学(67336)
研究(63353)
基金(60315)
(51763)
国家(51315)
科学基金(44847)
社会(41192)
社会科(37864)
社会科学(37853)
(34470)
教育(32415)
基金项目(31012)
(29177)
自然(28818)
自然科(28256)
自然科学(28252)
自然科学基金(27699)
编号(27251)
资助(25166)
成果(22105)
课题(19407)
重点(19253)
(18457)
(17761)
(17755)
项目编号(17032)
(16606)
教育部(16480)
创新(16354)
期刊
(48892)
经济(48892)
研究(35056)
中国(25932)
教育(23882)
学报(17576)
管理(17420)
科学(16635)
(16338)
(15777)
大学(13777)
学学(12687)
技术(12105)
农业(11369)
业经(9202)
经济研究(8632)
统计(7849)
(7774)
金融(7774)
财经(7766)
(7197)
(6670)
职业(6452)
决策(6392)
(5817)
技术经济(5744)
问题(5657)
图书(5610)
商业(5565)
科技(5549)
共检索到17548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特殊学校的职能做出相应的转变,特殊学校应成为学习型组织,特殊学校管理职能应从服从转向服务,特殊学校教学职能应由教师的“权威独白”转向师生的“平等对话”,特殊学校教师应具备多重角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楠  王雁  
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能必将做出相应的转变,特殊教育学校作为资源中心的功能将日益强烈。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重新定位,成为融合教育的支持者;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从单一教育功能转变为多重服务功能,即为特殊儿童提供评估服务,承担起"资源教室"功能,成为融合教育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培训中心",发挥"巡回指导"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由单一教育者角色转变为兼具"教育者"、"合作者"、"协调者"和"督导者"的多重角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图景,而且是一个实在的建设方案。在学习型社会,学习的地位将获得本质性提升,学习变成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福利,全社会的学习资源以新的方式整合起来,教育机构成为全社会的学习资源组织中心。这呼唤在全社会建设学习网络过程中,教育机构要率先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未来教育改革的定向应是根据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转变教育的功能结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学习资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沈梅  
当今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 ,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已成为世界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所探讨的学习型组织 ,是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而建立的一种组织管理新模式。它强调知识、信息的获取、传播与应用 ,是企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学习型社会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走向,教育是实现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学习型学校的建构。首先阐明学习型社会下学校学习的性质,即学校学习是一种个体的学习,一种社会的学习,一种组织学习;然后分析学习型学校之特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明辉  
营造“学习型学校”,是当前国内外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组织”有着理念上的密切关系。目前“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发展的趋势,能否将学习型组织理论用于教育组织或学校组织,是教育学者及实务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周举坤  
一定的学校管理模式总是与一定的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学校发展处于较高阶段的情况下,需要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模式,使之与较高层次的学校发展阶段相适应。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并不仅仅是由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决定的,学校发展的关键指标--学校的核心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组织结构和知识载体两方面构建平台,对学习型学校建设提供支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海兵  林婷  
中国农村信用是通过自发的、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形式实现的,在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特殊信任主义系统里,农村信用的实施机制和信用保护机制事实上是在一个关联博弈中进行的。当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向正式社会结构转轨时,由于契约的法律执行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交易范围的扩展诱致的信息不完备和非对称,使得关联博弈和信息完备性的基础逐渐丧失,仅靠声誉和关系交易的维系成本急剧上升,人格化交易面临规模不经济和信用风险的双重约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干峙  
20 0 5年 3月 4日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建市 4 0周年 ,本刊特刊出《攀枝花开四十年》一书序和导言 ,以誌纪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屈林岩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通过学习发现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需要对学习与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的社会。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变革不仅是某个原理或某种方法的改变,也不是一种原有范式的修修补补,而需要在教育主体、教育重心和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系统的范式转变。学习创新是学习型社会教育主体转换的内在要求和教育重心转移的必然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锋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的价值凸现。以往适应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组织形态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作为一种崭新的组织形态,学习型组织应用而生。与其他组织相比,学校更有理由和必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本文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十个特征,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五大策略,论述了在学习型学校中校长的六大角色,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步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一定的组织模式与一定的学校效能相联系。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可以提升现代学校的效能。为了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我们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环境平台:提倡进行系统思维,建立组织对学习的良好态度;建立奖励机制,昭示学校的价值标准;克服学习障碍,消除创造性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忠辉  
一、企业统计工作的地位需要重新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统计工作主要依附于计划管理部门,客观上降低了统计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缩小了指令性计划范围,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企业统计工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地位需要重新认识:1、企业统计工作仍然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转换过程中,国家为了加强宏观调控,需要掌握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结果的全面、系统和准确的经济信息,这主要靠国民经济核算系统来提供,而国民经济核算系统是建立在基层经济核算的基础上的.因此,企业统计工作要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信息保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锟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的时代条件、基本国情、城镇化过程和城镇化道路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和论述,认为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以及世界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时代特征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特殊性的国际约束条件,而人口资源状况、发展阶段、经济改革、社会制度等基本国情则构成了中国城镇化特殊性的国内约束条件,上述国内外约束条件进一步决定了中国城镇化的特殊过程和特殊道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英隆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召开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说明新时期的中国工业化是全球一体化下的新型工业化。它体现在四个方面的有效结合与统一上 ,包括在横向比较中吸收国外工业化先进成果和在纵向承传中国以往工业化历史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相交汇 ;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 ;工业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把工业生产力、工业竞争力、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立在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充分、与环境社会协调的内涵进步基础上 ;工业组织外延扩大与内涵素质提高相统一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