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9)
2023(10882)
2022(9519)
2021(9138)
2020(7599)
2019(17316)
2018(17350)
2017(33183)
2016(18069)
2015(20309)
2014(19776)
2013(19446)
2012(17610)
2011(15792)
2010(15705)
2009(14269)
2008(13728)
2007(11826)
2006(10170)
2005(8684)
作者
(50226)
(41533)
(41266)
(39139)
(26494)
(19970)
(18690)
(16358)
(15785)
(14674)
(14354)
(13867)
(13065)
(13032)
(12792)
(12462)
(12383)
(12360)
(11901)
(11733)
(10256)
(10203)
(9810)
(9493)
(9285)
(9261)
(9232)
(9132)
(8276)
(8144)
学科
(68251)
经济(68183)
管理(54142)
(51266)
(44680)
企业(44680)
方法(31885)
数学(26977)
数学方法(26626)
(18213)
中国(17764)
(16858)
技术(16481)
(16232)
业经(15924)
理论(13893)
地方(13722)
(11849)
(11467)
(11393)
贸易(11384)
教育(11345)
技术管理(11331)
农业(11307)
(11013)
环境(10824)
(10471)
财务(10413)
财务管理(10397)
(10070)
机构
大学(250438)
学院(246790)
管理(102540)
(94376)
经济(92247)
理学(89518)
理学院(88518)
管理学(87038)
管理学院(86584)
研究(80013)
中国(57195)
(53184)
科学(50879)
(41585)
(39060)
业大(36561)
研究所(35927)
(35864)
中心(35858)
(34675)
(34570)
师范(34395)
财经(33991)
北京(33577)
(30937)
(29236)
(28697)
师范大学(28080)
农业(28048)
经济学(27645)
基金
项目(174470)
科学(137546)
研究(129885)
基金(125826)
(108841)
国家(107911)
科学基金(93373)
社会(80431)
社会科(76062)
社会科学(76042)
(68744)
基金项目(67580)
自然(60812)
教育(59763)
自然科(59390)
自然科学(59377)
自然科学基金(58299)
(57726)
编号(53608)
资助(50765)
成果(43460)
(38486)
重点(38455)
(37932)
(36797)
课题(36563)
创新(35865)
项目编号(33729)
科研(33096)
大学(32820)
期刊
(100178)
经济(100178)
研究(72690)
中国(45607)
学报(38376)
管理(37792)
科学(35690)
教育(33644)
(31887)
(30211)
大学(28838)
学学(26674)
农业(22777)
技术(22104)
(17730)
金融(17730)
业经(16549)
图书(16056)
财经(15859)
经济研究(15752)
科技(13882)
(13395)
理论(12962)
问题(12611)
技术经济(12405)
实践(12133)
(12133)
(11752)
情报(11560)
现代(11262)
共检索到350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曾文婕  
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觉"建构与发展中国学习哲学的必要性,既明确"整合已有学习理论"和"批判已有刻板印象"的研究任务,也确立"贯通一体"和"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更要以中国学习哲学为西方学习哲学开辟理论视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习异化"源自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和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走出学习异化意味着超越对学习的"客观规律"的寻找,走向"学习哲学",追求学习意义。学习的技术化、工具化与学习的心理化一脉相承,追求意义的学习观意味着走出"技术崇拜"。我国悠久的学习文化传统是构建今日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的宝贵资源。20世纪以来的学习哲学围绕"学会思维"和"学会生存"而展开,分别以杜威和海德格尔为代表。实现探究学习观与生存学习观的互补与整合是今日学习哲学的重大课题。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戴维·阿斯平  朱迪思·查普曼  杜永新  
一、引言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太过关注经济、人员配置、课程传递与评估等现实问题,以至于无暇顾及其它。因此,更深层次的问题被搁置一旁便不足为奇,这类深层问题要么等待千载难逢的审慎思考机会的出现,要么被委托给有时间处理此类问题的"专家"或"学者",以便撇开那些"现实"问题。教育哲学问题尤其如此。在本文中,我们希望阐明的是,哲学问题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一部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润洲  石中英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重新阐释“人”、“学习”、“学习能力”等概念,确立起“人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自身发展、超越的能力”等理念,以便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道勇  
一在一间小学二年级教室门口,我遇到了三个被罚站在门外的孩子。我问他们为什么会被罚站,是因为没做作业,还是因为迟到了?他们回答说,两个猜测都不对,他们刚刚在晨会期间说话了。问题是,为什么说话会被罚站?说话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在另一些时候教师甚至会鼓励学生说话。要理解罚站的原因,就要与课堂生活的特点联系起来。在一个有几十号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的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教育走向哲学形态,意味着教育的基本目标乃是人的完成,教育逐步把个体引向对人生周遭“最重要的事情”的关注,让个体面对世界大全,在对人生最高知识追求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卓越与整全。教育具有阶段性,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又具有整体性,作为整体的教育,其目标就是个体人生的完成,即实现个体人生的整全,追求个体人生的最高形式的存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教育正是在引导个体人性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走向哲学,走向教育存在本身的最高形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肖士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年玥  
2017年9月22日下午,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召开了"学哲学用哲学专题学习"交流会。会议由研究部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丁开杰主持。会前,研究部党支部将机关党委印发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学习材料及时分发到各位党员干部手中,并以处为单位督促全体同志进行了认真学习。在此次交流会上,由各处推选出来的代表率先围绕学习"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晓  
本文从哲学角度切入终身学习的现实可能性问题,通过探讨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哲学原点及其现实意义,论证终身教育的实践性。分别阐述:孔子"仁人"教育目的所隐含的"为学日益"的终身学习思想;孔子从"体知"出发探寻一条"为学日益"的路径;孔子阐释终身学习哲学原点"体知"的实践教育学意蕴。力求使中国传统终身学习哲学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发挥其在当代终身教育实践中的应有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有关人的学习的研究正在形式一个全新的学习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力求梳理建构主义思想背后所隐藏的哲学社会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以便从教育学内外两个视角描绘建构主义的思想脉络,并兼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思想与建构主义的关系作一个厘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学校改革的草根运动正在席卷日本全土。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如何生成的,提示了怎样的学校未来的形象呢?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创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着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在教职员室里孕育着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的同僚性;实现着社区的家长与市民参与的合作性学习。其基础就是立足于"倾听他者声音"的对话性沟通的创造。本文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的改革哲学是基于怎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产生的,这种实践又将导致怎样的学校改革的愿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文婕  刘成珍  
以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观照,"学习为本评估"推动了评估概念论、价值论、认识论和主体论的发展。其中,凸显形成性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估、彰显学习性评估和建构学本评估,奠定了概念进化论原理;倡导评估的根本价值不是清算过去和造成威胁,而是给予希望和创造未来,形成了积极价值论原理;强调评估是师生深入认识学习目标、成功指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下一步个性化学习需要,明确了文化认识论原理;提倡师生自觉确立价值命题、做出价值选择、进行价值判断及实现价值创造,阐明了自觉主体论原理及个性化方法论原理,指引人们灵活开发差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燕楠  
教育哲学作为20世纪重要的教育分支学科,其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分支学科较为缓慢,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当前,教育哲学研究应聚焦三大基本问题:教育价值问题、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和教育研究哲学问题。其中,教育价值问题作为教育哲学研究的立足点,应明确教育哲学的基本对象和任务;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作为教育哲学研究的着力点,应推进教育研究在思维层面的突破和进步;教育研究哲学问题作为教育哲学研究的生长点,应不断提升教育研究的学术品位。这三大基本问题构成当代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视域,引导教育哲学研究回归本源,推动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王晖  
基于个体生命成长的视角,重新思考教学的教育性问题。教学工作乃是通过塑造个体的思想世界,帮助学生将原本狭窄的生活范围敞开为丰富、有序的生活世界。生命论的教学工作是"中介性"的,它有赖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觉知和自我转换,旨在促进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由思考与责任行动。教学基于欲望、兴趣和意志三种生命意向影响学生的生命,通过审美性教学、理智性教学和对话性教学三个历时性的阶段以及师生的生命交往,促进学生对世界的审美性描述,帮助学生养成多方面、均衡的认知和同情兴趣,形成坚定、有序的行动信念和道德性格,获得积极、开放的生命姿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包国庆  
潘懋元教育思想的哲学内涵重在以下三个方面:本体论的道德观;认识论的公平论,价值论的创造观。21世纪高教研究的两个热点是高校"去行政化"和高教信息化。教育,符合从根本上来说的人道主义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