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
- 2023(446)
- 2022(347)
- 2021(403)
- 2020(294)
- 2019(763)
- 2018(854)
- 2017(1070)
- 2016(865)
- 2015(984)
- 2014(968)
- 2013(730)
- 2012(596)
- 2011(667)
- 2010(692)
- 2009(554)
- 2008(528)
- 2007(434)
- 2006(415)
- 2005(365)
- 学科
- 教育(3612)
- 教学(1480)
- 思想(1451)
- 政治(1426)
- 思想政治(1394)
- 政治教育(1394)
- 治教(1394)
- 德育(1391)
- 中国(1356)
- 理论(1157)
- 学法(704)
- 教学法(704)
- 济(655)
- 经济(655)
- 研究(646)
- 高等(621)
- 管理(561)
- 学理(560)
- 学理论(560)
- 革(510)
- 改革(481)
- 计算(451)
- 算机(449)
- 计算机(449)
- 机化(447)
- 计算机化(447)
- 学校(416)
- 生(410)
- 学(396)
- 业(380)
- 机构
- 大学(8881)
- 学院(7739)
- 教育(4085)
- 研究(3104)
- 范(2963)
- 师范(2958)
- 师范大学(2360)
- 京(2064)
- 职业(1873)
- 技术(1739)
- 科学(1620)
- 江(1522)
- 教育学(1481)
- 管理(1472)
- 北京(1461)
- 所(1322)
- 职业技术(1310)
- 院(1275)
- 州(1260)
- 理学(1259)
- 技术学院(1234)
- 济(1232)
- 理学院(1232)
- 中心(1200)
- 研究所(1194)
- 中国(1174)
- 经济(1159)
- 管理学(1142)
- 管理学院(1131)
- 教育学院(1108)
共检索到14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洪银兴
2006年3月,是匡亚明同志100周年诞辰。匡亚明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南京大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重大的贡献。学习匡亚明的教育思想,对建设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匡亚明 教育思想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倪斌
教育创新从微观上讲,是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从宏观上讲,则涉及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涉及整个教育制度的创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集“调整、改革、建设、提高”为一体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本文从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出发,探讨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并为教育创新提供助力和保障。
关键词:
教育创新 一流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建纲 陈智 袁德宁
继承发扬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孙建纲,陈智,袁德宁蒋南翔同志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4年间,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他的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卫
强国必先强教。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如何加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广泛而高度的关注。浙江大学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推动内涵建设、品质提升、人才培养方面孜孜以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尚立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数字化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河
5月3日,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北大视察并在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科学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什么要加强高等教育、怎样加强高等教育、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从事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平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好三项基本工作。在迎接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和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北京大学调研指导工作,亲自主持师生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面向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战线发表的首次重要讲话,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工作作出了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张征
世界一流大学是在大学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依其办学历程可分为古典大学和创办于19世纪之后的现代大学。古典大学通过教育理念的革命而获得新生,后发的现代大学继承古典大学的合理传统,并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而实现了迅速崛起。在两类大学发展成世界一流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进方式,即强制性理念变迁与自主性理念变迁。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演进受社会环境、时代潮流、领袖人物、学校传统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教育理念 世界一流大学 演进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同文
全面、科学地构建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体系应是金字塔型,即少量学术研究型大学,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大量育人为主的地方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这样的体系,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办学和地方办学的关系;鼓励高校自我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世界一流 高等教育体系 一流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吉宁 胡和平
蒋南翔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带领全校师生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蒋南翔同志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蒋南翔同志于1913年10月6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他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活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我党领导的"社联"和"民族武装自卫会"的工作,主编《清华周刊》和《北方青年》等进步刊物,传播进步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景莉
在"一市两校"率先开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进展如何?中国教育报刊社联合采访团日前走进上海。怎样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化到深层改革?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接受联合采访团采访。怎么理解"一市两校"改革试点?记者:"一市两校"改革被喻为"教育自贸区",上海是怎样理解这一改革任务?当时怎样设计改革的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大良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立校之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多年来各校在本科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很多有效实践的经验、做法和成果,许多理念、举措具有重要推广价值。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要做好已有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创新。创建一流本科,应当成为高水平大学办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应当抓住教师这个关键要素,应当紧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个目标任务。我们评定高校是否办出一流本科教育,有5个最基本、最核心的观察点:一是学校是否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二是学校是否有政策制度保障一流的师资配备到本科教育;三是学校是否把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四是学校的一流科研成果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宏伟 王玮
开展"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基础和关键,人才培养是核心,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通过观察研究生教育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史现象,分析人才成长的规律,总结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等两个方面对学科发展具有高端引领作用。据此,结合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营造环境、开拓创新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介绍了在该理念指导下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改革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双一流”建设 同济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赋桂 马莹
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一流大学的热潮中,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也浮出水面。一些国家的政府开始实施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一些组织和学者开始研究、评价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一、各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推出一流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