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0)
2023(11691)
2022(9375)
2021(8337)
2020(6547)
2019(14448)
2018(14166)
2017(26477)
2016(14460)
2015(16149)
2014(15994)
2013(15484)
2012(14601)
2011(13272)
2010(13538)
2009(12323)
2008(12187)
2007(11146)
2006(10300)
2005(9640)
作者
(42406)
(35138)
(34782)
(33190)
(22679)
(16733)
(15777)
(13564)
(13506)
(12576)
(12022)
(11733)
(11524)
(11236)
(11002)
(10736)
(10273)
(10218)
(10164)
(10013)
(8867)
(8758)
(8460)
(8064)
(7964)
(7894)
(7825)
(7818)
(7057)
(7051)
学科
(65989)
经济(65814)
(37763)
管理(35033)
(29260)
企业(29260)
中国(25291)
(21914)
地方(20769)
业经(19338)
方法(18421)
农业(14891)
数学(13261)
(13200)
数学方法(13111)
(13031)
(12559)
(12438)
(12382)
金融(12381)
(12097)
银行(12075)
(11818)
(11601)
理论(11255)
地方经济(11126)
(10964)
贸易(10950)
(10534)
发展(10473)
机构
学院(203256)
大学(202755)
(86085)
经济(84289)
研究(80883)
管理(71368)
中国(60541)
理学(59655)
理学院(58817)
管理学(57813)
管理学院(57416)
科学(47254)
(45090)
(41332)
(40372)
研究所(37105)
(36587)
中心(36361)
(33144)
(31587)
师范(31284)
财经(30773)
北京(29339)
(28997)
农业(28000)
(27924)
业大(27843)
经济学(26495)
(26284)
师范大学(25300)
基金
项目(130478)
科学(103939)
研究(99898)
基金(93517)
(82065)
国家(80909)
科学基金(68542)
社会(65714)
社会科(61123)
社会科学(61104)
(51661)
基金项目(48301)
教育(45529)
(43616)
自然(40874)
编号(40602)
自然科(39929)
自然科学(39921)
自然科学基金(39252)
资助(36516)
成果(34955)
(34669)
重点(30312)
课题(29952)
(28579)
发展(28347)
(27856)
(27288)
国家社会(27228)
(25521)
期刊
(108969)
经济(108969)
研究(68922)
中国(53073)
(37318)
教育(31959)
学报(31939)
科学(30344)
管理(29813)
(29723)
农业(25227)
大学(24733)
(23688)
金融(23688)
学学(22872)
业经(18759)
经济研究(17416)
技术(17341)
财经(15749)
问题(14111)
(13788)
(13568)
世界(12004)
(11094)
国际(10612)
图书(10571)
(10052)
论坛(10052)
(9885)
科技(9627)
共检索到337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健生  滕珺  
学习化社会的含义仍然处于争论之中,但是全世界至少是发达国家已经置身于这样的发展状态。目前,发达国家的学习化社会面临着竞争和技术革新、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缺乏、老年人学习的需要、休闲时代和消费文化的冲击、风险社会的形成以及市场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西方视为新生的机遇,在学习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很有特色的教育发展趋势:全面整合国家教育系统和资源,在企业中培训职业适应性,推广员工发展计划,重新理解和阐释大学理念,提供灵活性学习指导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开放性学习,等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努力实施教育公平。本文从个体、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发达国家当前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分析阐述,并总结概括了发达国家实现教育公平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晓寅  
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进入深化调整阶段,我国的服务经济比重正在不断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服务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先行意义。文章以OECD国家服务业占比与收入基尼系数的截面数据、亚洲四小龙近年来服务业占比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为例,对服务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国际经验研究。研究得出,从国际经验来看,服务经济的发展很可能会引起初次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加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栋  宋德勇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工业化以及碳排放的历史数据,考察了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碳排放的演变趋势,从中得出碳排放和一国工业化进程间的规律性。使用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多角度分析了碳排放的演变特性与规律,分析了各国碳排放周期,指出了工业发展中碳排放倒U型发展模式,并将整个周期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明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源被普遍认为是过度证券化所致,因而引发了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去杠杆化的思考。去杠杆化是走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必由之路,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金融危机的加深和扩大。本文阐述了危机发生前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杠杆化过程及其程度并讨论了金融系统杠杆化的得与失,通过对近3年来发达国家金融系统去杠杆化的讨论对金融系统去杠杆化的影响进行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颜  
在林业生产中,商品——货币关系发育得比较弱,尤其是营林的经济活动。因此,研究世界部分发达国家育林费和木材价格的长期变动趋势,对于改革和完善林业生产的价格是十分必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育林费水平,主要受木材及木制品供求关系影响;而林木产品供求变化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经济发展速度、木材加工与木材消费部门科技进步程度、采运和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丁笑炯  
分析了近二三十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推动因素及其不同于传统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特征。指出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虽然更贴近市场、政府、学生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但也面临着质量保障不够完善,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吸引力不足等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亿钧  朱建文  李想  
教育与培训是合作社的原则之一,是提升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合作经济组织和合作社职业教育的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从合作社与合作社教育发展轨迹的契合中得到历史的验证,还可以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中找到合理的根据,而规范与创新则构成其良性互动的支点和纽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碗  吴济慧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产生的原动力。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是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分析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经验,立足国情,借鉴其有益经验,加快职业继续教育立法,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以市场导向的教育内容,加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加强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管理,培养终身教育理念,将有助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柳仪  
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其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都比较成熟。他们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明确考核主体责任,建立监督体系和科学的评估程序,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重视考核前的培训及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其绩效评估具有趋向法制化和规范化、趋向个性化与开放、趋向吸纳公众参与等特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宇  
农业财务信息化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发达国家在农业财务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通过梳理发达国家农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动因,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冯守东  
文章经分析认为:在发达国家公司所得税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其他主税种;20世纪90年代相比80年代所得税的比重有所上升。从近期看所得税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革,但从长远考虑,以消费支出为税基的直接税,可能会取而代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奇英  
西方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趋势张奇英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过程,可以从两个同时进行的、相互促进的方面来看:一是从银行模式看,原实行分离银行制的国家都向全能银行制过渡;二是从银企关系看,原来单纯的信贷联系向产权联系,即产融结合发展。下面分别加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