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7)
- 2023(8104)
- 2022(7049)
- 2021(6525)
- 2020(5016)
- 2019(11515)
- 2018(11476)
- 2017(20473)
- 2016(11445)
- 2015(12850)
- 2014(13266)
- 2013(13273)
- 2012(13020)
- 2011(12178)
- 2010(12464)
- 2009(11579)
- 2008(11879)
- 2007(10881)
- 2006(10061)
- 2005(9666)
- 学科
- 济(53403)
- 经济(53338)
- 管理(29729)
- 业(29024)
- 企(22643)
- 企业(22643)
- 中国(19682)
- 地方(19375)
- 农(15461)
- 方法(14460)
- 业经(13481)
- 学(12113)
- 数学(11079)
- 地方经济(10917)
- 数学方法(10765)
- 农业(10618)
- 融(10427)
- 金融(10427)
- 发(10397)
- 银(10325)
- 银行(10310)
- 制(10165)
- 行(10083)
- 财(9859)
- 理论(9639)
- 贸(9083)
- 贸易(9068)
- 易(8643)
- 和(8599)
- 教育(8471)
- 机构
- 大学(168658)
- 学院(167965)
- 研究(66269)
- 济(65406)
- 经济(63657)
- 管理(57719)
- 中国(51232)
- 理学(47318)
- 理学院(46572)
- 管理学(45517)
- 管理学院(45197)
- 科学(41147)
- 京(39159)
- 所(35275)
- 财(31405)
- 研究所(31365)
- 农(29708)
- 中心(29619)
- 江(29579)
- 范(27950)
- 师范(27670)
- 北京(25864)
- 院(23818)
- 州(23795)
- 财经(23020)
- 业大(22992)
- 农业(22873)
- 省(22456)
- 师范大学(22388)
- 经(20635)
- 基金
- 项目(99906)
- 科学(77423)
- 研究(75692)
- 基金(68259)
- 家(59424)
- 国家(58795)
- 科学基金(49111)
- 社会(45758)
- 社会科(43131)
- 社会科学(43119)
- 省(40488)
- 教育(35456)
- 基金项目(35184)
- 划(34375)
- 编号(31937)
- 自然(30244)
- 自然科(29512)
- 自然科学(29506)
- 自然科学基金(28938)
- 资助(28246)
- 成果(27848)
- 发(27794)
- 课题(24179)
- 重点(23282)
- 发展(22290)
- 展(21899)
- 部(21308)
- 创(20436)
- 年(19810)
- 创新(19066)
共检索到294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温舒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紧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7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经济科学》编辑部,在学院“党员之家”举办“学习全会精神,共谋发展新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与会专家学者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就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创新、宏观经济治理、对外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等十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四个面向”,为破解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推进改革走深走实而贡献智慧,为培养信念坚定、技能过硬、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躬耕奋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向晓梅 邹新月 刘洪盛 罗明忠 杨怡 杨公齐 林建浩 王贤彬 张华初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等方面,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的部署。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东经济学会与《南方经济》编辑部于2024年8月10日召开座谈会,组织广东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围绕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决议》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讨论。广东经济学会会长罗必良教授作会议总结,他强调广大经济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现将部分参会代表发言要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 张旭 郭冠清 周绍东 胡华杰 孙绍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了蓝图,具有重要意义。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我们特邀相关领域专家撰写了一组文章,以飨学界同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郑功成 张翼
<正>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本刊编辑部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郑真真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研究员,分别就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市民化进程等内容进行了阐释解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建堂 蔡昉 高培勇 刘伟 王一鸣 董志勇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为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中国工业经济》策划了专题笔谈,邀请6位学者交流学习体会,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视角,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性阐释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郭克莎 赖德胜 洪俊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促进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动态》特约国内部分经济学者撰写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顾海良 韩保江 潘家华 马海涛 王文举 刘守英 周文 迟福林 王国刚 赵昌文 周颖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邀请国内部分经济学家以“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撰写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史丹 张晓晶 杨开忠 刘元春 杨志勇
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何德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全面深刻准确领会《决议》的精神实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7月19日,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党组和国务院各部门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部署上来,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闻萱 王丹
耐心资本作为一种长期、稳定、可持续投资的资本形式,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策略。耐心资本与绿色低碳发展联系紧密,在构成维度上,耐心资本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素特征有共通互惠性,即“耐心”要素与“绿色低碳”要素共通,“资本”要素与“发展”要素互惠。在目标维度上,耐心资本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追求有共识同向性,即二者都致力于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突破,同时二者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耐心资本能够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市场活力,有助于推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制度创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生活方式。新阶段,需要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人才队伍、完善法治建设等方面多维发力,促使耐心资本更好地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闻萱 王丹
耐心资本作为一种长期、稳定、可持续投资的资本形式,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策略。耐心资本与绿色低碳发展联系紧密,在构成维度上,耐心资本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素特征有共通互惠性,即“耐心”要素与“绿色低碳”要素共通,“资本”要素与“发展”要素互惠。在目标维度上,耐心资本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追求有共识同向性,即二者都致力于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突破,同时二者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耐心资本能够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市场活力,有助于推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制度创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的生活方式。新阶段,需要从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人才队伍、完善法治建设等方面多维发力,促使耐心资本更好地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蒲清平 向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维逻辑来考察,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对新质生产力构成阻碍的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弊端,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新质生产力的解放和跃升开辟道路,是科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回应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历史诉求的必然选择,但是,现存的协作机制、人才机制、市场体系、分配机制和开放机制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使新质生产力面临较大的前进摩擦力。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举国体制,积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能级”核心动能;优化人才机制,巩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支撑;升级市场体系,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改进分配机制,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品质”社会基础;更新开放机制,争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外部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杨圣明 裴长洪 王诚庆 张群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笔谈编者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纲领性文件;江泽民同志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决议》的基本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
关键词:
十四届六中全会 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7月29日,财政部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入分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部署了十四个方面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发出总动员、作出总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决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全国财政系统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