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1)
- 2023(10057)
- 2022(8294)
- 2021(7801)
- 2020(6091)
- 2019(13821)
- 2018(14013)
- 2017(22993)
- 2016(13119)
- 2015(14383)
- 2014(14583)
- 2013(13219)
- 2012(12102)
- 2011(10966)
- 2010(11323)
- 2009(10064)
- 2008(9616)
- 2007(8877)
- 2006(7710)
- 2005(6929)
- 学科
- 管理(39964)
- 济(36337)
- 经济(36296)
- 业(34372)
- 企(31606)
- 企业(31606)
- 教育(22319)
- 中国(18456)
- 技术(16870)
- 理论(13951)
- 方法(12521)
- 技术管理(11779)
- 学(11742)
- 业经(11302)
- 教学(10946)
- 环境(10881)
- 农(9697)
- 财(9678)
- 划(9119)
- 制(8946)
- 数学(8652)
- 数学方法(8449)
- 和(8088)
- 体(8080)
- 地方(7946)
- 发(7709)
- 银(7073)
- 银行(7060)
- 产业(7036)
- 融(7025)
- 机构
- 大学(173614)
- 学院(170456)
- 研究(61093)
- 管理(60039)
- 济(58566)
- 经济(56963)
- 理学(51378)
- 理学院(50657)
- 管理学(49682)
- 管理学院(49310)
- 中国(38814)
- 京(38531)
- 科学(35913)
- 范(34978)
- 师范(34723)
- 教育(34165)
- 所(29228)
- 江(28479)
- 师范大学(28350)
- 财(27436)
- 研究所(26693)
- 中心(26671)
- 北京(24821)
- 技术(24483)
- 院(22798)
- 州(22132)
- 农(21694)
- 财经(21200)
- 业大(21128)
- 职业(20742)
- 基金
- 项目(114326)
- 研究(94280)
- 科学(92773)
- 基金(77937)
- 家(66885)
- 国家(66110)
- 社会(58001)
- 科学基金(56921)
- 社会科(54657)
- 社会科学(54647)
- 教育(51204)
- 省(48241)
- 划(42000)
- 编号(40561)
- 基金项目(40100)
- 成果(35951)
- 自然(33321)
- 自然科(32586)
- 自然科学(32577)
- 课题(32410)
- 自然科学基金(32018)
- 创(29761)
- 资助(28903)
- 重点(27467)
- 年(26968)
- 发(26729)
- 创新(26620)
- 部(26110)
- 规划(25639)
- 项目编号(25476)
共检索到270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桑新民
本文认为,在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20世纪文化、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但却受到各种现行观念、政策、体制的阻碍和束缚。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坎坷的过程,为了寻找、选择阻力和代价较少的前进道路,需要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和教育智慧的教育改革家们联合起来,不断总结和提升来自教育实践中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设计和推动教育系统在复杂、渐进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文章总结了笔者近15年来在学习文化创新中经历的三个阶段,从学习方式的教育哲学视野中提出了"整体生成学习论",和其中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英敏
全球化时代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呈现出多种视角、立场和观点并存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来源的多元化、"全球公民"和"合格国民"培养目标间的紧张、"全球竞争力"和"全球共生力"素养的融合、内外全球化对策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是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受到上述特征影响的同时正在探索本土化的发展道路。本文梳理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从目标维度、内容框架和实施模式等角度为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论体系建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理解教育 理论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帅良余
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我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它既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全面深入的发展,这是各级组织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组织学习文化的视角进行相关探索,解析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好地深化认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依托组织学习文化的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组织学习文化 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作亮
习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十大期盼"的首位,并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2012年下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实践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2014年教育部的第16项工作要点要求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标准体系。这些均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造就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教师——师范生。师范生实践智慧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增强与振拔和学生关于学习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念与思维范型(即学习文化观)有着紧密关联。囚禁于苦楚学习文化观视域,学习者因对"苦学"信条的恪守与服膺以及对"苦学"路径的遵从和依赖,从而导致其学习力的贫困、乏力与积弱。立足于"享受"学习文化观,赋予人类学习以鲜明的内在满足性、精神超越性和自主反思性逻辑与品质,则可以驱动学生学习力呈现丰富和充盈之态。我国乐学思想生命力的释放、儿童兴趣取向课程教学观的构筑、教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协同性学习方式的建立是促进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芳芳 史静寰
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强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与"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高等教育专题研究组"(HESIG)合作,于2013年10月27日~28日在清华大学举办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与会者探讨了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以及相关调查与测验工具的编制与使用情况。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荣怀 杨俊锋 胡永斌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社会信息化对学习环境变革的诉求出发,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并指出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轻松的、投入的和有效的学习;然后,分析了普通学习环境与智慧学习环境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六个方面的明显差异,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和TRACE3功能模型;其次,从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当今技术发展对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的支持;最后,描述了五种典型智慧学习环境应具备的特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永和 肖广德 胡永斌 黄荣怀
学习情景识别是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学习伙伴联接以及学习活动建议的前提。本文首先分析了学习情景识别所需的六种要素,即学习者模型、学习目标空间、学习活动模型、领域知识模型、时空模型与情景模型,然后提出了一个学习情景识别的概念模型,包含了信息采集、动态建模和情景推理三个模块,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学习者建模、学习活动建模、情景推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
关键词: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情景识别 学习者建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Emiliano A.Aberin 康瑜
本文以菲律宾的传统文化为切入视角,综观该国的文化经纬、文化背景和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走向,挖掘出菲律宾人的核心价值。通过洞察菲律宾教育的现状和走向,提出加强质量、公平、入学、效率、财政和管理领域的改革,着重阐述了菲律宾高等教育的现状、发展目标、任务以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爱国主义和宗族主义等传统文化因素与世界新秩序之间的和谐与矛盾关系,指出教育在协调二者关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建立一种文化动力机制,使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国家成长和全球成熟过程中成为催化力量。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传统 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德建 唐斯斯 庄榕霞 焦艳丽 谢春荣 黄荣怀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和深化应用,为学习型社会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开展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研究与测评,有利于了解我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现状,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城市创新持续发展。本研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双核心框架基础上,从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场域智慧学习环境和市民智慧学习体验三个维度,建构了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测评模型(iCSLE3-5-3),并综合考虑区域分布、经济水平、城市人口及数据可得性等因素,选择68个城市开展智慧学习环境系统...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高媛 黄真真 李冀红 黄荣怀
如何合理使用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效果,已成为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智慧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认知负荷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总结了智慧学习环境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四个要素——知识、技术、策略和学习者。围绕这些要素,本研究结合大量相关实证研究成果,针对智慧学习环境中可能遇到的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以及学习者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任何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都需要适应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规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对学习缺乏内在的热情与兴趣,难以突破考试或其他外在的功利限制来理解学习的丰富内涵,是学习文化危机的惯常表象。从文化角度透视人类学习史可以发现,真正的学习乃是一种文化活动,选择它,人类能将自身的创造力与优秀品质释放出来,品尝其他活动难以得到的自由、幸福与成功。因此学习并非绝对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关键就在于能否转换学生的学习文化观。在考试或其他外在功利压力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学习史,建构一种大气的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文化,并通过自己的求知与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文化意义,而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之所以能使学生喜爱学习,不仅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学习文化,更在于他们是一个榜样学习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