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9)
2023(9335)
2022(8459)
2021(8113)
2020(6695)
2019(15720)
2018(15993)
2017(30643)
2016(16911)
2015(18822)
2014(18961)
2013(18815)
2012(17025)
2011(15390)
2010(15142)
2009(13605)
2008(13078)
2007(11123)
2006(9642)
2005(8363)
作者
(47679)
(39226)
(38965)
(37114)
(25152)
(18817)
(17816)
(15603)
(15038)
(14019)
(13664)
(13044)
(12380)
(12259)
(12081)
(11935)
(11894)
(11745)
(11170)
(11095)
(9764)
(9488)
(9336)
(8950)
(8864)
(8814)
(8685)
(8571)
(7838)
(7760)
学科
(63209)
经济(63136)
管理(47174)
(44069)
(37835)
企业(37835)
方法(31489)
数学(26899)
数学方法(26533)
中国(15923)
(15868)
(15237)
(15201)
业经(14113)
地方(13028)
理论(12893)
(11352)
教育(10845)
农业(10678)
(10517)
贸易(10512)
技术(10304)
环境(10197)
(10172)
(10134)
(10099)
财务(10040)
财务管理(10026)
企业财务(9517)
(9206)
机构
大学(234985)
学院(230413)
管理(95604)
(85751)
理学(83823)
经济(83674)
理学院(82812)
管理学(81255)
管理学院(80852)
研究(75441)
中国(53741)
(50684)
科学(48629)
(38102)
(37404)
业大(34959)
(34539)
研究所(34385)
中心(33855)
(33355)
师范(33094)
北京(32330)
(32147)
财经(31257)
(28464)
(27540)
师范大学(27180)
农业(27038)
(26590)
技术(24505)
基金
项目(163673)
科学(128225)
研究(121042)
基金(117679)
(101889)
国家(100987)
科学基金(87035)
社会(73546)
社会科(69515)
社会科学(69496)
(63955)
基金项目(63569)
自然(57793)
自然科(56409)
自然科学(56398)
教育(56372)
自然科学基金(55346)
(54414)
编号(50504)
资助(48531)
成果(41130)
重点(36156)
(35997)
课题(34583)
(34162)
(33920)
项目编号(31605)
创新(31452)
科研(31372)
大学(30997)
期刊
(91292)
经济(91292)
研究(68235)
中国(42738)
学报(36543)
管理(34202)
科学(33827)
教育(32690)
(30552)
大学(27452)
(27145)
学学(25344)
农业(21957)
技术(20458)
(16109)
金融(16109)
图书(15328)
业经(14925)
财经(14068)
经济研究(13857)
理论(12448)
科技(11867)
(11774)
实践(11638)
(11638)
问题(11544)
技术经济(10974)
情报(10911)
(10871)
现代(10475)
共检索到32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守锤  吴华清  
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是当前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述主要围绕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特点、影响因素、功能和干预展开。文末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全礼  闵学龙  
本文叙述了我国近年来有关学习不良研究的主要特点和主要研究领域 ,包括诊断、鉴别以及成因等方面的成果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鸿雁  
本研究采用二十句陈述自我概念测验技术 (TS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深入访谈法 ,对自强中专的明眼、弱视和盲生共 93人 ,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研究表现 :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 ,这三类被试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三类被试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均随年级升高而减小 ;视障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明眼学生内部差异 ;致残年龄对盲童的精神和社会自我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董莹  韩露  钱志亮  
视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建立受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国外研究者对视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如生理自我、情绪自我、能力自我、社会自我,以及生态环境取向下视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对象选择不均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内容有待深化;研究视角有待拓宽。据此,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对后续相关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迎利  
学习不良是指个体的实际学业成就与根据其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达到一定标准时就是学习不良。我国对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其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与相关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本文总结了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以便理清思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子华  晏静露  张兴利  刘正奎  
本研究通过对14391名9至15岁儿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自我概念对英语学习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自我概念在9-15岁这一阶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自9岁至11岁发展比较平缓,12岁开始呈快速下降趋势;(2)流动儿童与普通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性别的儿童自我概念整体发展态势相同,但均存在显著差异;(3)自我概念总分、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及其七个因子均与英语学习效能感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概念对英语学习效能感的预测力明显高于非学业自我概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如帆  肖文  苏彦捷  
使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Ⅱ)测量11-13岁超常儿童和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被试为北京第八中学超常实验班和与之年龄匹配的中小学生。结果表明:超常儿童在一般学校自我,诚实可信赖自我,与同性关系自我三个维度显著低于同龄儿童;超常儿童与同龄儿童诚实可信赖自我和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对自身的看法和知觉更为正性,而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相比之下变化较小。结果显示,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与同龄儿童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这些结果对超常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张雅明  
元认知理论为人们全面深入理解学习不良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它对理解学习不良儿童的内部加工问题和发展提高学业成绩的教学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控制认知过程的高层次思维,它包括两类成分:一类是静态成分,分为知识和动机信念;另一类是动态成分,主要指元认知监测和控制。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在元认知加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具体学科领域,学习不良儿童静态和动态元认知成分也有不同的表现。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应以服务教育实践为目的,打破纯实验研究的范式,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发展规律和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段达娜  程黎  陈啸宇  杨庆华  
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对象之一。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对超常儿童学业成就、创造性才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超常儿童实验班的101名10~11岁超常儿童和普通班144名同龄普通儿童进行横断研究,使用《自我描述问卷》测量被试的自我概念。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概念潜在类别的共性与差异。然后,重新选取163名超常儿童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追踪研究,运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超常儿童自我概念随时间变化的类别转变模式。结果发现:(1)在横断研究中,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均可划分为高自我概念组和低自我概念组两个潜在类别,但在超常儿童群体内部低自我概念组的比重更高(51.5%);(2)在追踪研究中,随着时间变化,部分超常儿童自我概念呈现下降趋势,从高自我概念组向中等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406)或从中等自我概念组向低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246)。本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不同类别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实证参考,也从社会情感发展和适应性视角,为开展有效的超常儿童教育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王菲  
选取10岁超常儿童共74名,其中城市超常儿童34名,流动超常儿童40名。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两组超常儿童在自我概念和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了家庭教养方式对超常儿童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和流动超常儿童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超常儿童的非学业自我概念要显著高于流动超常儿童。(2)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城市超常儿童在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明显地高于流动超常儿童,而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流动超常儿童。(3)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保护和拒绝否认对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总分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具体来说,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业自我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振兴  郭成  赵小云  邓欢  
为了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以及该纵向关系在城市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653名城市儿童和686名流动儿童进行连续五次追踪。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虽然总体上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但儿童类型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城市儿童支持了发展观,而流动儿童则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2)在七年级上学期到八年级下学期期间,流动儿童先前的学业成绩对后来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显著大于城市儿童。未来教育实践中要注重群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学业心理品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联晓  朱正浩  刘丁己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提出当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达成一致时,消费者会有较高的购买意愿: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真实自我概念的一致性程度愈高,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理想自我概念的一致性程度愈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之愈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春卿  
近年来,儿童个体差异的研究已成为儿童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气质差异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气质作为个性发展的动因,已经成为研究人类早期情绪发展和社会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关气质的研究报告屡见不鲜,为将儿童的气质研究推向深入,总结这些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有关的特质.奥尔波特综合上述三方面指出:“气质是指与情绪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敏感性、习惯的反应强度与速度以及主导心境的特性、强度与变化等特点,这些现象随体质而定,因此大部分起因于遗传.”除艾森克指出其起源的观点欠成熟外,它曾被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是“气质的最完整定义.”目前,国外学者十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福义  
本研究以初一至初三年级197名问题学生和136名普通学生为对象,对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除初三学生外一般比普通学生低,这与普通学生的自我概念在初三显著降低有关;(2)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或年龄差异,而普通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和年龄效应;(3)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与其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而问题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学生;(4)问题学生的自我概念可以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提示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是影响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慧  
自我概念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完善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将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在我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是不够完善的。本文从社会学互动理论出发,认为普通学校中同伴指导是一种能够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