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8)
- 2023(5025)
- 2022(4263)
- 2021(4364)
- 2020(3374)
- 2019(8193)
- 2018(7793)
- 2017(13164)
- 2016(7636)
- 2015(8718)
- 2014(8840)
- 2013(8619)
- 2012(8384)
- 2011(7802)
- 2010(7934)
- 2009(7778)
- 2008(8169)
- 2007(7204)
- 2006(6483)
- 2005(6234)
- 学科
- 济(31394)
- 经济(31349)
- 管理(21256)
- 业(19744)
- 企(17885)
- 企业(17885)
- 方法(13346)
- 中国(12019)
- 学(10394)
- 数学(10091)
- 数学方法(9831)
- 理论(9169)
- 财(8930)
- 教育(7167)
- 农(7147)
- 业经(6642)
- 制(6495)
- 融(6005)
- 金融(6002)
- 和(5841)
- 务(5776)
- 财务(5761)
- 财务管理(5742)
- 企业财务(5537)
- 银(5450)
- 银行(5434)
- 教学(5283)
- 人口(5282)
- 行(5206)
- 策(5191)
- 机构
- 大学(118886)
- 学院(112438)
- 济(44106)
- 研究(43347)
- 经济(43023)
- 管理(38115)
- 中国(33267)
- 理学(32143)
- 理学院(31632)
- 管理学(30844)
- 管理学院(30637)
- 京(26668)
- 科学(26211)
- 所(22830)
- 财(22584)
- 研究所(20473)
- 中心(19281)
- 范(18915)
- 师范(18741)
- 北京(17465)
- 农(17440)
- 江(17380)
- 财经(17356)
- 经(15833)
- 师范大学(15541)
- 院(14812)
- 业大(14428)
- 经济学(14338)
- 州(14026)
- 教育(13749)
- 基金
- 项目(67516)
- 科学(53002)
- 研究(49592)
- 基金(49268)
- 家(43074)
- 国家(42688)
- 科学基金(35924)
- 社会(31099)
- 社会科(29052)
- 社会科学(29048)
- 教育(25052)
- 基金项目(24931)
- 省(24515)
- 自然(22793)
- 自然科(22284)
- 自然科学(22280)
- 划(22172)
- 自然科学基金(21915)
- 资助(20589)
- 编号(20179)
- 成果(18793)
- 重点(15884)
- 部(15570)
- 课题(14864)
- 大学(13807)
- 教育部(13704)
- 发(13438)
- 创(13369)
- 性(13338)
- 国家社会(12898)
共检索到19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闻贞,马淑鸾
马克思在他的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解剖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地论述了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学习《资本论》中的人口理论,对科学理论的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敏如
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于1983年3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高等学校人口研究所(室)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代表八十余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作为对人类社会有着至深影响的革命家和科学家,已离开世间整整1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谈论和研究马克思,都要回到《资本论》这一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中去。因为《资本论》实现了对“历史科学”的具体呈现和人类文明的科学书写,它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资本论》直面人们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而深刻洞察到了历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全面剖解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充分表露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他始终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并由此提出了摧毁资本机制的颠覆性、革命性方案。《资本论》充分践行了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革命宣言。《资本论》是宝贵经典,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认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都需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仍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历史科学 社会革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信忠
同志们: 郝建秀同志出席今天的会议,刚才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对于指导我们会议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举行的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人口理论讨论会,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这样隆重的会议在我们国家人口理论问题上恐怕也是第一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雪辉
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浙江省人口学会于3月14日在杭州举行了报告会。在杭的理事、部分会员以及有关部门的同志2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杭州师范学院人口研究室李南寿同志作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口科学》的专题报告。就马恩的人口思想问题及当前人口学界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方向新
湖南省人口学会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年会,于1983年3月15日至18日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党校系统、计划生育工作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部门的代表70人参加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与当代资本主义西方媒体在千年交替之际,曾评选千年风云人物或干年思想家。得票率最高的前四位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马克思高居榜首。评选一千年中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是以其学说著作和社会影响为根据的。路透社在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提出《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在过去一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孟飞 孟德强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视域,对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及其统治形式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指证了资本现代性文明境遇下人的现代性困境。对于革命的马克思来讲,理论的任务不仅在于揭示“此岸世界的真理”以完成对资本现代性的批判,更在于追寻“彼岸世界的道路”以实现对资本现代性的重构。立足于“建构新社会”的实践立场,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探索了超越资本现代性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历史辩证逻辑为现时代中国现代性的创造性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资源,启迪我们要在辩证审视现代性的基础上超越资本现代性、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现代性、在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统一中构建现代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历史性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工具,智力受到摧残,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发展。但大工业生产又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造就个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科学论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分工、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仍不过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的普遍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应当遵循的普遍规律;其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终身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个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从用语特征看,研究和叙述是马克思对"抽象力规定"的工作锁定。由于马克思力求以历史行动统一"理性的抽象力"和"知性的抽象力",于是产生了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规定性分野。抽象力是把握总体学科的思维能力,它的基本研究维度是客观性和总体性的,它的逻辑是以"批判的知识理论"生产图型执行辩证法意蕴的知识革命。这种新型的"知识的意义态"帮助马克思寻求到了思维活动的"本体"(历史——总体思维),寻求到了思维形式的运动构造(总体思维——具体思维形式),而这又是走出"思维派系主义"的总根据。据之可确认,马克思方法论的特别涵义在于确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学科工作规范",而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本真态"恰恰通过研究对于叙述的工作统帅性得以保证,因此,《资本论》的研究规范和叙述规范意在为"统一的历史科学"宏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应用一系列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商品经济而创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系列范畴、规律和原理都是一些最基本、最一般,同时又是最本质的规定,因而它可以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那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和希望用其他形式的价值理论来补充、乃至取代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张是错误的。当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仍要发展与创新,但这种发展与创新必须是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尤其是要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来探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才是适合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瑾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深化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瑾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深化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琼 贾点点
2018年5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等四个单位承办和协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十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近200余名,高校研究生数百人,以及来自人民日报等多家主要媒体出席了本次会议。2018年适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及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再加上5月4日习近平出席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与会专家围绕"《资本论》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这一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体系转化。严谨而开放的体系使《资本论》对旧哲学思维、资本主义制度和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有说服力的批判。
关键词:
《资本论》 整体结构 辩证逻辑 中间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创作逻辑与体系拓展——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关系分析基础及其当代意义——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纪念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发表150周年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周年
恩格斯关于消费的论述及其启示──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
《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综述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批判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纪念傅殷才教授逝世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