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4)
2023(11001)
2022(9078)
2021(8615)
2020(6855)
2019(15614)
2018(15335)
2017(27787)
2016(15868)
2015(17428)
2014(16962)
2013(15884)
2012(14348)
2011(12687)
2010(12413)
2009(10856)
2008(10408)
2007(9103)
2006(7921)
2005(6570)
作者
(41134)
(34126)
(34041)
(32231)
(21689)
(16637)
(15649)
(13348)
(13268)
(11807)
(11424)
(11415)
(10830)
(10730)
(10477)
(10430)
(10231)
(10094)
(9976)
(9817)
(8579)
(8309)
(8136)
(7958)
(7656)
(7567)
(7509)
(7455)
(7050)
(6766)
学科
(49785)
经济(49618)
管理(39103)
(37043)
(30508)
企业(30508)
方法(22048)
中国(20437)
教育(20092)
数学(17897)
数学方法(17716)
(16579)
(15403)
业经(13393)
理论(13198)
(12473)
农业(11071)
地方(10717)
技术(9723)
(9721)
财务(9714)
财务管理(9705)
(9659)
贸易(9653)
(9443)
(9365)
企业财务(9214)
(8932)
环境(8060)
教学(7684)
机构
大学(207011)
学院(202501)
(73844)
管理(72880)
经济(72193)
研究(69688)
理学(64463)
理学院(63589)
管理学(62450)
管理学院(62046)
中国(45940)
(43720)
科学(43030)
(36932)
师范(36602)
(35040)
(34246)
(33415)
教育(32849)
中心(32032)
业大(31676)
研究所(30891)
师范大学(30282)
(30216)
财经(28153)
农业(27717)
北京(27302)
(25744)
(25205)
(23648)
基金
项目(144238)
科学(115519)
研究(109262)
基金(103151)
(90684)
国家(89730)
科学基金(76550)
社会(70745)
社会科(65820)
社会科学(65800)
(57501)
教育(57381)
基金项目(55582)
(50874)
自然(48601)
自然科(47491)
自然科学(47477)
自然科学基金(46654)
编号(45468)
资助(38801)
成果(37689)
重点(33641)
课题(33562)
(33243)
(31835)
(31260)
教育部(29395)
创新(28742)
国家社会(28242)
规划(28000)
期刊
(75805)
经济(75805)
研究(65546)
教育(52497)
中国(45649)
学报(34253)
(30836)
科学(30173)
大学(26886)
(26692)
学学(24011)
管理(22978)
农业(20800)
技术(17846)
(14476)
金融(14476)
财经(13755)
业经(13327)
职业(12799)
经济研究(12667)
(11861)
(10909)
(10433)
问题(10281)
(10223)
科技(9264)
(9129)
论坛(9129)
资源(8756)
业大(8706)
共检索到292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卓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资本形式,"学业资本"和"品味资本"分别是以学业、学术、学问为基础的文化资本和以品味、格调、情趣为基础的文化资本。相比品味资本而言,学业资本在阶层差异方面表现不是很明显,因而更有利于弱势阶层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实现上向流动。相比学业资本而言,品味资本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联系更为紧密,在学习过程和交往过程中,以及在考试选拔的过程中,不同阶层的学生最终还是能拉开彼此之间的距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卓  
当今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超社会资本的作用远远大于文化资本。在超社会资本面前,教育处于"失灵"状态。只有在超社会资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文化资本的作用才能显现出来,这时候教育才从"失灵"转变为"显灵",教育对社会分层的积极影响才能得以体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向红  
中国在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其中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社会分层所显示的社会层级结构不合理状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要素,力求探索理想化的社会分层模式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并论证推动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玉杰  
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层次性是影响社会阶层定位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扩大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张力,高等教育机遇的共享性是社会流动的催化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亚强、刘丽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1期中撰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了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局限性,剖析了社会分层指标在农民教育选择中的作用形式,呈现了农民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表现出的形态,并提出实现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观念理性回归的路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亚强  刘丽  
在社会分层的框架中,不同的教育类型通向不同的职业,从而将受教育者分流到高低不等的社会层级,教育成为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农民子女一方面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对普通教育的偏爱,职业教育成为次要选择。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从社会大环境着眼,倡导尊重技能的新型人才观,实现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的转换;二是要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实用技能,真正提升他们在用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向上流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利平  谢雨栖  
地区创新发展的不平衡可能根源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教育公平可能通过社会分层影响地区技术创新。在测算省级教育公平度的基础上,从社会分层视角探讨教育公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剖析其中的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教育公平通过需求分层和供给分层对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具体而言,教育公平通过扩大消费需求规模、优化消费结构、增加高层次人才供给的中介路径促进技术创新。第二,教育公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异质性。收入公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教育公平对技术创新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从地域角度看,在东部地区,教育公平对技术创新有更大的正向影响。因此,中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以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本,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进而推动地区创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芬  欧阳河  
社会学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因素。而人们对职业的集中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职业的吸引力状况。以"职业分类"和"十大社会分层"为基础,从各大社会阶层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对职业吸引力的影响入手,对比分析"产业工人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差距,进而探微以"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并提出了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几点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民  高耀  
江苏省14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机会差异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依然存在,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这种差异逐步由显性的"量的不平等"向更为隐性的"质的不平等"方向转移。从作用机制看,优势家庭通过直接资源排斥和间接文化传递将家庭资本优势转化为教育机会优势,实现高等教育获得的优势,最终实现优势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济洲  黄书光  
通过对山东、甘肃和安徽三省12市县初中毕业生调查,考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分配的结构特征及其职业教育阶层化机制。当前义务教育后的普教与职教分流逐步异化为一种体制化屏蔽机制,基于职业分工和个性化的自主选择的义务教育后普教和职教的分流,在现实中扮演的却是淘汰性分流机制的角色,不自觉地变成了"一流"和"二流"教育的分水岭,家长和学生升入职业学校的热情显然不高。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增强内驱力,促进弱势阶层向上流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洁莹  马庆发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状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社会分层理论昭示:现代社会个人阶层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在我国当前的阶层状态下,现代职业的变迁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接受职业教育的阶层资源却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明丽  聂伟  
社会分层作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以及职业差异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教育上呈现出较大差距,职业教育的受众多为社会下层群体就是一个例证。教育应该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被遮蔽起来。为彰显这种作用,政府要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教育,既要拓宽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渠道,提升其个人发展空间,还要提高技术人才的社会地位。同时,职业院校自身也应加强内部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这样就有可能通过职业教育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睿云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发"社会结构紧张"等诸多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职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基础阶层"实现上升性流动等积极作用,却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与制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能。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就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欣  尹韶青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本文对两者的双向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提出要不断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同时改变不同阶层对高等教育差异影响强化的现象,以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