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7)
- 2023(4982)
- 2022(4285)
- 2021(3872)
- 2020(3266)
- 2019(7156)
- 2018(7187)
- 2017(13936)
- 2016(7502)
- 2015(8338)
- 2014(8386)
- 2013(8100)
- 2012(7385)
- 2011(6684)
- 2010(6791)
- 2009(6671)
- 2008(6660)
- 2007(6242)
- 2006(5684)
- 2005(5222)
- 学科
- 管理(28654)
- 济(27805)
- 经济(27649)
- 业(24604)
- 企(23028)
- 企业(23028)
- 制(11961)
- 财(11939)
- 方法(10796)
- 业经(9239)
- 中国(8575)
- 农(8192)
- 体(8125)
- 数学(7241)
- 数学方法(7165)
- 务(7049)
- 财务(7031)
- 体制(7016)
- 财务管理(7013)
- 企业财务(6694)
- 理论(6580)
- 和(6509)
- 银(5806)
- 银行(5801)
- 行(5492)
- 划(5328)
- 融(5307)
- 金融(5304)
- 环境(5084)
- 税(5040)
- 机构
- 大学(108940)
- 学院(107203)
- 济(45942)
- 经济(44945)
- 管理(41570)
- 理学(35394)
- 研究(35090)
- 理学院(35021)
- 管理学(34569)
- 管理学院(34350)
- 中国(27314)
- 财(26477)
- 京(22314)
- 财经(19863)
- 科学(18299)
- 经(17857)
- 江(17279)
- 所(16733)
- 中心(16115)
- 财经大学(14676)
- 经济学(14656)
- 研究所(14486)
- 北京(13935)
- 农(13855)
- 范(13344)
- 师范(13249)
- 经济学院(12983)
- 州(12924)
- 业大(12757)
- 院(12527)
- 基金
- 项目(68410)
- 科学(55481)
- 研究(53313)
- 基金(51300)
- 家(43034)
- 国家(42644)
- 社会(37781)
- 科学基金(37678)
- 社会科(34649)
- 社会科学(34637)
- 基金项目(26809)
- 省(25949)
- 教育(24960)
- 自然(22152)
- 自然科(21645)
- 自然科学(21641)
- 划(21610)
- 编号(21356)
- 自然科学基金(21290)
- 制(20244)
- 资助(20023)
- 成果(18919)
- 部(16505)
- 国家社会(15462)
- 重点(15224)
- 课题(15044)
- 教育部(14903)
- 性(14620)
- 创(14511)
- 人文(14380)
共检索到17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生全 李红梅
教育学意义上的"减负"忽视了学业负担所折射出的深刻社会根源及其背后潜藏的沉重社会问题。公众关于教育万能的社会认知、对人力资本论的社会诉求以及教育价值观的社会偏向是学业负担产生的社会机理,而社会病理心态依托文化机制导致教育价值观失衡、社会行为假借利益机制致使教育政策失效、社会评价通过传播机制造成教育评价失准是学业负担的社会生成机制。从社会向度对学业负担进行审视可以发现,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必须以"三人"价值观为导向机制、以"三位"政策为制约机制、以"三层"质量为动力机制,使社会认知体系和行为方式重拾理性本真、回归学生本位、复归生命本源,待到社会心理返璞归真、社会行为铅华洗尽之后,学业负担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铭凯 罗生全
学业负担问题久治不愈,着眼于政策治理的思考向度旨在探寻其根治的政策之道。从政策网络中审视,学业负担是公共政策失范、教育政策失准和相关政策失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公共政策观照的环境系统、教育政策化解的作用系统和相关政策测度的保障系统的"三位一体"系统是学业负担政策治理的逻辑体系。基于此,创新学业负担政策治理的机制设计,在于从人治到法治的公共政策价值匡正、从结果到过程的教育政策科学研判和从单一到多元的相关政策协同联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张铭凯
创新探究的思路是有效治理学业负担问题的必然诉求。学业负担的历史检讨表明,场域的迷失和教学的疏离致其深处根基游移和调控乏力的持久困局。创新学业负担探究的理论逻辑在于以学校场域为视域,以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效能为视点,以关系思维做整体观照,从而重新确立学业负担的理论关系,并通过理论的科学研判、政策的关联设计和测评的实证取向进行实践创新。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学校场域 教学效能 学习效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天平
教师被当作学业负担的诱发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在减负提质方面的作用。须明确教师与学业负担的主客体关系,明晰教师认知学业负担的逻辑先在性,教师通过中介认知学业负担,教师以主体际性认知学业负担,教师的自我意识决定学业负担的水平。教师对学业负担的认知必须在观念和方式上发生转变,应以心理感受衡量学业负担,以深度学习减轻学业负担,使得减负工作真正从外延式减负走向内涵式减负,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减负提质 教师认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姣 朱娅梅
本文综述了教学效能对我国大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效果的文献。来自37篇论文和5份未出版报告,包含82758名学生及教师,覆盖各地区的98个独立效应值显示教学效能中等程度地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效应值为-0.537)。在各教学效能因子中,教学环境较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教学效能主要减轻学生主观感受方面的学业负担,对作业时间的减少几乎无影响;生物、数学和物理学科对教学效能与学业负担有更大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元分析 学业负担 教学效能 中小学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绯烨 刘方
在对全国东、中、西部选取的7个地市初中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的量化方法,探究我国初中学生课外时间分配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学生学业负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影响下,初中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分配比例失调,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感增加,也为其身心健康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正确引导初中学生课外时间的合理分配,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后续研究展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爱丽
额外增加学生学业负担是各阶层人员社会地位上升或维护本阶层利益的期盼和无奈之举,这其中中产阶层的表现最为显著。家庭、学校之所以尽其所能提高学生学习要求,增加学习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社会认可和流动的砝码——高校文凭,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也藉此而来。因而,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从社会流动角度而言需要畅通各行业人员社会上升的渠道,强化与完善对各行业人员的技术职级认定,将技术职级认定与收入、尊重、权利等影响个人社会地位的因素挂钩,弱化社会流动对文凭的依赖。从教育系统内部而言,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价值,提升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两者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根本之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刘云华
厘清资本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减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供给包括校内学校供给和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教育供给;教育需求包括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和由资本创造、膨胀出来的虚幻需求。资本通过广告营销等制度设计打造出了校外培训教育的“生产—需求—消费”系统,并将其美化为“需求—生产—消费”的过程,颠倒了生产和需求的位置,从而顺利完成盈利的目的。限制资本在教育中的无序扩张,可以减少教育中的虚幻需求,遏止错误教育观念的传播,降低无效教育供给,从而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我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需要进一步厘清资本与教育的关系,规范资本的活动方式和范围,保障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和公益性,促进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红梅 罗生全
"减负"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主流话语。本文立足于教师教学效能,着力探寻学生学业负担与教师教学效能之间的逻辑关系。笔者认为,解决学业负担的问题需要以教师教学效能为刻度,以教师个体主观认知和客观能力为向度。因此,建构以教学效能为旨归的专业发展策略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信念体系和个性化学业测评的教学文化体系或许才是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教学效能 问题解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罗生全 孟宪云
学业负担与教学效能关系密切,不同层次教师教学效能对应学生学业负担水平的均数分布不同,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教师教学效能层次越高,其所对应学生的学业负担水平越低;而高中阶段,处于中教学效能的教师所对应学生学业负担的均值最低,低教学效能的教师所对应学生学业负担的均值最高。不断发挥教学效能之于学业负担问题治理作用,就是要把教学效能作为影响学业负担水平变化的中介变量,将教学效能作为学业负担水平合理生成的关键动力,以教学效能作为解决学业负担问题的学理支点。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教学效能 数理分析 学理确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孟宪云 罗生全
课程是构成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直接来源与现实根源。通过对学业负担问题的课程解读发现,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现实存在与课程结构病态失衡、课程实施刻板僵硬及课程评价过度偏失有重大关联。有鉴于此,学业负担问题的"善治",需实现课程结构样态的均衡化设计、课程实施过程的动态化调试、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协同。
关键词:
学业负担 课程 优化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映雄
本文利用自编的学业负担情况调查问卷,构建了具有较好预测效果的基于学生作业时间等变量的学生学业负担综合指数模型和关键指数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睡眠时间,与学习任务紧密相关的作业时间、校内外补习时间和作业难度是影响学生学业负担的关键因素。相对于校内外补习时间而言,作业时间和作业难度是影响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学业负担指数 教育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艾兴 王磊
对全国不同地区13 376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表现为多种水平与特征;各水平间存有显著差异,既包含总体程度性差异,也涉及外在表征性差异及内在结构性差异;不同学段学生学业负担的水平、特征及演变规律明显不同。深度解决须重新审思以往的减负理念与行动,减负理念要由"减量"走向"提质",减负行动要正视学业负担的各种差异。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水平差异 聚类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生全
时下,公众对优质教育期许的与日俱增和社会属愿的不断强加等使学生负担持续加重,有关课业负担、学生负担、学习负担、学业负担等话题不绝于耳,"减负"陷入囚徒困境式的尴尬境地。2018年全国两会后,"减负"再度引发社会讨论与学界研究,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面规整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教育市场;各省市结合
关键词:
学业负担 教学效能 学习效能 效能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