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1)
2023(9143)
2022(8102)
2021(7628)
2020(6742)
2019(15931)
2018(15692)
2017(29830)
2016(16405)
2015(18743)
2014(18943)
2013(18967)
2012(17868)
2011(16183)
2010(17046)
2009(15876)
2008(16366)
2007(15092)
2006(13179)
2005(12253)
作者
(48529)
(40698)
(40464)
(38800)
(25969)
(19501)
(18763)
(15977)
(15255)
(14764)
(13635)
(13618)
(13003)
(12935)
(12733)
(12628)
(12628)
(12023)
(11829)
(11823)
(10238)
(10040)
(10004)
(9282)
(9275)
(9247)
(9158)
(9007)
(8342)
(8122)
学科
(70456)
经济(70382)
管理(49406)
(46594)
(40267)
企业(40267)
方法(33621)
数学(28448)
数学方法(27998)
(18772)
中国(17846)
(17665)
(15915)
(14932)
业经(14501)
理论(14069)
地方(13216)
(12861)
贸易(12849)
(12444)
(11474)
农业(11471)
(11301)
银行(11276)
(11261)
财务(11219)
财务管理(11191)
技术(10720)
(10622)
企业财务(10503)
机构
大学(241481)
学院(238125)
(96024)
经济(93742)
管理(92078)
理学(78625)
研究(78309)
理学院(77710)
管理学(76133)
管理学院(75668)
中国(61840)
(51882)
科学(47626)
(47243)
(40248)
(39554)
(39086)
中心(37818)
财经(36243)
研究所(36132)
业大(34296)
北京(33209)
(32671)
(32615)
师范(32350)
农业(31019)
(30940)
经济学(29040)
(27691)
财经大学(26534)
基金
项目(148988)
科学(116520)
研究(110166)
基金(106542)
(92047)
国家(91239)
科学基金(78019)
社会(67976)
社会科(64294)
社会科学(64272)
(58735)
基金项目(55768)
教育(53085)
自然(50303)
(49289)
自然科(49176)
自然科学(49156)
自然科学基金(48293)
编号(46145)
资助(44768)
成果(39315)
重点(33678)
(33575)
课题(32344)
(31128)
(30986)
教育部(28980)
大学(28842)
创新(28763)
科研(28732)
期刊
(109669)
经济(109669)
研究(72228)
中国(53419)
(39617)
学报(36852)
管理(34815)
(34779)
教育(33204)
科学(33134)
大学(27943)
学学(25439)
技术(23262)
农业(22641)
(22551)
金融(22551)
财经(18164)
经济研究(17150)
业经(16887)
(15659)
图书(15166)
问题(14430)
技术经济(13052)
(13034)
统计(12672)
(12587)
理论(12120)
(11816)
(11574)
实践(11031)
共检索到37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廷虎  黎进萍  
学业成就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教育领域、职业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上个世纪初Spearman提出了一般能力的理论假设。之后的研究发现,在教育情境下一般能力与学业成就存在正相关,而在工作情境中一般能力可以预测工作绩效。因此,一般能力理论为教育和工作跨情境的测量提供了重要支持,并在实践应用中也得到了证实,即教育和工作交叉情境中一般能力具有可测量性。这也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个体能力发展以及心理测量学的理论创新等提供了启示,具体是要重视一般能力的培养和评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濮岚澜  赵伟  
师生的教与学关系是一个充满了影响力量的作用过程 ,学生和导师都有能力使之发生改变。本文利用管理学中的“权力理论”对师生互动关系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并应用于解释博士生科研指导的运作机制 ,抽象出科研指导过程的运行本质 ,区分出导师权力的不同来源和特性。认为应以此为基础去分析导师和学生彼此的职责、任务及角色定位 ,并把它们作为指导师生建立良性互动关系的参考和纲领 ;认为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 ,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范式 ,师生之间的调适、匹配才是良好指导效果的关键。因而 ,指导模式的多样化局面不仅由高等教育系统的固有特点所决定 ,而且也将对高层次研究教学中破除旧规、创造新知的环节起到重要的促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陶志英  
近年来,由于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及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财政刚性支出只增不减,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应对当前多种不利因素带来的收支压力,如何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财政部门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柏子敏  
从公司治理、市场治理、国家会计管制以及社会中介机构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框架,厘清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整体轮廓,强调相关因素的总体效应,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元伟  焦瑞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彩玲  蔡弌白  
20世纪后半期,货币理论的研究逐步从比较静态分析转到动态分析,更加注重货币作为外生变量影响价格、利息率、失业等变量的时间序列与变化路径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使货币在宏观模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转变,从货币仅仅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转向货币的存在如何使经济达到均衡。与此同时,货币理论新的微观基础也在逐步建立。本文从跨期一般均衡模型的角度,分析货币理论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并考察货币在各种模型的不同假定下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然  
关于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考察黄然一、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内容:财权的划分财权,就是筹集和运用资金的权力。政府财权的大小,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指标体现出来:第一是它所拥有财政资源的多少;第二是它在使用这些财政资源时的自主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三  
《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以下简称《导论》)是汪斌教授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而成的,现已被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选入“当代经济学文库”于2001年1月出版。 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西方产业经济理论以来,借鉴其分析范式,主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许庆斌  
近年来,博弈的理论和应用手段发展很快,90年代初,博弈论正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如何在博弈过程中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为线索,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入手,依次引入时间变量和信息变量,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博弈理论分析体系,将为推动相关领域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奠定基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孔丹凤  
本文深入分析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框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期望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文益  
旧货和旧货经营的一般性理论分析林文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废旧物资是废品和旧货的合称,它区别于已生产出来,已处于流通过程,但还未进入消费领域的商品,而是已经进入消费领域,已被部分消费,或者已被消费完毕的商品。但旧货区别于废品,废品是指那些为特定的消费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庄子罐  崔小勇  邹恒甫  
动态最优税收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有三种:一级最优(First-best)分析框架;二级最优(Second-best)分析框架和三级最优(Third-best)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在一个扩展的最优税收模型中讨论了最优税收理论的一级最优和二级最优分析框架。然后在一个基准的动态最优税收理论模型中考察了二级最优税收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最后回顾了三级最优分析框架的最新进展。本文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将"财富攀比效应"引入到基准的动态最优税收模型,得出二级最优税收不为零的结论,这同现实经济更为接近。另外,本文分析还表明,如果经济的不完备来自于财富的负外部性,政府去干预市场将会使得经济更好,因为这时市场本身并不能达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茂吉  
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发明、创新和扩散。与其相对应,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和销售与服务三大部分。实现技术创新既可以本单位研究开发为主,也可以通过来自外部的技术转让(扩散)。技术创新具有许多经济特性,分析技术创新的形成及其扩散趋势的目的在于研究创新源及其扩散场对区域技术经济结构转换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家涛  
合作社独特的质的规定性使得社员成为所有者身份和惠顾者身份的同一,由此产生的合作社和单个社员目标决策的一致性成为分析合作社内部决策机制的逻辑起点。本文利用模型分别对合作社目标决策和单个社员目标决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决策结果受社员的个人风险偏好、资产投资组合方式、内部治理机制及谈判力量对比的影响。这些因素阻碍了合作社中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通过自由谈判和补偿原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