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
- 2023(1007)
- 2022(765)
- 2021(876)
- 2020(735)
- 2019(1572)
- 2018(1433)
- 2017(2303)
- 2016(1290)
- 2015(1514)
- 2014(1525)
- 2013(1435)
- 2012(1276)
- 2011(1327)
- 2010(1306)
- 2009(1295)
- 2008(1232)
- 2007(1132)
- 2006(1061)
- 2005(1057)
- 学科
- 学(5634)
- 济(4855)
- 经济(4854)
- 教育(2264)
- 管理(2212)
- 经济学(2205)
- 理论(2170)
- 中国(1731)
- 教学(1570)
- 业(1320)
- 企(1184)
- 企业(1184)
- 图书(1156)
- 方法(1135)
- 理学(1110)
- 书馆(1109)
- 图书馆(1109)
- 和(947)
- 学法(926)
- 教学法(926)
- 图书馆学(870)
- 心理(839)
- 研究(830)
- 学理(799)
- 学理论(799)
- 思想(780)
- 政治(738)
- 情报(708)
- 心理学(698)
- 现代(652)
- 机构
- 大学(21117)
- 学院(19320)
- 研究(7471)
- 济(6361)
- 经济(6188)
- 管理(5725)
- 科学(5325)
- 中国(5048)
- 理学(4702)
- 京(4659)
- 理学院(4510)
- 范(4484)
- 师范(4435)
- 管理学(4324)
- 管理学院(4271)
- 所(3930)
- 教育(3668)
- 师范大学(3667)
- 研究所(3659)
- 中心(3185)
- 江(3182)
- 北京(3045)
- 农(2973)
- 财(2730)
- 技术(2690)
- 州(2620)
- 经济学(2496)
- 业大(2413)
- 院(2403)
- 农业(2360)
共检索到32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主编:皮连生吴红耘副主编:杨心德王小明王映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王小明副教授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的《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六版)近期出版。本书由皮连生教授、吴红耘教授主编,系国内第一本基于科学心理学的教学论,以及第一本以"学与教的心理学"命名的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出版30年来多次修订,广受欢迎。第六版仍包括"教师与学生心理"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三个部分,但对内容和版式都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并新增了"重点概念"栏目,以帮助读者增进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
学与教 心理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梅瑞迪斯·高尔 乔伊斯·高尔 沃尔特·博格 侯定凯
教育研究意在改进教育实践,但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沟通并不总是那么轻松和有效。研究者注重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本质,因而他们的话语充满了批判和不确定性;而实践者的兴趣在于当前问题的诊断和方案,因而他们需要成功案例的激励和启示。近些年掀起的教育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运动为教育研究和教育之间的积极沟通创造了条件。教育决策者和实践者需要科学严谨的教育研究成果指引政策和实践的方向,于是研究方法在教育循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治河 赵刚 孙丽杰 温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知识经济关键要素的 R&D与创新备受关注,使用统一的指标和可比较的统计数据来观察和研究这一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研究开发与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如果分析指标与统计数据不能与国际主流相兼容,其成果对于决策支持的科学性将从根本上受到质疑。因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晶 刘超 孙晓涛
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系统化呈现的重要载体。王春阳、杨彬等编写的《教育心理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在教育心理学传统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吸纳最新的成果并且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完善。综合而言,该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凸显系统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理论阐述的系统性是该书的一大特色,该书紧紧抓住"教与学"两个重要方面,围绕教育心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学与教 心理学规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柯平
在新中国目录学发展的四十二年里,目录学的变革最引人注目的是最近十余年,而它的“序曲”则是从1979年到1982年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合编《目录学概论》的诞生开始的。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目录学教科书,它继往开来,融学术性、知识性为一体,它超出当时书目工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刘玉娟
ARCS动机模式因其简单而具有操作性,适宜于在特殊教育中推广。本文以ARCS动机模式为理论基础,从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四个方面初步探讨激发特殊儿童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杨宝琰
宗教心理学存在着不同方法论取向的分歧。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群体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对立、学科身份的论争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冲突。为此,科际整合、量化与质化方法的融合、方法的多元化和本土宗教心理学的开展是实现宗教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宗教心理学 研究方法 分歧与整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克西姆采夫·伊戈尔 罗科什娜·艾丽塔 杰米托娃·柳德米拉 乌鲁蒙采娃·塔吉雅娜 朱红琼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和其他的经济主体以及制度调节相互作用中的接受、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即研究人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系统中的意识和行为,揭示作为经济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心理经济学则是研究和考察个体心理特征对经济过程影响的科学,它依赖于心理知识来分析经济关系,是心理在经济上的投射。如果说在经济心理学中心理学是母学科的话,那么在心理经济学中经济学则是母学科。经济心理学和心理经济学是知识的交叉领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张冲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特殊儿童由于自身的某些特殊性给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而,激发特殊儿童的学习动机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John M Keller教授创立的ARCS(Attention,Relevence,Confidence,Satisfaction)动机模式,简单实用,引起世人好感。本文就ARCS动机模式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作些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应用研究的属性,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心理学、教育学为社会建设与教育事业服务的重要方面。从研究范式来看,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大趋势;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心理学与教育学交叉融合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从应用基础研究的视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这种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为构建新时代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学这一新学科提供支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延 张轶龙
一、引言经济学家致力于构建能够描述人们在市场和其他经济环境中的行为及互动方式的模型。但人类行为方式十分复杂,尽管我们希望做出理性决策,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意志力却十分有限。虽然利己主义经常主导决策制定,但我们也关注公平和平等。此外,认知能力、自控力和动机亦因人而异。为了构建实用的模型,经济学家通常会进行简化假设。理性人的惯用假设使经济学家得以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模型来分析不同经济和市场问题。然而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均发现,实际经济活动中常有违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情况发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心理学思想被逐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文 裴新宁
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论是侧重知识的社会建构取向的两大流派。它们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立场研究了知识的社会建构性。本文对两派的理论假设、主要观点及其关于学习与教学的隐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着重区分了语言(作为心理发展的中介与心智表征)与对话(作为共同体的生长方式)在构成知识的社会建构基础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爱梅 梁颖 田婕
情绪是近来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情绪与决策的研究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文章首先概括了决策研究的三种范式,即标准化范式、描述性范式和进化论范式;接着分别阐述了心理学与经济学两大领域关于情绪与决策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等;最后分析了两大学科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上的优劣,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关键词:
决策 情绪 心理学视角 经济学视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风险决策 即时情绪 预期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